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花開,蝴蝶自來。
——徐焱
有夢的人生,如一棵會開花的樹,說不定哪一天就能結出果子。
追夢的歷程,曙光在前,既充滿著快樂、艱辛,又催人奮進,且有可能改變?nèi)松拿\。我們的主人公徐焱,就是一位在文學道路上的不懈追夢者。
一場激動人心的新書首發(fā)式
2023年9月10日下午,在外形有點兒像延安窯洞的上海大隱書局浦東店會議廳內(nèi),正在舉行優(yōu)秀青年作家徐焱長篇小說《零下十度》的新書首發(fā)式。出席首發(fā)式的有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領導,還有徐焱的家人、好友與同事,現(xiàn)場氣氛非常熱烈。
在新書首發(fā)式現(xiàn)場,擺放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剛剛出版的徐焱的長篇小說《零下十度》新書,會場里飄著油墨的芳香。書的封面設計新穎,《零下十度》的書名非常醒目,圖案與書名相互映襯;在封面左下角還放了一張徐焱的彩照,放射出這位美女作家極具活力的青春氣息;再翻閱書的內(nèi)文有20多萬字,從章節(jié)的標題來看就引人入勝。
徐焱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零下十度》,描寫的是21世紀初大學生戀愛的故事。愛情是個永恒的主題,大學生的戀愛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題材。小說中漂亮的女主人公筱璨與男主角崔奚本是一對相愛的戀人。由于女主人公筱璨出奇的美,讓崔奚的同學唐睿見面就有了想法。他利用當時手機并不普及、微信還沒有出現(xiàn)的盲點,在崔奚“老封建”的崔奶奶那里動了很多歪腦筋,促使“老封建”一直緊盯筱璨不放,千方百計要拆散這對戀人。與唐睿手段不同的是,筱璨的同學柯燦家境條件比崔奚好,人也長得帥,他很愛筱璨,雖然面對班上的富家女嬌妮不擇手段地追求,但他仍深愛著筱璨,并在許多方面照顧她,可筱璨只念崔奚的戀情。結果在偶然發(fā)現(xiàn)筱璨與崔奚有同父異母之嫌疑多年后,才讓筱璨放棄了崔奚,最后與從國外回來找她的柯燦相愛。
應該說這個青年大學生戀愛的選題非常不錯,情節(jié)非常曲折感人,也是當時和現(xiàn)在人們都關注的一個社會問題。徐焱在作品中把人們不同的觀點都呈現(xiàn)出來了,而且還表達了有新意的觀點:由于人們生活和教育條件的改善,現(xiàn)在小孩子無論是從生理上還是心智上,都比以前早熟。如現(xiàn)在的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就長得有以前大學生那么高大,學生早戀顯然不值得提倡,但如何引導則非常重要,粗暴地阻止高中生或大學生談戀愛不是好的辦法,相反正確引導才是根本。讓大學生順其自然地談戀愛,有時對其學習還是有幫助的。在小說內(nèi)容和創(chuàng)作手法上,這是一部純真的傳統(tǒng)小說。
在新書首發(fā)式解讀作品環(huán)節(jié),著名文學評論家對徐焱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稱贊她的作品不僅選題好,而且讀她的小說,語言很清純,有點兒像冬天里喝上一杯龍井茶般的清香,夏日里喝上一杯啤酒般爽口,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這為她作品成功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小說的情節(jié)設計中,開頭、結尾都是很重要的。徐焱在小說的一開始,就寫小說的女主角筱璨晚上乘上一輛夜車,去看她的男朋友崔奚,一路難題不斷。從被“倒賣”(換)到另一輛“黑車”上,到下車后乘上三輪車又丟包,整個情節(jié)一環(huán)緊扣著一環(huán),讓人屏住呼吸看下去。小說的結尾是筱璨與崔奚分手多年并成為職場的白領后,到當年她與崔奚約會的地方,算是對那段感情的告別。此時峰回路轉(zhuǎn),她與從國外回來的柯燦相遇,開始了他倆的戀愛。可以說構思巧妙,開頭出人意外,結尾又在情理之中,還是比較溫暖圓滿。
