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口腔領域中常見病、多發(fā)病,包括牙齦病和牙周炎兩大類,不僅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還與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早產概率及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存在密切關系。
那么,為什么會得牙周病呢?
細菌與菌斑: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牙齒表面的細菌及其形成的菌斑(菌斑是細菌聚集形成的膜狀物質,吸附在牙和牙周組織上,黏性很強,不會被水沖掉),這些細菌通過代謝產生有害物質,如毒素和酶,直接刺激牙周組織,引發(fā)炎癥。如果口腔衛(wèi)生習慣不佳,菌斑會不斷在牙齒表面和牙齦邊緣積累,長期積累的菌斑難以通過日常刷牙完全清除,進而形成牙結石,進一步刺激牙周組織。
局部因素:牙齒之間的食物嵌塞如果得不到及時清理,會壓迫牙齦,引起牙齦炎癥,并可能進一步發(fā)展為牙周炎。不合適的假牙、正畸裝置或修復體可能刺激牙齦,導致牙周組織受損,如牙列擁擠、畸形舌側溝等解剖形態(tài)異常,可能使口腔清潔難度增加,容易積聚菌斑和軟垢,從而引發(fā)牙周病。
全身因素:吸煙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影響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和免疫功能,使牙周組織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害。炎癥的表現(xiàn)是紅、腫、熱、痛,而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促使毛細血管收縮,使牙周炎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不明顯,從而忽視治療,等發(fā)現(xiàn)后,牙周炎一般會發(fā)展得比較嚴重了。另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牙周病有密切的關聯(lián)。內分泌與骨質疏松患者也可能伴有牙周病。
其他因素:不注意口腔衛(wèi)生、刷牙方式不正確、牙齒排列不整齊和帶牙套等也可能增加牙周病的風險。
了解了牙周病的病因,現(xiàn)在來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平時應該怎么日常管理牙周病吧。
建立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每天至少刷牙兩次,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兩分鐘,推薦使用小頭軟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或圓弧法,重點清潔牙齒和牙齦交界處。對于牙刷難以清潔的區(qū)域,可以使用牙間隙刷、牙線或沖牙器進行輔助清潔,確保每個牙齒和牙縫都清潔到位。建議餐后漱口,特別是吃完甜食或酸性食物后,使用漱口水(不建議長時間使用)可以幫助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細菌,保持口腔清潔。
健康飲食:多吃富含粗纖維,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蝦、豆制品、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既有食物的自潔作用,又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促進牙周組織的修復和再生。盡量減少食用過冷、過熱、過酸、過甜或過于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刺激牙周組織,加重炎癥。過多攝入糖分容易導致齲齒和牙周病,因此,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和甜食的攝入。
生活習慣調整:吸煙和過量飲酒是牙周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應盡早戒煙限酒,以降低牙周病的風險。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規(guī)律的作息習慣,有助于增強身體免疫力,減少牙周病的發(fā)生。定期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環(huán)和代謝水平,對牙周健康也有益處。
定期檢查與治療:建議每半年到一年進行1次口腔全面檢查,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牙周病和其他口腔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牙周病或其他口腔問題,應及時就醫(yī)并接受專業(yè)治療。治療方法包括潔治、刮治、根面平整術等牙周基礎治療以及牙周手術治療等。
心理調適:牙周病的治療過程可能較為漫長和復雜,但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案。心理壓力過大也可能影響牙周健康,因此,患者可以通過適當?shù)姆潘捎柧?、冥想練習或咨詢心理醫(yī)生等方式來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