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村里住,常聽大人們說大竹山島有“六大怪”,什么太平口子浪花開,什么連片竹子山腰栽,什么四腳長蟲草上飛,什么山羊一蹦沖天外,什么捕魚捉蝦大老鼠,什么海貓子“炸彈”滿天飛,尤其是后面說的這四種大仙,大人孩子一提起來都有點談“虎”色變。
喜歡講故事的幾個老爺爺,只要提起大竹山島,原本笑瞇瞇的臉上立刻浮現(xiàn)厚重的陰云,都說那個地方不太地道,“四打圍隔”都犯風,闖海的老大拔網(wǎng)的伙計誰都不愿意上那個地方站錨。凡事孩子們都愛問個為什么,老爺爺就伸出一個一個手指頭給你數(shù)叨說,大風大浪天氣躲進太平灣時不時地觸礁翻船,得有多大的膽子上這個地場避風?一個挖不出淡水的孤島,自古輩起就沒有人家居住,要多荒涼有多荒涼,沒有水喝不說,野菜也少得很,如果三天五天停不了風,都能饑渴死人,何況說,島上還有一種四腳蛇特別多,一不小心被咬上一口,搞不好弄出人命來,除非逼到萬不得已才上這里避避風頭。
長大后才知道,在大竹山島高亮的地方,有一座橫跨黃渤海、縱越“三八線”的燈塔,是劃分渤海黃海分界線三個定點的標志之一,所以在長山列島三十二個島嶼之中,其他三十一個島嶼屬于渤海,只有大竹山島一半分給黃海,一半留給渤海,她與臨近的小竹山島和車由島,三足鼎立,互為犄角,戰(zhàn)略地位異常重要。如今,老人們掛在嘴邊的“六大怪”,有一些只剩下遙遠的傳說。
在南北方各種交流十分不發(fā)達的很早以前,要說北方有竹林生長那是一件相當稀奇的事情,要是說渤海海峽中長山列島還有長竹子的島嶼,就有點懸乎加懸乎了,像竹子這么高冷的不俗之物,不都是世世代代生長在秀美的江南嗎?北方的氣候、特別像長島這樣土質(zhì)貧瘠的海島,怎么能夠適應嬌嫩的翠竹生長呢?
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之外,只有親自去一趟大竹山島,所有的疑問都會大白于天下。1981年的那個秋天,我順著守島部隊修建的山間石徑逐級而上,終于在背風向陽山坡的前懷,找到了這一東一西兩片茂密的竹林。為什么北方的海上孤島,會有南方的竹林生長?《十萬個為什么》里面查不到的知識,當?shù)氐臐O家百姓可以告訴你其中的真相。
“一片竹林從天而降”,這種說法最早出自文人墨客的圈子。那是一個薄暮的黃昏,水天相連處的小島在逆光中顯得安謐而縹緲。很快,奇景在小島上空出現(xiàn)了:房屋鱗次櫛比,河道蜿蜒閃亮,整齊的稻田,俊秀的山巒,滿目明麗的江南風光……隨后,又變幻出一片幽深的竹林。小鳥驚飛,滿山的竹都在顫。
海島上空出現(xiàn)這些幻影,其實就是久聞大名的海市蜃境,能夠看到海市蜃樓已經(jīng)算很是蹊蹺了,但幻影隱退后島上居然長出半坡的竹子,匪夷所思的傳說太過荒唐,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這個版本。
常年行走在波峰浪谷的漁民,對大竹山島的竹林來歷,講的卻是與航海有關的另一個說道。大竹山島原先和長山列島其他海島一樣,只有北方的樹,沒有南方的竹。元朝興海運的時候,有一條南方貨船,滿載著貢品進京。這只船走到大竹山島附近,遭遇罕見的大風大浪,桅桿折斷,船體側(cè)翻,生死關頭,船上一堆新砍下來的毛竹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他們紛紛抱著船上竹竿跳進海里逃生。
歷經(jīng)九死一生,十幾個人被風浪推上了岸灘。這是一座荒無人煙的孤島,要吃沒吃的,要住沒住的,為了活下去,他們接雨水,撿海貝,采野果,挖野菜,好吃的不好吃的都能填飽肚子。為了遮風擋雨,他們選了一個背風向陽的地方,用毛竹做支架,雜草做棚頂,搭起了遮風擋雨的草棚子住了下來,一直到路過的漁船把他們救出苦海。在他們走后不長時間,那些插在泥土里做支架的毛竹,竟生了根,發(fā)了芽,隨著一年一年地開枝蔓葉鋪展,越長越茁壯茂盛,沒幾年的工夫就長成竹林了。
對長島人來說,更多的人還是相信下面這個版本。話說唐王李世民在東征行軍途中,船隊曾經(jīng)在海上遇到了大霧天氣,迷航之后就在海上漂泊。當濃霧漸漸散開,前方隱隱約約出現(xiàn)一座小島,李世民大喜過望,就命令靠岸登陸。上岸以后,李世民在將士們的簇擁下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發(fā)現(xiàn)山坡上有一個四四方方的石頭。大石頭四邊各有一塊小一點兒的石頭,李世民一看來了精神。說這個地方正好用來下棋,就招呼手下幾員大將一起過來準備大殺四方。
李世民走到跟前兒,剛想坐下,一看石頭上風吹雨淋積累了厚厚一層灰,還有不少白花花的鳥糞,實在是太臟了,于是手下的士兵用雜草做掃把打掃。李世民見此情景隨口說道,這里要是有竹子就能扎掃帚清掃了。說來也怪,唐王的話音剛落,就見眼前山坡上長出一小片竹筍,像施了魔法似的一節(jié)一節(jié)地越長越高。士兵砍了一些竹子做成掃帚,把石頭打掃得干干凈凈。從那以后,那些竹子就在小島上扎了根,越繁衍面積越大,長成一片綠色的竹林,這個小島也由此得名大竹山島。