小說是講故事的,也是塑造人物的,通過不同的情景來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徐焱平時喜愛心理學,也學習過這方面的知識,并已成為高級心理咨詢師,所以她除了用文學語言和故事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外,還從心理學角度來塑造角色,更顯得合情合理。同時,作者采用了電影蒙太奇的手法,將人物出場、故事發(fā)展用兩條主線甚至還有一條輔線交替呈現(xiàn),使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筱璨的美麗善良、崔奚的優(yōu)柔寡斷、柯燦的忠厚堅持、唐睿與嬌妮的精于算計、崔奶奶的頑固不化、筱璨與崔奚父母的忍耐與寬容,讓其主要人物性格一個個自然呈現(xiàn)出來了。
回望金陵的文學界老前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先生,在幾百年前創(chuàng)作的章回小說中描寫了很多精彩絕倫的夢,使《紅樓夢》成為一部經(jīng)典的傳世之作。而當今南京的文學晚輩徐焱在《零下十度》中,也寫了多個夢。雖然不可以把兩位南京老新作家與作品的影響相提并論,但這是一種可貴的傳承。且徐焱在作品中描寫的夢,確有令人驚心動魄、浮想聯(lián)翩之感,這也跟她較好運用世界著名心理學家佛洛伊德有關夢的演變理論有關。其實,徐焱身為一個有夢想的青年作家,在當今唯物質(zhì)主義者居多的情況下,她還在奮力實現(xiàn)精神和藝術上的文學夢,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后,仍利用業(yè)余時間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
參加徐焱新書首發(fā)式的朋友和同事們,她們對徐焱感到很驚奇,身邊原來還有位美女作家,不聲不響怎么就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對她們來說也像做夢一樣。
追逐“作家夢”的不凡經(jīng)歷
縱觀當今社會,文學愛好者很多,每天在微信群里面發(fā)稿子的也很多,但能否真正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優(yōu)秀作家,這就需要有夢想且持久不懈地去追夢。
徐焱的“作家夢”是做得很早的,追夢的經(jīng)歷也不平凡。她之所以能堅持下來,與她書香門第的家庭與教育背景、個人的文學愛好有著密切關系。因為對一個作家來說,這就是個人成長與文學耕耘深厚肥沃的土壤。
徐焱的祖籍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蘇州張家港。她爺爺在張家港教語文,是位詩人。她的舅爺爺是位詩人和書法家,對她寫書都有影響。她父親徐忠良是家里的老三,一直在江蘇如皋郵電局工作,因此1982年她就出生在如皋。這也讓她成為離爺爺、奶奶最遠的孫女,只有寒暑假才會去爺爺、奶奶家里度個假,并與堂姐堂妹一年兩次相聚。別的姐妹都喜歡吃奶奶做的菜,而每次最吸引她的卻是爺爺房間里琳瑯滿目的書,她可以一個人在爺爺書房里看一整天的書,且天天如此。姐妹們都知道,最能誘惑她的只有爺爺?shù)臅?/p>
20世紀90年代,學生的試卷不再用蠟紙、油墨、白光紙印刷,已全改成鉛印。徐焱每每看到課本上和試卷里工工整整印刷體的字,便心生一個夢想:如果自己寫的文章也能變成鉛字并被成批印刷,讓更多的人看到,那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和感受呢?她對此有著莫名的激動。
從小學三年級上第一堂作文課開始,便是徐焱寫作的緣起。她被語文課本中的好詞好句所吸引,年幼的她開始又一個夢的啟蒙,并產(chǎn)生一個信念:就是想寫出精彩優(yōu)美的文章。受到當語文老師的爺爺影響,無論何時她看到爺爺總是手持一本書、一支煙,那種沉浸在書籍中的快樂便溢于言表,她甚是羨慕。于是,在父親徐忠良一次出差時,當被問她想要什么禮物時,她堅定地回答:“我要作文書。”父親出差回來,果然送給她一套《小學生獲獎作文集》,里面有小學生寫人、寫事、寫景、寫物的精彩作文。她便欣喜若狂、一口氣讀完全套書,邊讀邊思考這些獲獎同學的寫作方法,并把優(yōu)美詞句認真記牢。正是這套書籍打開了她的文學之門,讓她一路奔跑而不知疲憊。后來,在讀小學5年級時,她的閱讀興趣已經(jīng)不僅僅停留在《小學生獲獎作文集》里,而是父親單位郵電局里成堆的不同雜志,包括《人民文學》《小說月報》《小說選刊》等,她放學后常在這些書山上翻爬。
上初中時,徐焱開始讀唐詩宋詞和現(xiàn)代詩,從而開始嘗試詩歌的創(chuàng)作。在一個課間的空檔,她的詩歌處女作《小草》躍然紙上,從此一鼓作氣在整個中學時代,就創(chuàng)作了近百首詩歌。
