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
《岳陽樓記》跟蹤學(xué)習(xí)
1.B(A.同“囑”,囑托/類;B.離開;C.日光/景色,景致;D.探求/要求。)
2.C【A.連詞,于是,就/副詞,竟,竟然;B.代詞,指岳陽樓/語氣助詞,表反問;C.結(jié)構(gòu)助詞,的;D.因為/把?!?/p>
3.(1)(這時)登上這座樓啊,就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爽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著酒,迎著風(fēng),那是喜洋洋的歡樂啊。
(2)他大概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
★4.都體現(xiàn)了二者心系天下。范仲淹為民為君而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將國家和百姓的憂與樂放在首位;歐陽修“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他能“與民同樂”,說明他將百姓的苦樂放在心上。
5.D(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以客觀環(huán)境的好壞對于“古仁人”來說沒有悲喜情感的變化。)
6.示例:范兄,感謝你的開導(dǎo),我定會學(xué)會擁有豁達的胸襟,不因外物而或喜或悲,我定心憂天下,為民而生!
《醉翁亭記》跟蹤學(xué)習(xí)
1.A(A.聽見;B.來到/面對/來到;C.斷/與世隔絕/極;D.表承接/表修飾/表轉(zhuǎn)折。)
2.C(四時之景:四季的景色,不是“一天中的景色”;理解上,作者不可能“一日之內(nèi)遍賞山間四時之景”。而是說,不同的季節(jié)里,每天早出晚歸,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每時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色。)
3.表現(xiàn)了作者寄情山水、與民同樂的志趣。
★4.文章通過描寫山水之樂、宴飲之樂、禽鳥之樂、滁人之樂、太守之樂等,表現(xiàn)了歐陽修雖遭貶謫,但依然能夠濟世安民、與民同樂。這告訴我們在生活中,無論遭遇怎樣的挫折和磨難,都應(yīng)泰然處之,臨危不懼,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勇敢面對人生,做一個主宰自己人生的強者。
5.(1)改變 (2)正在
6.有人問:“為政寬簡,而政事并不松弛失誤,這是為什么呢?”
7.“嘆”為感嘆之意,不僅寫出歐陽修仰天長嘆的情態(tài),還表現(xiàn)出他心憂天下、心懷百姓的政治情懷。(意近即可)
★8.歐陽修的“寬簡”并不是對百姓一味地放縱,不加約束;而是在管理百姓時,不對百姓有過于苛刻的要求,官府也不做過多煩擾百姓的事情,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yè)。(意近即可)
【參考譯文】歐陽修開始在滁州任職,自號為醉翁,晚年更改為六一居士,他天性剛直不阿,見義勇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無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頭,即使被貶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樣不變。
在貶職夷陵縣時,沒有什么排遣,就取出舊日已辦的案卷反復(fù)閱覽,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案中是非顛倒、違法曲斷的錯誤比比皆是,于是他仰天長嘆說:“這么一個偏遠的小縣,尚且如此,全國就可想而知了。”從此以后,他遇事不敢疏忽不慎。當(dāng)文人求見歐陽修時,他跟他們談話,從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談?wù)摴倮糁问碌膯栴},他認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壞則關(guān)系到群眾的利益。凡他任職的幾個郡,不顯露治理事跡,不追求名聲榮譽,為政寬松簡易而不煩擾,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問他:“為政寬簡,而政事并不松弛失誤,這是為什么呢?”他說:“把放縱無度作為寬,把省略必要的東西作為簡,那就使政事敗壞,而且百姓也會受害。我所謂寬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簡者,是不做繁碎擾人的事罷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