“中午不睡,下午崩潰?!薄八凰夹?,主打一個隨心所欲。”“外國人鮮有午睡,不也挺好?”關于午睡,一直是眾說紛紜。近期,網上一個熱議話題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據說“午睡超過1 小時,死亡風險增加30%”,這是真的嗎?
研究表明,長期日間小睡(午睡)的人與從不午睡的人相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別。
第一,午睡可以減緩大腦萎縮的速度。2023 年,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日間小睡與認知功能和大腦健康有關。研究涉及378932 人,平均年齡約為57 歲。研究發(fā)現,相較于沒有午睡遺傳傾向的人,有午睡遺傳傾向的人總腦容量平均多15.8 立方厘米。據估算,這相當于腦萎縮減緩了2.6 ~ 6.5 年。眾所周知,大腦掌管著人類的語言、思維、記憶、計算等活動,如果腦容量縮小,大腦“失靈”,必然導致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等。
第二,每天小睡片刻可以降低血壓。2019 年的一項國外研究顯示,在對抗高血壓方面,簡單的日間小睡可能和一些藥物一樣有效。
第三,午睡可使人精力充沛,提高警覺性。研究表明,假如每天平均午睡26 分鐘,可以使人精力充沛,警覺性提高50% 以上,進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午睡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和致死風險。研究顯示,與從不午睡的人相比,偶爾午睡(每周1 ~ 2次)的人發(fā)生腦卒中、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48%。希臘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周至少午睡3 次、每次約半小時者,相較于不午睡者,死于心臟病的風險降低37%。
第五,午睡時長影響認知能力。研究顯示,從不午睡的人,其認知能力下降風險增加了4 ~ 6 倍。但是,午睡超過1 小時的人,相較于午睡少于1 小時的人,各項測試的成績反而要差。
午睡的確益處多多,只是要注意時長。午睡時間應因人而異,午睡時長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午睡過久,反而容易招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根據多個國際研究,午睡過久可能會帶來以下幾個壞處。
1. 增加死亡風險。
2. 增加癡呆風險。
3. 增加肥胖患病風險。
4. 增加中風風險。
5. 增加心律不齊的發(fā)生率。
午睡只宜小憩,不宜過久!一般來說,午睡時長不要超過30 分鐘。
提醒一下,午睡也并非人人適合,以下三類人應減少午睡時間,甚至不要午睡。
長期失眠者如果午睡,很可能會加重夜間失眠的情況。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日夜顛倒,形成惡性循環(huán)。此類人在調整睡眠習慣時,建議不要午睡,如已有午休習慣,最好不要超過20 分鐘。
這類人因血液流動較慢,新陳代謝偏緩,容易出現疲乏、精神萎靡和無力。午睡可使血壓平均降低5 毫米汞柱。如果低血壓患者是在高溫環(huán)境下午睡,血壓就會進一步降低。為了避免午睡導致血壓降低,建議低血壓患者午飯后不要馬上躺下,可以練練瑜伽或者冥想打坐后再小睡,以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
上了年紀的人、肥胖的人本就容易患心腦血管疾病。午睡時,心率、血壓等會出現波動,發(fā)生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因此,此類人也要減少午睡時間。
忙碌的上班族,往往很難有條件躺平午睡,那么,如何在短時間里給自己充個電,以保證下午的工作狀態(tài)呢?
閉目養(yǎng)神法 可以嘗試閉目養(yǎng)神,同時調整呼吸、放慢節(jié)奏,并按揉太陽穴、百會穴、睛明穴,以舒緩緊張感。
自然環(huán)境法 一項國外研究表明,哪怕不運動、不午睡,只要在公園里待上20 分鐘,人的狀態(tài)也能變得更好。這里的公園,其實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公園,戶外的小花壇、小綠地,能曬曬太陽、吹吹風就足夠了。身處自然環(huán)境20 分鐘,可以顯著降低體內的皮質醇含量,減輕壓力。同時,自然環(huán)境能讓大腦的控制中心——前額葉皮質得到放松和休息。
事實上,是否需要午睡,跟自身年齡、體質、睡眠情況、身體狀況等有關,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有良好的午睡習慣固然不錯,但如果沒有,只要白天不覺得困倦、疲勞,身體也無不適癥狀,那么不睡也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