詩歌寄予她精神的寄托,寫滿整個青春的情緒,一種無聲的啟迪和快速的成長,讓徐焱體會到文學帶給自己的精神力量。生活的壓力,需要抒發(fā)的突破口,于她而言就是文學。用正念的感悟去所思所寫,也是她一種精神的蛻變、成長和傳承。
讀高一時,有一次寫課內(nèi)作文,徐焱一氣呵成課內(nèi)作文,驚艷了她的語文老師。作文中的情感寫得真實又細膩,確認其文章敘述事件的真實性后,老師被深深感動,在課堂上朗讀給全部同學聽,靜靜地、默默地,她的文字抵過千言萬語、抵過撕心裂肺,這是文字帶給她自己與同學的震撼。高中時期她有幸被推選參加作文競賽的經(jīng)歷,也激發(fā)了她對文學的執(zhí)著和熱愛,并做起了“作家夢”。
在文學路上,徐焱的母親蔡和平給了女兒很大的支持,每當她完成一篇作文,“第一讀者”母親總會拿起來讀一讀,一邊讀一邊夸,自夸不夠,還要分享給她的小姐妹聽;常??吹剿荒樀靡獾谋砬?,加上一句亙古不變的贊美:“我女兒的文筆,那是相當?shù)暮冒?,我來讀給你聽聽?!泵看涡祆投紩靡獾赝低敌?,享受著母親的贊美。越被肯定的孩子會越優(yōu)秀,寫作也越來越自信。從小雷打不動的習慣,下筆成文,這個詞也是母親逢人就夸的。
徐焱一直沒有讓母親失望,語文始終是她的強項。后來她考進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雖然學的是英語專業(yè),但她仍沒有停止文學創(chuàng)作,并選修了文學課程,還拿了個文學學士。大學畢業(yè)走進社會,寫作的優(yōu)勢給了她很多職場的機會。不久,她的作品變成鉛字的夢想實現(xiàn)了!在省級報刊雜志全國性的比賽中,她的詩歌作品脫穎而出,還拿了獎。又一個念頭一閃而過,她要跨越詩歌去嘗試小說等文學體裁,填補家族的空白。
在2009年網(wǎng)絡小說成為新寵兒風靡一時,徐焱也在小說領域躍躍欲試,用半年時間,寫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夢里灣的夕陽》。接著又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小說作品《零下十度》,并與兩大網(wǎng)文巨頭“紅袖添香”“天涯文學”簽約,正式進軍網(wǎng)絡小說。此后與“天涯”合作的作品《游走在世界之外》,點擊率一度榮登“天涯”前三。
2010年,徐焱有幸遇見了命運中的第一個貴人。那年她剛從南京來到上海,在人生地不熟的國際大都市遇見了一位好領導,有幸在他身邊做事。他亦師亦友又如燈塔指引著她前行的方向。當工作遇到迷茫時,他推薦徐焱讀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當生活遇到挫折時,又教她讀名人傳記,始終用正念影響著她。
人生的路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后來在別的單位,徐焱也因為愛好文學創(chuàng)作,而受到多種壓力,但她始終懷揣著美好和信心向著他描述的那個優(yōu)秀的她的模樣而全力以赴。
2020年疫情讓徐焱從忙碌的工作中暫時解脫,她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其文學之路。于是整理了申報材料,順利加入了南京市作家協(xié)會。愛好文藝的女生變成了女作家,這一身份的蝶變,不僅實現(xiàn)了心中的作家夢,且更加堅定了她對文學的信心和追求。
徐焱說:“寫作在一般人眼中是非常辛苦的,唯我將其當作享受才是持之以恒的動力。”加入到南京作協(xié)這個圈子后,前輩的勤奮和努力,成了徐焱的學習榜樣,并帶給她更多的思考和感悟。她想創(chuàng)作更多的作品,而不是停滯不前。于是她常去請教作家前輩,向他們學習取經(jīng)。后來她定居在上海,加上疫情幾年,在南京市作協(xié)常務副秘書長鞠亞明先生的鼓勵下,她開始對標省級作協(xié),堅持每天創(chuàng)作,不僅僅要做一名作家,而是要成長為順應新時代的好作家而堅持追夢。
再接再厲又一部長篇小說即將出版
徐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零下十度》出版后,相關媒體進行了報道,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良好影響。以培養(yǎng)青年文學家為己任的青年文學家雜志社,還授予她“優(yōu)秀作家”的光榮稱號。
