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鄉(xiāng),在四川省樂山市犍為縣。說起犍為的美食,除了有遠近聞名的甜皮鴨、缽缽雞、椒麻雞、豆腐腦等,還有最受歡迎的豆腐干,我們當?shù)厝擞址Q它為“咔咔咡”。通常情況下,攤主們會提前用剪刀將豆腐干剖開備用。每當有食客上門,攤主便會將拌好的蘿卜絲夾入豆腐干中,再配上適量的酥黃豆、花生碎、香料油、花椒、白糖等,最后放入糖醋水中浸一浸。糖醋水是豆腐干的“靈魂伴侶”,食客咬上一口,麻、辣、酸、甜的味道便紛至沓來,讓人回味無窮。
去年夏天回老家,媽媽從街上帶回幾塊豆腐干。她說:“吃這東西的人挺多,排了很久的隊?!蔽掖蜷_袋子,迫不及待地吃起來。入口的一瞬間,那種久違的味道強烈地刺激著我,喚醒了我記憶里那段難忘的時光。
記得我第一次吃豆腐干,是在我們村小學門口的小攤上。當時,一塊豆腐干才賣一角五分錢。攤主是燕子,她小學上到五年級就輟學了。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燕子不上學后,就去縣城里學做豆腐干。學會后,她就在學校門口擺起了小攤。和現(xiàn)在的犍為豆腐干相比,她做的豆腐干并不算正宗,但在當時,我們覺得那個味道棒極了。每當放學后,燕子的攤位總會圍滿一群小學生。
那個時候,我鄰居家的小孩正好是燕子的表妹,順著這層關系,我經(jīng)常在放學后拽著她一起去燕子家跳繩、玩躲貓貓。明面上是找人家玩,其實是以此為借口,去她家吃“白食”。因為,每次臨走前,她都會給我倆一人一塊豆腐干。
離開家鄉(xiāng)的這些年,我還會時不時想念那個味道。有一次去菜市場,看到豆腐攤位上有一籃子豆腐干,我突發(fā)奇想:何不照著犍為豆腐干的做法,自己動手做一次呢?說干就干,備好食材后,我快速回到家,將自己關在廚房里搗鼓。從切蘿卜絲到壓花生碎,一步步操作都比較順利??傻桨咎谴姿砂盐译y住了。我琢磨半天,反復嘗試,直到把一瓶醋用掉了三分之二,還是沒調(diào)出那種味道。后來,我索性放棄,不再去糟蹋食材了。
這些年,犍為豆腐干的價格漲了,豆腐干也改成油炸豆腐了,但不變的是內(nèi)在,那酸酸甜甜的糖醋水,那麻辣鮮香的蘿卜絲,以及吃起來無比幸福的滿足感。這種感覺,極像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故鄉(xiāng)始終不變的眷戀之情。
(摘自《家庭百事通》,本刊有刪節(jié))(責任編輯 張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