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基本運動技能、體能、健康教育、專項運動技能和跨學科主題學習。針對水平二、水平三、水平四目標,《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設置了專項運動技能的課程內容,分為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中華傳統(tǒng)體育類運動和新興體育類運動六類,并在教學實施中建議專項運動技能采用大單元教學。由此可見,《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內容的設計和教學實施的建議為實現(xiàn)幫助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的目標提供了內容資源和實踐策略的保障。自《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以來,專項運動技能教學實踐的扎實推進,大單元教學設計研究也全面展開,但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是,素養(yǎng)導向的教學實踐剛剛起步,不同類別的專項運動技能教學如何區(qū)別對待,專項運動技能教學如何加強教育性、實踐性和健身性等,有待學校課程教學改革給予積極回應。
球類運動一直是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選用的主要對象之一,其中籃球運動更是廣大中小學校最常見、選用最頻繁的內容之一?!读x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專項運動技能要采用大單元教學,從三年級開始各學??梢酝ㄟ^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如果校本化實施方案中課程內容選用了籃球運動,需要結合學校學生實際確定籃球運動的開課年級以及學習的水平,在此基礎上根據《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目標的要求,設計籃球運動的教學大單元。而在籃球運動教學大單元設計中,需要正確把握《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課程性質、課程目標等的定位,將新課程的新理念充分體現(xiàn)在教學大單元的設計中,保證籃球運動教學突顯育人價值。
一、加強課程育人,突顯籃球運動教育性
《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課程性質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性質中,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定位在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读x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性質的這一定位變化,充分顯示出本次新課程的實踐,需要體育教育者對課程內容教育性的落實引起高度重視,從理念到行為都有正確的把握與體現(xiàn)。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的教育性顯而易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規(guī)則意識和正確的勝負觀等體育精神、體育道德、體育品格。但這些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在體育教育教學實踐中,往往誤以為體育教育等同于德育,認為體育是最好的教育就是以上這些?!读x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課程的教育性,是指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只是其中之一。因此,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時除了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德,教師還需要從主觀上設計更多教育情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圍繞教育情境,采用小組學習形式,幫助學生養(yǎng)成觀察現(xiàn)象、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方法、決策執(zhí)行、反思結果等科學思維的意識與習慣。通過教育情境引導學生感知運動美、享受運動以及管理器材等,實現(xiàn)五育融合。
二、加強學科實踐,發(fā)揮籃球運動育人價值
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從“雙基”到“三維”,再到現(xiàn)在的核心素養(yǎng),體育教育教學的價值取向和呈現(xiàn)形式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張華將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界定為:核心素養(yǎng)是將三維目標融合起來,回到真實情境中去解決復雜問題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能力;褚宏啟認為創(chuàng)新能力和合作能力是兩大超級核心素養(yǎng)。兩位學者的觀點表明,核心素養(yǎng)課程目標下的教學,要特別關注“實踐、體驗、創(chuàng)新、合作”四個關鍵詞。由此,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實踐,學練方式要從“示范、講解、集體指導”轉向以“任務導向、問題導向、真實情境實踐、小組與個別指導”為主。籃球專項運動教學的真實情境實踐指向的是比賽,提示教學設計中要大量增加比賽場景,可以是改變規(guī)則和降低技術難度的簡單比賽,也可以是比較復雜的比賽,隨著比賽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配以任務導向和問題式教學,在完成任務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體驗和試錯的過程中,就能不斷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長此以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小組化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之間有了更多互動的機會,有了相互教學的機會,有了領導別人的機會,合作能力也將會逐步形成?;@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的育人價值也就悄然實現(xiàn)。