大竹山島上這兩片竹林的來歷,居然有三個不同版本的傳說,究竟是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幾百年來眾說紛紜,真假難定。后來有一個叫做“大明白”高人捋出了頭緒,他認為山坡東面那一片是遇險船工栽種毛竹的“后裔”,而西面那一片更多更茂密的竹林是李世民的“業(yè)績”,為什么呢?當然受過浩蕩皇恩的竹子更能挺拔向上。
還有一個更接近現(xiàn)實的說法,是我們村有一戶人家往上好幾輩子,都在大竹山島給財主放牧牛羊,也因此得名“竹山?!?。幾百年傳承下來的雅號,不正說明大竹山島的竹子也有了幾百年的歷史嗎?
大竹山與唐王李世民有關的傳說,不光是這片竹林的來歷和島名的由來,還有下面有關“天下口”的故事。傳說唐王李世民說話很隨便,常常是不加思考張嘴就來,所以難免有時要出差錯,甚至把原義說反了。這不,下完棋,吃完飯,準備繼續(xù)北上,從大竹山開船不久,遭遇風浪,船隊在風浪里顛簸搖晃,從李世民到將軍士兵,很多人都暈了船,沒辦法,船隊只好在大竹山島后面的太平灣停了下來。這個海灣原名叫“天下口”,風平浪靜,是避風的好地方。唐王的船隊平平安安停在了天下口港灣里。唐王站在船上手捻胡須,看著天下口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指著天下口說:“天下口,今天多虧了你救了我的船隊。從今以后,只許你壞,不許你在。”本來他想說的是“只許你在,不許你壞”,由于一時大意,結果說出來的話正好與本義顛倒了。唐王是真龍?zhí)熳?,金口玉言,而說出來的話就是板上釘釘?shù)?,他也不會拉下臉來把錯話收回來,所以就任憑這樣錯下去。說來也怪,天下口從此以后像領了唐王的圣旨一樣,常常是無風三尺浪,經(jīng)常有漁船在這里遇難,打這兒以后,到這里避風的漁船越來越少。
1981年到1982年我在大竹山小學支教期間,特意去后山“天下口”那邊去看了一看,大竹山島的余脈從山根底下斜著插入海底,從海面上看,明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礁石露在海面,不同方向的海流,卷起一片一片的浪花和暗涌,十分兇險,用今天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天下口”的地域環(huán)境是非常的特殊。在大竹山的那一段時間,我曾經(jīng)走訪過在這里避風的老漁民,多次向他們打聽有關“天下口”和沉船的事情,除了了解一些有案可查的歷史事件,還聽他們講起有關大竹山不少的神奇?zhèn)髡f。
我離開大竹山島的兩年后,山東省第一次海島工作座談會議在長島召開,長島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加快無居民島開發(fā)建設,在大竹山天下口的南邊,建成一座半封閉的安全港,比原來那大名鼎鼎的“天下口”要強上太多。
長山列島三十二座島嶼橫亙渤海海峽,南領膠東,北攜遼東,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長島諸島獨特的生態(tài)和氣候環(huán)境,每個島上分布著各不相同的動植物,在一些沒有人類居住的島嶼上便出現(xiàn)了以一個物種而“獨霸天下”的情形,形成了大竹島、萬鳥島、蝮蛇島、海豹礁、兔子島、野羊島、蝎子島這樣一個個“獨立王國”。
長島人習慣把“四腳蛇”叫馬蛇或四腳馬蛇,當我成為大竹山島正式“島民”之后,最想揭開的秘密就是看看這個傳說中的“四腳蛇”究竟是長的什么樣子。暑假開學以后,海風逐漸涼爽起來,趕在動物蟄伏之前,我每天早晨晚下老是往后山跑,終于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寶哥在去海軍燈塔的半路上,遇見了四腳蛇。
這個神秘的東西,體型有點像變色龍,但比變色龍細長,像長蟲,但卻比長蟲多長了四條腿。那天,寶哥不愧是練過體育出身,反應比我快了大半拍,即使這樣的身手也眼睜睜地看著它的尾巴“哧溜哧溜”地消失在草叢之間。
這一次突遇,也算是見識過“四腳蛇”,在我和寶哥看來,大竹山島上的這一方“神圣”也不過爾爾,并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乎其神,見到我倆,還不是夾著尾巴撒開四腳丫子落荒而逃。
