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收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奶茶的包裝盒、衣服的標簽、朋友寫的明信片……這些東西都藏著我青蔥歲月的小情愫。
“就賣這些書本,沒有別的了吧?”一位高個子的叔叔眼眸深邃地看著我,平靜地問道。
我微微皺著眉,別過頭搖了搖。
高考結束,媽媽把我以往用過的所有學科的課本和作業(yè)本都整理在一起,層層疊疊的,壘了好幾圈。我和同學們約定好了拿這些賣書錢去吃一頓散伙飯,可此時看著這些充滿青春回憶的課本,心里忽然涌上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
“6毛錢一斤,200斤,一共120塊,你拿好呀,小姑娘。”
當我看到手上這些零碎的錢幣時,想起了高中這3年最折磨我的莫過于這一冊又一冊的課本,一份又一份未完成的試卷。
明明可以松一口氣的,卻在賣完書冊的這一刻無限惆悵。
夏日傍晚的夕陽映照在我的身上,顯得些許落寞。中考那年,新冠疫情突如其來,我成了幸運又不幸運的學子。幸運的是,那年體育中考取消;不幸的是,只得窩在家里聽課,需要不斷地激勵自己。
升入高中后,新冠疫情依舊蔓延。除了緊張的學習生活外,我們少了很多娛樂活動,戴口罩上學成了日常必備,思維活躍的我喜歡在口罩上剪各種形狀迥異的小洞,而我最好的朋友阿丹則喜歡在口罩上涂鴉,畫上屬于自己的青春印記。我們一群人還舉行過一場“口罩大賽”,誰的口罩最新穎獨特,誰就是“口罩美少女”。
少年奔跑在操場上恣意的身影,微風吹散背上的汗水,吹進了少女的心房。少女們揚著明媚的笑臉,嬉戲在學校的每個角落。
青春的模樣千姿百態(tài),但我活的一直是自己最舒服的那種方式。
我喜歡收集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奶茶的包裝盒、衣服的標簽、朋友寫的明信片……這些東西都藏著我青蔥歲月的小情愫。
為了留住青春久一些,阿丹偷偷從家里帶來了一個銀灰色的ccd,她說想要好好記錄高中生活,有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拼命奮發(fā)向上,不敢泄氣。當然,我們也時常會偷懶。阿丹老是趁我不注意的時候拍我的丑照,我總會用課本擋住自己,然后扮上鬼臉對著她的ccd擺pose,而她總是捂著嘴,樂此不疲地享受這一份忙里偷閑的快樂。
我們一起在課桌下看過的小說,為我們青春時期的夢鋪墊了盛大的場景。那些武俠小說里的浪跡江湖、言情小說里的久別重逢、懸疑小說里的抽絲剝繭在我們的腦海里盤轉回旋,天馬行空的幻想最終落于紙上。
有一次,阿丹在課外書上看到了漠河的風光和蘇州的溫婉,非要和我約定等疫情結束后,一起去旅行蓋章。
她總是喜歡坐在我的身邊深沉地問:“青春和疫情,究竟哪個先結束呢?”
每一次,我都是看著她,笑著搖搖頭。
那時候,我們都守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做夢。我最大的理想就是開一家書店,做一個佛系的老板娘;阿丹卻心懷宇宙,她想要自由,想要去更遠的地方看看走走。
時光轉眼進入高三。我的高三有百日誓師,有“喊樓”,有成人禮,有讀不完的書和刷不完的題,有堆積成山的試卷和看不清的未來。當然,我的高三又不僅僅有這些,還有同學們的陪伴和老師的鼓勵。高考前夕,語文老師特別定制了姓名手串送給班里的每個同學。
在那個渲染離別的漫長暑假,伴隨著略帶傷感的青春戰(zhàn)歌,我和同學們紛紛互留祝福語。
我的高考確實留下了遺憾,但我的高中生涯沒有遺憾。
放假后,媽媽幫我把高中生涯的課本、試卷、作業(yè)本堆放在了一起,我決定在高考結束后把這些曾經折磨自己的東西統統賣掉。
“賣書”應該是大家青春擁有過的共同記憶吧?阿丹賣了150塊,我們用這些錢喝了奶茶,吃了美食,只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把“3年的青春”揮霍完了。
細數過往的瑣碎美好,那些一起在操場散過的步,圍坐在一起講過的笑話,各自懷揣心事做的美夢,都組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青春。可當真正將要告別的時候,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悲傷,心里卻有一種說不出的難過。
我和阿丹并肩走在草木茂盛的馬路旁,各自訴說著青春的小情緒,談著對于未來的暢想。青春和疫情哪個先結束我并不知道,但當販賣這些書本的時候,我卻有一種青春將要遠去的心緒,而這一份販賣青春沉甸甸的記憶的經歷也將永遠留在那個漫長且又短暫的夏日。它會幻化成堅定的力量帶著我們成長,飛奔過無數個迷茫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