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領導力實踐,是從帶學生開始的。你可能會說,在學校里算啥,瞎弄弄也可以。其實并不是的。學校里的團隊,想糊弄容易,但想達成有效能的管理很難,非??简炄说念I導能力。
領導要有意識地在員工心中植入兩個信念:
第一,我的領導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他說的話不是開玩笑,他的決定是真的決定,我要執(zhí)行這個決定。只要我盡力去做了,他就會肯定我。如果因為這個決定我做錯了,或者沒有做成,他會兜底,去面對一切,不會把鍋甩在我身上。
第二,我的領導是一個信任我的人。他讓我做事,就會百分之百地相信我。他不能接受我的“等、靠、要”。如果我等著拖著,事情就只能往壞里走。如果是我的不作為導致了失敗,他不會為我托底,我要去承擔一切嚴重的后果。他很嚴厲,也很公平。
那么,如何根植這兩個信念呢?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信任是一種能力,考查的是一個人的見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多學習,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見識。我所見到的能力強的領導,都是非常善于也樂于學習的。在我們訪談和交流的過程中,他們的狀態(tài)不是那種“來,我來給你上一課”,而是“咱們交流一下,我來學習一下”。這兩種態(tài)度下的獲得感是不同的。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才能做好判斷,真正做到“篤定”和“信任”。
第二,做事情和決定的第一責任人。一件事情是做好還是做壞,有很多因素,不能一出事兒就跑,那就成了曾國藩所說的“凡說話不中事理,不擔斤兩者,其下必不服從”。作為領導,要敢于承擔后果。先承擔,再追責,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建立信任的辦法。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只有一次,被騙了一次以后,下一次的感受會大打折扣。
第三,裝傻充愣。優(yōu)秀領導人難得的品質(zhì),是讓人覺得可靠又愚蠢。領導無須和下屬爭聰明,這也是初為領導或初期承擔領導職能時大家經(jīng)常走的一條彎路。大部分人之所以晉升為基層領導,是因為性格要強、技術好、能力不錯。但當了領導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僅僅能力強,并不能一步服人。一旦大家不服,有的領導就想壓每個下屬一頭,事事爭先,事事我最聰明,事事我都對,進入一種對立的模式。領導這樣管理的話,下屬很容易覺得“好的,你都對,你都行,你行那你上吧”。于是,真正干活兒的人會越來越少,愿意承擔責任的人也會變少,小領導就會當?shù)迷絹碓嚼邸?/p>
一定要管住自己!不要覺得別人干活兒都不如你,于是就小事親力親為。我們算個賬:比如說,你的能力是10分,至于那些你覺得不如你的人,他們的能力是5分,但一個團隊可能有5個人,5×5=25,也比一個人的10分強。更何況,好的領導力可以激發(fā)人,可以產(chǎn)生化學作用,可能5個人會形成30分的力量。在不好的領導力影響下,大家一內(nèi)耗,這個數(shù)值就縮成15了。從這個角度看,一個團隊不出活兒以及氛圍不好,和領導有直接關系,這個鍋領導背得不冤枉。
還有,就是要裝得了傻,容得下人。這點兒彈性是要培養(yǎng)的。大家都是不完美的,尤其是公司一大,各種人都有,要學著抓大放小,眼里容得下沙子、容得下人。要管得住自己的嘴,不要什么事情不分大小,看到就說。吃得了虧,是駕馭權力、不被反噬的關鍵。既然走上了新的崗位,就應該有更寬廣的心胸。要承認這一點或者給自己洗個腦: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大家很棒!
不該問的不問,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掐著自己的大腿,把握好關鍵的節(jié)點,奏出自己的曲子,跑不跑調(diào)就沒有那么重要了。畢竟,我們是原創(chuàng)歌手。
具體到工作中,領導要去鍛煉兩種能力:
第一,合理設置目標的能力——遠離“罪惡”的OKR(目標與關鍵結(jié)果法)。
目標一定是越高越好嗎?