好事成雙,2024年3月,徐焱又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第二部20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游走在職場內(nèi)外》的書稿,送交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
徐焱創(chuàng)作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描寫的則是人們習以為常的職場生活。雖然說職場生活是每一個人上班時就要面對的,但有一些人在職場如游龍順風順水,有些人則在職場中沉沉浮浮,有一些則因自己的錯誤掉入職場的底層無法上升。這就是職場,它與每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好壞,對國家和所在單位的貢獻大小,最終會導致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崗位分配、職位高低、收入多少,甚至人生成敗等主要因素,都有密切的關系。
徐焱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以江佑公司作為職場的一個大平臺,重點講述了江佑公司里幾個入職不久的大學生在職場上的不同命運,因為他們不同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而演繹出不同的職場甚至是人生結局,書中有正能量的宣導獲得正向的人生,也有負面的價值觀而導致誤入歧途。本書旨在給年輕的職場人一個正面的引導,處在錯綜復雜的職場,秉持不爭則爭,把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的原則,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去工作去生活,命運一定會饋贈鮮花和掌聲。
小說展示了從江佑公司老總江沅到處理日常接待人員崗位的書碟,共有22位職場人員在這一大平臺上亮相,展示了他們在職場上的不同角色、不同態(tài)度、不同做法與不同結局。可以說平臺不小,職場事大,不同一般,這部小說把職場的每一個人物都作了具體的描述。
小說的一號女主角書碟,有著優(yōu)秀的自身條件,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有顏有才,但沒有堅實的家庭背景。畢業(yè)后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從基層(前臺)做起,不參與公司的任何是非,只專注本身的工作,待人接物,有禮有節(jié),與人為善。在公司也遇到貴人相助,一路成長,最終成長為高管。而且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與她命中的白馬王子以冬最終牽手。
小說的主人公江沅當然是職場中正能量的人物,他身為公司老板,工作認真負責,對事業(yè)有不懈的追求;對員工有嚴格的要求的一面,也有關心和愛護、培養(yǎng)和使用的另一面,他想通過人事改革解決公司的弊端,促進公司上市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因此,他在職場上的表現(xiàn)是積極的、處事是公正的,也是極為正常的職場表現(xiàn)。
作為江佑集團運營部經(jīng)理的以冬,最初是公司的中層干部。由于他思想和作風正派,在工作中與公司老總江沅基本保持一致,且非常關心公司的事業(yè)發(fā)展。雖然他也多次面臨公司內(nèi)部人員的激烈競爭,但由于他的工作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正確的,最后贏得了公司領導和員工們的信任,得到了提拔和重用,成為公司的總裁并全面負責集團業(yè)務。
江佑公司的總裁秘書江月,是一個在職場比較穩(wěn)重的女性。她雖是與公司老板身邊最親近的人,但在職場中不驕不躁,深明事理,每當遇到問題不卑不亢,總是積極主動地將問題解決好。她是職場同齡女孩子羨慕的對象,工作上有老板站臺,比一般人都要幸運。最后離開公司選擇婚后去香港定居。婚前老板送她一個特別的禮物時,才知道她是老板江沅因創(chuàng)業(yè)不順而分離的女兒,冥冥之中也多了一份厚愛和幸運。