大竹山島的“野山羊”最早是各個連隊戰(zhàn)士飼養(yǎng)“家畜家禽”之一,作為海島指戰(zhàn)員生活補給之用,后來天長日久,圈養(yǎng)的山羊沖破藩籬,頑強地適應著小島上的野外生活。隨著海島軍民不斷植樹造林綠化大竹山島,逐漸改善和優(yōu)化了大竹山島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野山羊經(jīng)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強大的族群,大竹山島高峰時期上百只山羊就是這樣演變而來,它們主要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后山懸崖峭壁區(qū)域,在生態(tài)極其惡劣的小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了。
1981年秋天我剛剛?cè)ゴ笾裆綅u的時候,還和幾個高年級的學生帶著軍犬去追逐過羊群。在陡峭的山崖之上,再厲害的軍犬在山羊的面前根本都是望塵莫及一樣,與山羊的跳躍技巧和奔跑速度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幾個縱身騰躍,羊群轉(zhuǎn)眼之間就躲到八九十度的懸崖一側(cè),亂石嶙峋的峭壁之下,就是萬丈深淵和波濤洶涌的大海,這個時候別說我們,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軍犬,也只能“汪汪汪”地望洋興嘆了。
重歸山林的山羊,在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中練就一身“通天”“入海”的高超本領,奔跑、彈跳、攀巖技能更加厲害,體能也更加強壯,究竟是進化了還是退化了?估計一般人也說不清道不明。
坐落在大竹山島和小竹山島北面的車由島,是一個只有0.044平方公里的汪洋小島,這里雖然島兒小,但是生態(tài)很強大,因為繁衍生息著數(shù)不清的海鳥,被譽為渤海深處的“萬鳥島”。
車由島是海鷗的世界,那海鷗灰白雜陳,鋪天蓋地。有的在海面捕食魚蝦;有的在崖頂嬉戲追逐;有的在波濤中翻飛戲浪;有的在石間草叢中相依相偎……整個小島上下左右、前前后后盡是海鷗的身影,盡是翻飛的翅膀。一遇聲響,聽覺極為靈敏的海鷗便會“轟”地一聲騰空群起,直沖云霄,那密集的身影頃刻蓋住了海,遮蔽了天,那陣陣“米秒” “米秒”的叫聲響徹海空,令人心顫。
每年四、五月間,海鷗們雙雙對對地度完了海上蜜月,雌鷗便要在窩里生兒育女了。這時島上滿眼盡是一簇一堆雞蛋般大小的海鷗蛋。出殼的小海鷗異??蓯?,雌雄雙親輪流外出覓食,從海上銜回小魚小蝦,喂進嗷嗷待哺的小海鷗嘴里。等到兩個多月后,當小海鷗真正具備了飛翔的能力,它們的父母會不顧一切地把兒女們推下鳥島的深崖之下,讓它們自己去闖蕩世界,尋取生存之路。
千百年來由于海水的阻隔,大竹山島原本是沒有老鼠的,類似黔無驢一樣,也是“有好事者船載以入”。上世紀七十年代,島上駐軍某連隊從昌北農(nóng)場撤退時,在搬家?guī)Щ氐募Z食中帶進一窩老鼠。這個老鼠大家都知道,繁殖力極強,轉(zhuǎn)過年之后,全島都是老鼠的蹤跡,由于食物鏈的短缺,老鼠們不但要捕食陸地上的昆蟲,還學會了在海邊和礁石下捕捉魚蝦和海貝,甚至也會“穿堂入室”干起偷盜連隊糧食的行徑。
大竹山島除了上面介紹的“六大怪”,海里還有著豐富的魚蝦資源,特別是近岸海域的海參、鮑魚、海膽,擁有純正的野生血統(tǒng)和優(yōu)良品質(zhì),從七十年代開始就遠銷海外,近年來也成為長島漁家樂和賓館酒店的“招牌菜”。至于傳說中隱藏在更深海底和陡峭懸崖的“怪物”,就不是這篇文章所能介紹的了。
Every time Dazhushan Island is mentioned, the elderly who love to tell stories to children become serious instantly, with dark clouds on their originally smiling faces. According to them, this place is quite inhospitable. The “fourwalled enclosure” could still be plagued by strong winds and no one wants to anchor there. When curious children ask why, the elderly will begin to explain by counting off on their fingers. Boats and ships often wreck on rock or run aground even when they are seeking shelter in the Bay in rough weather. So you can imagine how much courage it needs to seek refuge in such a treacherous pl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