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成為一名人工智能學家?試想一下,現(xiàn)在的你可以一下子就編寫出識別人臉的程序嗎?這在以前大概率是不可能的!但是,生成式大模型橫空出世之后,這似乎就不再是難于登天的事情了。
立志成為一名少年人工智能學家的你,有了大模型助力,以往毫無頭緒的學習,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突破點,學習進度一日千里!你是不是非常期待?
要怎么做才能達成所愿呢?首先,你要與大模型實現(xiàn)人機共融。也就是說,你要學會跟它溝通。而與大模型的最佳溝通方式,就是從向它問問題開始。例如,你想編寫一個能夠用最快速度猜到小明心里想的某個0~100之間的數(shù)的程序,這時,你就可以把這個問題拋給大模型,大模型幾乎能在1秒鐘之內(nèi)給出一個正確的程序。
當然,隨著你問問題的難度增大,大模型也經(jīng)常會給出匪夷所思的答案。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問題出在大模型沒有“聽懂”問題,所以才答非所問!這時的你,需要用提示的方法(提示工程)把復雜的問題進行分解,即將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每個小問題是層層遞進的關系,然后逐步地提示著問它。這樣,大模型就又能“聰明”起來,成為你的好幫手了!
有了大模型這個得力的助手,接下來你就可以著手學習人工智能的相關知識了。人工智能是一門交叉學科,所涉及的知識種類繁多、縱橫交錯、關系復雜。很多初學者,尤其是中小學生,對于如何開展學習毫無頭緒,甚至望而卻步。
此時的你,不妨驅(qū)動你的好奇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出一個興趣點,以此作為打開人工智能學習大門的鑰匙。例如,你對人臉識別技術特別感興趣,特別想知道人臉識別的原理。那么,你就可以借助這個興趣點,嘗試著先從科普知識入手學習,再逐步遞進地深入學習相關的知識技術,層層揭開人臉識別的原理。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fā)現(xiàn)人臉識別其實是一種計算機視覺技術,它需要用大量“標記”好的人臉圖片訓練出一個“識別算法”,當這個“識別算法”越來越準確的時候,你就可以輸入任意一張沒有“標記”的人臉讓它識別了。學習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新技術、新算法,但是沒關系,有了大模型這個最好的助手,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掌握這些技術原理??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支持你成為人工智能學家的最大動力!
實踐出真知!要想成為一名人工智能學家,光學不練可不行!例如,通過理論學習,你學會了人臉識別的基本原理。這時的你肯定不滿足于“紙上談兵”了。你要親手設計一個人臉識別算法,然后把它加載到攝像頭里。
首先,你要進行需求分析:能夠識別家人的臉,快遞小哥的臉;能夠識別戴了口罩,遮擋了一部分的臉;白天能夠識別準確,晚上也要能夠識別……根據(jù)這些需求,你要設計出相關的功能,針對這些功能再選擇所需的硬件。在這個過程中,你已不知不覺地踐行了所學的人工智能的理論知識。你的好幫手——大模型不僅能夠及時地幫你補給所需知識,還能幫你逐步把這些算法編程實現(xiàn)。當你的“宇宙無敵”人臉識別算法交付使用之時,你業(yè)已無縫地將人工智能學科的這些知識都串聯(lián)起來了!
凡事均始于興趣,終于堅持!在人工智能學家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頑強的意志力是我們不可或缺的品質(zhì)。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幫助我們完善所需知識和技術。例如,當你遇到一個問題不知使用何種技術解決時,可以與大模型“聊聊”你的困惑,讓它幫你推薦一些技術和經(jīng)驗,或許就能讓你產(chǎn)生靈感的火花!
生而知之的,是本能;學而知之的,是知識;踐而知之的,是能力!當你讀到這里時,是不是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躍躍欲試的沖動?不要猶豫,快快跟你的大模型助手聊起來……
(責任編輯 / 李銀慧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