公司員工蘇西,是一位敬業(yè)又專業(yè)的職場女性。在起初運營秘書的崗位上不僅能力出眾,還能幫助上司解決問題。與同事相處也是不爭則爭的態(tài)度。因一次顧客投訴事件,一個人扛下所有責任,離開了公司,去東城開辦了心理咨詢工作室,再回公司則擔任了中層干部。
公司員工林沐,剛入職場不懂職場規(guī)則,直言直語,無所畏懼。一次生活上的挫折,被老鄉(xiāng)大軍騙錢不還,甚至差點兒被大軍綁架,使她瞬間成長,并因禍得福,遇到了為她義務當律師的白馬王子。不但解決了生活上的問題,在工作上也日漸成熟,最后成長為中層干部,還收獲了美滿幸福的婚姻。
公司人事部經(jīng)理容露,靠關系空降到江佑公司,由于德不配位,經(jīng)常利用職權欺壓同事,且平時生活作風不正,最后導致鋃鐺入獄。金嶺分公司負責人包羅,靠關系在公司任職,但心術不正,與公司同事展開惡意競爭并貪污公款,在職場敗下陣來。公司人事秘書范妮,靠狐假虎威在公司混得如魚得水,最終因貪污而被開除。公司市場部經(jīng)理馬克,平時愛拍馬屁,暗中職務侵占達百萬,結果吃上牢飯。
從江佑公司這一職場平臺上呈現(xiàn)出來的各種良性的或非正當性的競爭現(xiàn)象,以及公司普通員工到高級管理人員在競爭中的眾生相,都是職場中的一面鏡子,值得各個職場的人們認真對照,吸取不同的經(jīng)驗和教訓。
筆者在讀了這部反映職場生活的長篇小說的手稿后,在內(nèi)在的機理上還發(fā)現(xiàn)有以下幾個特點:
其一,這部小說的基調(diào)是積極的。首先是江佑公司通過內(nèi)部改革的員工任職的職場競爭,總公司在原有的基礎上,又成立了金嶺分公司。同時在用人制度上,把一些工作不負責任、違紀違規(guī),甚至是中飽私囊人員,給予撤職、開除或調(diào)離重要崗位等處分,大膽提拔使用了一些工作作風正派、業(yè)務水平高、愿意為公司發(fā)展作貢獻的員工,使公司最終出現(xiàn)了快速、健康發(fā)展的局面。
其二,小說選題非常好。職場這個主題是人們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因為人們太熟悉了,要寫出特色來不好寫,所以一般人很少寫這個主題。徐焱卻獨具慧眼,盯住職場這個主題不放,堅持用長篇小說這一文學重要體裁,把職場中的一些正面的、中性的、負面的現(xiàn)象呈現(xiàn)出來,供人們在日常工作中借鑒,其小說不僅有良好的文學價值,也有較好的社會價值。
其三,故事情節(jié)非常曲折激烈。在看似波瀾不驚的職場中,其實是暗流涌動,各種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人與人在職場中的表現(xiàn)可以說形式多樣、變化多端、豐富多彩。
其四,語言頗有特色。讀徐焱的作品,語言是富有詩意的,因為她本身就是個詩人,她在剛走入文壇時就是寫詩的,2007年5月22日,發(fā)表詩歌處女作《夢幻》;2009年詩歌作品《天使,也有淚》,榮獲“星光杯”全國散文詩歌大賽三等獎,并收錄于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度詩歌精選》一書中。因此,在她的這部小說中,也可以看到她不時會在一些章節(jié)中,穿插著一些她的詩作,使小說更有文學味。
有志者,夢竟圓。2023年底徐焱雙喜臨門:既加入了上海浦東新區(qū)作協(xié),又摘取由中國杭州宋韻文學節(jié)、青年文學者雜志社、青年文學家杭州作家理事會聯(lián)合舉辦的“迎亞運中國杭州宋韻詩歌大賽”的一等獎。她接下來的兩個夢是先加入上海市作協(xié),再加入中國作協(xié)。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初徐焱在《青年文學家》雜志上發(fā)表了全國第一篇護工小說《穿越血緣的愛》后,打算形成一個護工短篇小說系列,并確立了她在反映護工這一社會基層群眾熱情為病人老人服務的群體生活文學作品的影響和地位。因此2024年6月她又獲《青年文學家》優(yōu)秀作家獎,并擔任《青年文學家》浙江作家理事會事業(yè)發(fā)展部部長。
只有心中有夢,美夢才可成真。徐焱的追夢經(jīng)歷,就是最好的寫照。我們祝愿她在文學的道路上,不斷邁向新的高峰!
作者簡介:
徐忠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錢塘江文學社社長兼總編,著名作家,資深記者,歷史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
責任編輯/張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