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已不是最潮的打卡地,潘家園才是年輕人在北京的精神新地標。
每周三、周五晚上,潘家園夜市由年輕人接管?!暗財偽幕?、“潮玩當?shù)馈睙襞屏疗?,做了一天“牛馬”的年輕人涌入潘家園夜市洗刷班味兒。
位于北京東三環(huán)潘家園橋西的潘家園舊貨市場,脫胎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民間地攤,后來發(fā)展為全國最大的舊貨市場。這里曾充斥著撿漏暴富的傳說:有人花15元買了把寶劍,結果賣了15萬;有人花300元錢買了個碟子,經(jīng)鑒定竟然是元青花,賣了幾十萬……
然而這些神話對年輕人沒什么吸引力。他們把潘家園夜市盤出了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一個擠在北京東三環(huán)邊上、卻游離于現(xiàn)實之外的魔幻樂園:
多巴胺配色的精巧手串,和暗色的核桃、素串搶灘;彌勒佛關公和剛“出土”的奧特曼斗法;穿戴甲旁邊碼著玉手鐲,賭石攤邊上挨著算塔羅牌的。舊貨攤上最受歡迎的不是古董,而是各種CCD相機(十多年前的卡片機)。造型各異的“捏捏”前也圍滿了年輕人。
曾經(jīng),潘家園是老大爺?shù)牡乇P,如今是一水兒的小姐姐,三歲小姑娘也擠在人堆里對著小貓木雕仔細“盤玩”。
大部分年輕人選串兒都是從雍和宮同款開始的。
“不是雍和宮的手串兒買不起,而是潘家園更有性價比?!庇汉蛯m幾百塊一串的爆款香灰琉璃、轉運珠,在這兒35塊就能拿下。35塊還不是性價比最高的,只要你多轉幾個攤兒,100塊可以全款拿下五六串兒。
燈光下年輕人交頭接耳,和雍和宮買來的“正品”進行反復比對。結果越看越真,連包裝袋都能提供一樣的。有人大喊“WOC,感覺虧大了?!?/p>
雍和宮同款主打性價比,而其他手串兒就圖個精挑細選的過程。在潘家園買手串兒,不用有太大心理負擔,可以放心入,主打買得起,喜歡就能擁有。
一塊錢一粒的瑪瑙、玻璃珠子,光是把手伸進去就有種解壓感,就像在超市將手伸進冰涼的米堆里。挑染頭發(fā)、穿著辣妹裝的姐妹,和背著電腦包、戴眼鏡的男生,一人一個小馬扎,圍坐在一起,打開手機照明,沉浸式選珠子,專注的神情堪比做化學實驗。
年輕人玩手串,也像王者榮耀一般,從青銅到王者分為不同等級。十幾塊一串的,是新手村,隨便買買,喜歡就行。稍微講究些的,會花幾十塊稱一小顆明黃的蜜蠟,認真盯著店主穿進自己原來的手串兒里,提升下質感。再進階一點,花上百塊、甚至大幾百整串入水晶、南紅。
除了選串兒,賭石頭的檔口,也圍滿愛“開盲盒”的年輕人。有人花150塊堵了一塊石頭,老板切開后羨慕地說“你賺了”。周圍的人也一起歡呼,不管真不真,氛圍感拉滿。雖然也有愛“酸”的在那吐槽:不加工虧幾十,加工了虧不止150元。
潘家園文玩圈有四大天王,靠穿江湖人士的奇裝異服,把全部身家都披掛身上吸引眼光,被稱為東盤,西擼,南揉,北刷。如今,在這些光怪陸離的盤串青年面前,他們都顯得有些過氣。
在成為魔法樂園之前,潘家園先是雍和宮的平替。年輕人幾乎前腳涌進雍和宮,后腳就踏進了潘家園。
潘家園雖沒有神佛,但自帶神秘主義和玄學氣質。這里曾經(jīng)流傳的是幾百元買到價值幾百萬真古董的“神話”,正是這種冒險和博弈的刺激感讓人趨之若鶩,也讓人上當受騙。
如今涌入的年輕人,則渴望用幾十塊買到更貴的東西:意義、運氣甚至希望。
從雍和宮到潘家園,在社交媒體的加持下,潘家園手串兒已逐漸發(fā)展為全國年輕人的社交通貨。對于很多外地人來說,手串已經(jīng)超越了烤鴨和稻香村糕點,成了最佳的北京伴手禮:不貴,不落俗套,還有寓意。
有人來北京出差,工作剛一空閑,就直奔潘家園,開視頻會議給同事選串兒,每拿起一個串兒,視頻那頭就開始討論,“珠子質感不太好,換一個呢?!?/p>
有個來旅游的東北小伙,給三個小學生親戚一人買了一串“金榜題名”“逢考必過”的手串,每串35元,又給自己整了一條菩提子一百多,邊交錢邊操著東北話跟攤主攀談,“來一趟就多帶點?!?/p>
對年輕人來說,買串兒,盤串兒,更多是一種精神寄托,追求的是情緒價值。而為情緒價值付出的價錢,也是越低越好。有人花10塊錢買串,花100塊錢買工具盤,要戴白手套,保持濕度,還要拿個豬毛刷子天天刷,“最重要的是盤,你知道嗎?賦予每個串兒獨特的價值?!?/p>
市場里的賣家發(fā)現(xiàn),年輕人大部分是“求財”。但凡看到有人過來,眼神里還透露著某種“微妙”的迫切感,賣家會立刻介紹起可以求財?shù)氖执?。黃水晶被認為可以招財,綠松石則是“成功寶石”,赤橙黃綠青藍紫,都可以對應不同的寓意。
還有人把手串當成了收藏、甚至“寵物”,每天欣賞一遍,光是看著滿盒子的瑩瑩閃光,就會很開心,隔段時間,甚至還要把珠子都淘洗一遍。和動輒大幾千的黃金、珠寶等名貴首飾相比,低成本、“高附加值”的手串顯然更能滿足年輕人。
曾經(jīng),手串總是與中年人捆綁,也背上“油膩”的名聲。有人為此正名:你們不懂中年人,面對歲月的磋磨、生活的壓力,需有一件愛好、一份信仰,使性情圓融、心境平和。而盤串再適合不過。
“可惜年輕人未曾經(jīng)歷風雨,尚不知人間瑣碎、世事艱辛,無法理解盤串的情操和樂趣。”
如今的年輕人,或許過早懂得了這份磋磨,所以才早早理解了盤串的魅力。
選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