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宇航員不慎掉進黑洞,會遭遇怎樣的命運?可能性最大的是,他會被拉成一根極端細長的“面條”。這根“面條”能細到什么地步呢?答案是其寬度只有一個原子的大小。
害這個宇航員死于非命的罪魁禍首,就是潮汐力。牛頓告訴我們,任意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而且引力的大小與這兩個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所以,月球?qū)Φ厍蚴┘拥囊?,在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大小。在離月球最近的月下點,月球的引力最大;而在離月球最遠的對跖點,月球的引力最小。這種由受力物體自身大小而導致的引力差異,就是所謂的潮汐力。
潮汐力會對受力物體產(chǎn)生一種向兩邊拉扯的效果。被月球潮汐力拉扯得最厲害的,就是地球表面的海水。換言之,正是由于月球的潮汐力,地球上才會有潮起潮落的現(xiàn)象。
天體的質(zhì)量越大,潮汐力的拉扯效應就越明顯。月球只能讓地球潮起潮落,而木星則可以像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描述的那樣,讓整個地球都土崩瓦解,碎成塵埃。
舉一個真實的例子,1993年,3位美國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了著名的蘇梅克-利維九號彗星,它被木星的潮汐力撕成了21塊碎片,宛如一輛星際列車。一年后,這輛星際列車撞上了木星,從而引發(fā)了著名的彗木相撞事件。
掉進黑洞的宇航員同樣會受到黑洞的潮汐力。而且離黑洞越近,他受到的黑洞潮汐力就越大,從而被拉扯得越扁。不過,黑洞的潮汐力可完全不是月球和木星的級別。說得更具體一點,黑洞的潮汐力足以讓比原子大的所有結(jié)構(gòu)統(tǒng)統(tǒng)瓦解。所以,這個宇航員最后會被黑洞潮汐力扯成一根極為細長、寬度只有一個原子大小的“面條”,然后匯入黑洞中心的奇點。
層林染//摘自《宇宙奧德賽:穿越銀河系》,清華大學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