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爺爺的“孩子氣”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實驗學校六年級(2)班 黎向前
小區(qū)的田老頭六十多歲,我像對待親人一樣,尊稱他“田爺爺”。
上學時,我看見有幾位爺爺在廣場打太極,有幾位爺爺在涼棚內下象棋。田爺爺卻時而蹲在地里抓蛐蛐,時而躲在花叢中捉蜻蜓。放學后,我也經常碰到田爺爺。以往我都裝作沒看見,一溜煙從他身旁跑過,后來與他接觸過兩次,令我啼笑皆非,記憶猶新。
有一次,我發(fā)現田爺爺愁眉不展,便試探著問:“田爺爺,你在愁什么?”田爺爺看到我,高興地說:“來得正好,和我下下棋,好不好?”我點頭答應了,可田爺爺要下的是我玩膩的飛行棋。我猶豫了,沉默片刻:“田爺爺,我還沒寫作業(yè)呢?!北阋涣餆熍芰恕?/p>
又有一次,田爺爺一邊喊“捉到蜻蜓了”,一邊捧著“蜻蜓”向我們走來?;锇閭內轮骸拔乙?,給我!”田爺爺不給,捧著“蜻蜓”向空中一拋,故弄玄虛地喊道:“啊,飛啰,飛啰!”我們朝空中望去,連蜻蜓的影子都沒看見。田爺爺卻開心得不得了。
田爺爺與兒子相隔兩地,時常感覺特別孤獨。他童心未泯,喜歡跟小孩玩耍,是為了撫慰內心的孤獨,追尋童真和快樂。
晚上,我路過田爺爺的住處,聽見屋里有聲響,便靠近窗子看。只見田爺爺在手機上看短視頻,努力地學習著流行詞匯。他一邊聽一邊說,有時還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我突然鼻子一酸,悄悄離開了。
后來見到田爺爺時,我總會和他說話,陪他下棋。我贏了,他會用手撓著腦袋,像一休那樣閉目思考,令人忍俊不禁。每次下完棋,他都會友好、憨態(tài)可掬地對我說:“小崽,改日再戰(zhàn)啰!”以后,我再也不會拒絕田爺爺的邀請了。
開篇應緊扣題目,描寫田爺爺富有個性的外貌特征。
這段可補充田爺爺與“我”的互動,突顯田爺爺熱情友善的形象。
這里可具體描寫田爺爺有多開心,展現其自得其樂的心理狀態(tài)。
此事例缺乏人物間的互動,不能表現田爺爺的孩子氣,建議換一個事例。
這個結尾不能呼應標題,突出中心,最好換一種結尾方式,加強語言的張力和情感的表達。
編輯診斷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碧餇敔斒乾F實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他行為幼稚,但又熱愛生活,樂觀豁達,在刻畫人物形象時,需要抓住其外貌特征以及最能表現其特點的典型事例,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特點進行描寫,更需要通過對比、烘托,讓田爺爺的形象血肉豐滿,鮮活靈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田爺爺的“孩子氣”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qū)實驗學校六年級(2)班 黎向前
小區(qū)的田老頭六十多歲,他頭頂锃亮,兩鬢花白,童顏鶴發(fā)。我尊稱他為“田爺爺”。
上學時,我看見有幾位爺爺在廣場打太極,有幾位爺爺在涼棚內下象棋。田爺爺卻時而蹲在地里抓蛐蛐,時而躲在花叢中捉蜻蜓。放學后,我也經常碰到田爺爺。以往我都裝作沒看見,一溜煙從他身旁跑過,后來與他接觸過兩次,令我啼笑皆非,記憶猶新。
有一次,我發(fā)現田爺爺愁眉不展,便試探著問:“田爺爺,你在愁什么?”田爺爺一見是我,便高興地說:“正愁沒人和我下棋,陪我下兩盤,怎么樣?”我點頭答應了,可田爺爺要下的是我玩膩的飛行棋。田爺爺見我猶豫了,慌忙勸道:“小崽,要有信心?。俊蔽铱扌Σ坏?,只好說:“爺爺,我還要寫作業(yè)呢?!北阋涣餆熍艿袅?。
又有一次,田爺爺一邊喊“捉到蜻蜓了”,一邊捧著“蜻蜓”向我們走來?;锇閭內轮骸拔乙?,給我!”田爺爺不給,捧著“蜻蜓”向空中一拋,故弄玄虛地喊道:“啊,飛啰,飛啰!”我們朝空中望去,連蜻蜓的影子都沒看見?!肮?,你們上當啦!”田爺爺挺著圓圓的大肚子,開懷大笑,那可愛的齙牙讓伙伴們笑彎了腰。
田爺爺與兒子相隔兩地,時常感覺特別孤獨。他童心未泯,喜歡跟小孩玩耍,是為了撫慰內心的孤獨,追尋童真和快樂。
晚上,我路過田爺爺家,聽見屋里有聲響,便從窗戶往里看,發(fā)現田爺爺正在和孫女視頻聊天。他問孫女:“‘芭比Q’是什么?”孫女生氣地說:“‘完蛋了’都不懂,不跟你玩了!”看到田爺爺惋惜的樣子,我鼻子發(fā)酸,便悄悄離開了。
后來見到田爺爺時,我總會和他說話,陪他下棋。我贏了,他會用手撓著腦袋,像一休那樣閉目思考,令人忍俊不禁。下完棋,他會憨態(tài)可掬地說:“小崽,改日可要與老夫再戰(zhàn)?。 迸笥褌?,你們說,我能拒絕田爺爺“孩子氣”的邀請嗎?
肖像描寫典型化:開篇的外貌描寫照應了標題,又引人入勝,暗示了小作者的寫作思路與選材標準。
心理互動真實化:言行中,田爺爺與“我”的心態(tài)形成強烈反差,為下文二人交往的心理變化設伏。
動作描寫形象化:田爺爺開心的樣子與孩童歡樂的情景聲情并茂,入木三分。
語言互動個性化:對話中,孫女的冷漠與田爺爺的幼稚對比,為下文“我”親近田爺爺設伏。
結尾敘述情緒化:首尾呼應的敘述性結尾升華題旨,使文章更具啟發(fā)性與感染力。
編輯點評
本文構思精巧,詳略得當。小作者以田爺爺的“孩子氣”為明線,以“我”的心理變化為暗線,兩條線索明暗交融,相得益彰,使田爺爺樂觀豁達、真誠友善的人性之美脫穎而出,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