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郁達夫的印象中,魯迅的紹興口音“比一般紹興人所發(fā)的來得柔和,笑聲非常之清脆”。在林曦的印象中,魯迅演講時用的是“低弱的紹興口音”,“平靜而清明,不急促,不故作高昂,卻夾帶著幽默,充盈著力量,像冬天的哨子風,刮得那樣透徹,挑動了每根心弦上的愛憎,使蟄伏的蟲豸們更覺無地自容”。
◎20世紀30年代初,還是清華大學學生的李長之在家中請老舍吃飯,季羨林作陪。季羨林回憶,初見老舍,“他談吐自然,藹然可親,一點兒架子也沒有,特別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鏗鏘有致,聽他說話,簡直就像聽音樂,是一種享受”。在馬悅?cè)坏挠∠罄铮踔吝B老舍的英語都“稍微帶美國口音”且“講得很流利”。老舍嗓子好,又能唱,1930年4月19日,他曾毛遂自薦給趙景深與李希同的婚禮做司儀。當晚,老舍清唱《黃鶴樓》,“他那激昂慷慨的聲音真可以說是響遏行云”,“使人能從他的聲音中辨別出誰是周瑜、孔明和張飛”。
(海城樓摘自《光明日報》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