三、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不可簡單等同于競技體育中的專項運動
在“雙基”和“三維”課程目標的統(tǒng)領下,籃球運動的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傳授與形成,籃球專項運動技術教學精細化追求的觀念和行為習以為常、普遍存在,導致了長期以來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受競技體育影響深刻,往往把競技體育中的內容和標準簡單地全盤照搬,加上課程目標強調的是落實雙基,教學實踐中往往出現(xiàn)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沒有時間和空間主動設計借助籃球課程內容育人的教學情境,形成了單個技術動作重復學練、缺乏真實情境學練的教學現(xiàn)狀。《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性質中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具有基礎性、健身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等特點”?;A性與健身性的特點表明,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應重點關注對學生健身意識、健身習慣的培養(yǎng)以及健身方法的傳授,基于此,需要根據《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理念,結合教學對象籃球運動技能學習基礎以及學習的不同階段,適當降低運動技術習得標準,堅持夠用、適合就行的原則,有利于減少單個技術動作學練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在復雜、真實情境中即各種難度的比賽中學練,更好地體驗完整籃球運動,完成育人目標。因此,在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時,要敢于突破競技體育思維,以育人為導向,變訓練為教學。
四、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必須改變只專注于學生學會的現(xiàn)狀
在“雙基”和“三維”課程目標的統(tǒng)領下,籃球運動的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傳授與形成,是“育知”的過程,表現(xiàn)為學生會做籃球運動單個技術動作,也能參加一些簡單的籃球游戲或比賽,部分學生會比賽的程度也尚可,但對于籃球運動相關技術及運用的原理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可能較少甚至不教,也較少用任務導向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在真實情境中學練,以至于學生一方面不是很清楚這些原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沒有機會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學練活動,同伴之間也就較少交流配合。而核心素養(yǎng)課程目標,要求的不僅僅是籃球運動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會,更需要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會學。會學是“育人”的過程。因此,籃球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有必要做出新的改變。浙江省自2021年開始進行課堂教學轉型實踐研究,提倡“教學內容結構化、教法學法問題化、教學組織小組化、教學評價精準化”課堂實踐,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可以通過課堂轉型實踐,促使籃球項目教學內容從單個技術學練轉變?yōu)橐越M合為主的結構化技能學練,教學方式從傳授式方式轉變?yōu)橐哉鎸嵡榫碁橹鞯膶嵺`方式,教學組織從集體整齊劃一的形式轉變?yōu)橐孕〗M學習為主,個別指導、自主學練形式、教學評價從定量、結果性評價為主轉變?yōu)橐员憩F(xiàn)性評價為主。幫助學生不僅學會籃球運動,更要會學籃球運動。
五、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展示研討轟轟烈烈但實踐蹤影不足
自《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起,大單元教學“一夜之間”就成為新課程實踐研究中熱點的熱點,各學科都轟轟烈烈地開展了如何設計大單元的理論研究,這為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落實《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起到了積極作用?;@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設計,同樣被各地體育教研員和體育教師作為研究重點,組織骨干教師一起從理論設計到課堂展示研討,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受到以往籃球運動技能教學基本采用以個別技術動作為內容的小單元,且課時又不一定是連續(xù)實施的現(xiàn)狀影響,再加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初中體育中考兩大因素的干擾和限制,導致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設計完成以后,教學實踐時難以改變課時不連續(xù)實施的現(xiàn)象,有的甚至出現(xiàn)設計與實踐兩張皮現(xiàn)象,降低了大單元教學的實際效果。反之,由于缺乏真實的實踐支撐,設計者沒有籃球運動大單元的直接教學經驗,造成設計大單元時目標定位和內容容量出現(xiàn)較大偏差。因此,真實的實踐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即使大單元設計不是很成熟,也比只停留在理論上設計、展示研討重要得多。只有加強籃球專項運動技能大單元教學實踐,才能通過教師反復觀察學生學習行為,不斷豐富、積累教師對籃球運動的教法策略,提高對籃球專項運動技能知識、概念等結構化認知。
2024年7月1日
作者簡介:余立峰,正高級教師,浙江省體育特級教師,浙江省中小學體育教研員,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wèi)生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學校體育》雜志編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