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長白山氣溫尚在零攝氏度以下,山上還披著冰盔雪甲。從長白山天池飛流直下的二道白河,一路飛珠濺玉,云蒸霞蔚,流經(jīng)之地宛若仙境。中華秋沙鴨就是這流域水中最耀眼的精靈。它們或成雙成對在水面游弋,或潛入水中覓食,或從水中翻飛而出,用翅膀拍打著水面,激起一串串水花,蕩開一圈圈漣漪。
中華秋沙鴨是美麗的,不論雌鴨還是雄鴨都有著飄逸的“長發(fā)”,雄鴨的“長發(fā)”甚至更長一些。這些“長發(fā)”實際上是中華秋沙鴨的頭頂羽毛延長形成的羽冠。雄性的羽冠更長,在水面游動的時候幾乎可以接觸到背部。據(jù)考證,中華秋沙鴨的名字正是從它的“長發(fā)”而來。
1864年,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動物學家古爾德來到中國,獲取了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禽類標本。在古爾德眼中,這是一種尚不知名的雄性野鴨。他根據(jù)其身體兩側(cè)的魚鱗狀花紋,將其命名為“鱗脅秋沙鴨”。但這個拗口的名字不容易記憶,于是他根據(jù)鴨子腦后那像清朝官員頂戴花翎一樣的長長冠羽,將其命名為“中華秋沙鴨”。
中華秋沙鴨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素有鳥類“水中大熊貓”之稱,目前在中國境內(nèi)繁殖數(shù)量不超過250對。中華秋沙鴨是候鳥,主要繁殖地在中國的東北地區(qū)、朝鮮北部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主要越冬地在中國長江以南地區(qū),朝鮮半島南部、日本和東南亞一些地方也可見到。
每年的3月中下旬,長白dBWT5nEdaF5ks64bpvqF6x9xlnH6zy/ITVSi2Xaiz4M=山冰封雪裹,中華秋沙鴨就從遙遠的長江流域越冬地,集體回遷到了長白山繁殖地。長白山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和茂密的森林是它們的絕佳住所。它們在這里繁育幼鴨,度過整個夏天。
每年的4月至7月是中華秋沙鴨的繁殖季節(jié),鳥類愛好者們可以用長焦鏡頭拍攝到中華秋沙鴨,它們的生命繁衍細節(jié)也被拍了個仔細。一雌一雄追逐嬉戲,交喙親吻,卿卿我我。伴著嗒嗒嗒的快門聲,中華秋沙鴨延續(xù)生命的最美片斷被一一記錄。
據(jù)生物學家的長期野外調(diào)查,中華秋沙鴨的配偶制度并不是完全的一夫一妻制。在不同的地區(qū)和集群中有所不同。在越冬地,它們可能表現(xiàn)為一夫多妻或二夫一妻的制度。然而,在長白山二道白河區(qū)域,中華秋沙鴨則表現(xiàn)為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其中雄鳥在完成繁衍后會再次成為單身,而雌鳥則會獨自承擔孵化幼鳥的任務。
中華秋沙鴨的樹洞營巢一般都是建在離水較近、粗壯的活體闊葉樹的樹洞里,底部鋪墊以木屑,上面再覆蓋以絨羽和少量的羽毛及青草葉,“產(chǎn)床”柔軟舒適,雌鴨即在這里迎接鴨寶寶的誕生。
春天,萬物競發(fā)孕育生命的季節(jié),長白山如同一幅絕美的畫卷,展現(xiàn)著自然的神奇與壯麗。而在這片純凈的天地之間,二道白河猶如一條銀色的綢帶,蜿蜒流淌,為這座山脈增添了無盡的生機與活力。這樣的背景之下,中華秋沙鴨悠然自得地在清澈的河流中嬉戲,為春日的長白山帶來一份獨特的生命韻律。
春天的長白山,有了天池瀑布的壯觀、二道白河的靈動,還有了中華秋沙鴨的優(yōu)雅,顯得更加生機勃勃。在這片凈土上,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每一個生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慶祝著春天的到來。讓我們一起珍惜這片美麗的土地,保護這里的每一個生靈,讓長白山的春天年復一年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彩!
作為攝影人,有幸來到長白山,捕捉到了中華秋沙鴨在二道白河生存的精彩瞬間。透過鏡頭,看到了它們專注的眼神、輕盈的身姿,以及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和諧共生。每一個特寫,每一次追拍,都是對這個季節(jié)、這個地方、這些生靈的深情記錄和禮贊。希望再見,中華秋沙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