現(xiàn)在流行一種上班風氣,各部門比拼著設置明知道完不成的OKR,而領導也樂見其成,畢竟一展開大表,每個部門都想超越過去,實現(xiàn)50%以上的增長,這是多么欣欣向榮!但這樣下去,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和隱患。
雖然很難說這種局面里的哪個人是完全無辜的,但基層領導的作為其實很有限,他們改不了公司制度,他們在這場比賽中也是被迫上場的,根本停不下來,也不敢退賽。這種時候考查的是高層領導的定力——能夠促發(fā)增長是能力,能夠穩(wěn)定增長、合理增長也是能力。當然,他們可能被卷入資本的大潮中,也是身不由己。所以說,職場里的問題很復雜,說不定蝴蝶的翅膀本身就處在暴風眼之中。
第二,合理布置任務的能力。
我們在日常布置工作的時候,不要玩“狼來了”的游戲。不少人當上領導之后,害怕下屬閑著、工作量不飽和,順便想顯示一下官威,于是動不動就來一個緊急任務,但其實最后人家也能發(fā)現(xiàn),任務根本沒有那么急,或者根本不是必須做的。之后這種領導再分配任務,就會讓人懷疑:這次是真要還是假要?到底做還是不做?
想從別人身上收獲些什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為別人付出。在一個團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怎樣分配資源,才能讓大家愿意“死心塌地”跟著你?這里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讓所有人在你這里和你做事的時候都能“占便宜”。也就是說,社會交互的時候,對方是劃算的,即使結(jié)算并不及時,但因為有信任在,所以對方相信,自己需要的日后會返回來?!拔业念I導是不會虧待我的”這個信念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信念,領導力才能撬動真正的執(zhí)行力。
這里還要指出一個在資源分配討論中經(jīng)常被忽略的難題——如何對待野心十足、能力強的年輕人。在我的MBA課堂上,有一位中層領導分享過一個故事。她在剛剛當上基層領導的時候,來了一個職場新人,方方面面都無可挑剔:學歷背景強,有理有節(jié),有想法還有執(zhí)行力,合作能力也很棒。一開始她是非常有危機感的,覺得自己要完蛋了,這就是競品,早晚得把自己替代了。之后經(jīng)高人指點,她想通了一件事:這樣的人,你是阻礙不了的,她早晚得上去。與其壓制,不如扶她一把,日后還是自己的真人脈。想通以后,她就處處提攜這位下屬。如她所料,這位下屬只用了8年時間就比她高了兩級。在公司裁員并崗的時候,一句關鍵給力的話,讓她的職級不降反升,還分管了更好的業(yè)務線。
作為領導,我們不可避免要與下屬進行一對一的談話。這既是一種管理手段,也是一種溝通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真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底層價值。這種一對一的談話,也是建立信任的極好方法。在談話過程中,可以把自己了解到的一些對方的誤解和心結(jié)說開,不然心里堵著事情,很影響工作的推進。
在溝通順序上,領導應注意不要單向輸出,把對話變成“開小會”,要盡量鼓勵下屬多說。如果有想和對方探討的地方,可以引發(fā)對話,而不是一味說教。比如,可以說:“我看到了你上一個季度的付出,也體現(xiàn)在了你的績效考核上。你的整體成績和業(yè)績有了顯著的提升,很不錯。還有什么需要我協(xié)調(diào)和幫助的地方嗎?”一般對方都會說點兒什么,可以借著話頭去和對方聊一聊,要坦誠,但不要指責。這可能是領導力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既能讓對方反思,又不會引人逆反,是一種藝術。
還有一個我在工作中常用的談話技巧:如果遇到比較內(nèi)向的同學,又想跟他聊一些提升性的事情,一般我會在開頭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比如,我想問進展,我就會說:“我這人特焦慮,忍了半天還是想問一下,咱們進展得怎么樣了?嗐,我就是喜歡瞎著急……”
(摘自《我有自己的宇宙:混沌中清醒做自己的行動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