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漫步于鄉(xiāng)間田埂,當炊煙裊裊升起、夕光籠罩大地,廣播里熟悉的序曲嘹亮地奏響,雄壯的旋律穿越田野,在暮色蒼茫的村莊中久久回蕩?!伴L江奔向大海,交匯成一片綠洲;希望從這里升起,冉冉如日東升”,每當聽到這段充滿激情的開場白,我都會感慨萬分。因為,這里是我的家鄉(xiāng),是蘊育夢想和希望的地方。
我是聽著廣播長大的。
童年記憶里,家鄉(xiāng)的村口,曾是我憧憬遠走高飛的地方,一根木制電線桿高高撐起高音喇叭,定時傳播時事訊息與農(nóng)村工作動向。每天天蒙蒙亮,喇叭里的晨曲經(jīng)過皴裂的木質電桿的共鳴,與農(nóng)戶家里的廣播前后呼應,繚繞在孩子們的睡夢里,驚起了許多朦朧的晨光。
老家農(nóng)村,再貧困的農(nóng)家都裝有有線廣播。鄉(xiāng)里有通知,會在廣播節(jié)目前播送。播送通知的人使用很土很土的方言,老百姓一聽就明白。有一陣子鄉(xiāng)廣播站來了個高中生,他用南腔北調(diào)式的普通話通知新婚夫婦到鄉(xiāng)里參加計生培訓,聽到的鄉(xiāng)親都說聽不懂,那次培訓計劃好像因為這個泡湯。鄉(xiāng)里也會廣播農(nóng)業(yè)知識,提醒村民用肥用藥,防治蟲害。也有的時候給生意人做做廣告,哪里哪里有廉價水泥,哪里哪里批發(fā)西瓜等等。村主任的嗓音也常常在廣播里播送,那奇特的音質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廣播是我童年的伙伴。學齡前大多時間,我一個人在家,父母都去大場勞動掙工分去了,鄰居家的伙伴們都上學去了,沒有電視機,沒有游戲機,沒有好玩的玩具,有一臺半導體我聽了幾天后就好奇地把它大卸八塊了。沒人陪我玩的時候,我就聽廣播。從頭聽到尾,聽歌,聽相聲,聽評書,聽新聞,聽天氣預報,什么都聽。由于信息閉塞,知識傳播渠道匱乏,廣播成了我的啟蒙老師。我在聽廣播的過程中學到了好多知識,懂得了很多道理。我喜歡聽歌也喜歡唱歌,無論是流行的還是通俗的民族的,得益于廣播7a3pBm7kgwU1fWzDWno5kA==歌曲的熏陶。
為了方便聽廣播,我取出拆壞了的收音機的揚聲器,用導線從廣播線上連接到床頭,這樣我可以更近地聽廣播了。我甚至聽清楚了一首歌的歌詞,并用筆快速記下來。這首歌是80年代傳唱全國、經(jīng)久不衰的《我的中國心》。有一次我無意中碰到導線,感覺被重重地電了一下,才知道上面是帶電的!而一個夏日午后的閃電和驚雷最終使我動手解除了這個私拉亂接。
童年的許多時光,就是廣播陪伴著度過的。為了省電省錢,父母規(guī)定必須8點熄燈上床。我常常在黑暗中聽廣播。在黑暗中聽廣播真是一種奇特的享受。萬籟俱寂的夜晚,播音員的聲音變得更加空靈,歌曲聽起來也似乎更加悅耳動人。如果有相聲,可以聽到嘈雜的鼓掌聲和哄笑聲,熱鬧的氛圍感染著我,我也會忘記煩惱,忘掉憂愁,在廣播聲中安然進入夢鄉(xiāng)。如果睡得晚,最后會聽到播音員說明天早上5點50分再會,然后戛然而止,音息全無,聽之悵然。廣播為我驅除黑暗,假如沒有廣播,會讓我感覺空虛。
夏天日長。我常常徘徊在鄉(xiāng)村的田野上。踏著鋪滿夕光的阡陌,呼吸稻禾清新的香氣,陶醉在大自然饋贈的聲色當中。廣播序曲像跟你預約的老朋友一樣準點響起,千家萬戶同一聲音,從四面八方迂回而來,成為枯燥的農(nóng)村人文生活中一道靚麗的風景。那時的序曲是“可愛的祖國”,久而久之,這首曲子的旋律就像一壺陳年佳釀,醇厚飄香,在我心中升華成濃郁的意象,鑄就了我深沉的鄉(xiāng)土情結。
后來,我家有了電視,偶爾也會聽聽廣播。再后來,我到外地念大學、在城市定居工作生活,家鄉(xiāng)的廣播離我越來越遠??晌疫€是會懷念聽廣播的日子,懷念孤獨且轉瞬即逝的童年。
選自《中國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