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的傍晚,空氣清爽恬淡。有朋友要遠行,約好在學校北門等她。她從很遠的地方趕來可能會遲到,沒有關(guān)系,我有足夠的時間等待。
風一下子吹來,吹亂了我梳好的頭發(fā)。一扭頭,只見一位老阿姨坐在超市前的臺階上,身邊擺著小飾品、手鐲之類的東西。在校門口做生意的人不少,她卻不像生意人。她有著一副慈祥而誠懇的面容,淡紫色的套衫配上孔雀綠的開衫,雖然顏色有些相沖,但穿在她身上,別有一些獨特的氣韻。
她的生意并不好。她沉默著,不像其他生意人那樣開口攬客,而是用期盼的目光望著來來往往的行人。我想,可能是家庭經(jīng)歷了什么重大變故,才讓這么體面的一個人坐在街頭擺攤兒。
一個小女孩走過來,蹲在老阿姨的攤子旁,猶豫地挑著小飾品。她也不開口,只是用渴望的目光慈愛地看著小女孩,期盼著第一筆生意能夠做成。我簡直不敢看她的眼睛,那里面飽含著深深的期待與刻意的矜持。小女孩問了問價格,嫌貴。她顯然不諳商道,不知道該如何抓住小女孩的心理,口中囁嚅著。小女孩站起來,搖搖頭,走了……
她仍然是滿面笑容,但從她的眼里可以看出,她的內(nèi)心是多么的失望,笑容是多么苦澀。
這時,我突然想到了母親,不也和她一樣,舉止透著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嗎?
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不是憐憫,我沒有資格去憐憫一個如此自尊的人。
我走到她的攤子旁,發(fā)現(xiàn)她賣的東西沒有什么特色,類似的飾品我有很多。最后,我選中了一個五元錢的白色串珠手鐲。她帶著東北口音,一個勁兒地說:“這個好看,好看!”
我應(yīng)了幾聲沒有還價,掏錢給她。她用驚慌的眼光看著我,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還價吧。
她手顫抖著,取下手鐲,小心翼翼地給我戴上,邊端詳邊點頭:“好看,好看!”我不好意思地起身走了。
走出兩步,我回過頭來再看老阿姨,只見她抬起了頭,露出了很慈祥、很和藹的笑容。
友人從遠處跑來,沖我揮手,我也對她微微一笑。外面的考試壓力實在太大,友人瘦了一圈,不過顯得更加清秀。
不久,她又將出去求學。我把那個串珠手鐲送給了她,她驚異地望著我,隨后露出了感動的笑容。
因為除了生日以外,再沒有人送禮物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