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諒,本名閔師林,上海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 ,經(jīng)濟學博士。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省市級以上報刊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出版著作30余本。獲萌芽報告文學獎,冰心散文獎,《小說選刊》雙年獎、最受讀者歡迎獎、年度大獎,中國微型小說年度優(yōu)秀作品集獎,“中國天水·李杜詩歌節(jié)”特別獎,上海作協(xié)年度優(yōu)秀詩歌集獎,《上海文學》詩歌獎等數(shù)十種獎項。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微型小說約千篇。著有《陽臺上的微笑》、《你還有多少童年的朋友》、《安諒微型小說精選》、“明人日記”系列《你是我的原型》5輯及精選本等小說集10部,《逐夢之旅——安諒散文》《尋找生命的感動》《尋找幸福的感覺》等散文集10部,《誰能在天空久留》《青春軌跡》《生命有多少借口》等詩歌集5部,另有長篇紀實文學、音樂劇、話劇等作品。作品被廣為轉(zhuǎn)載,數(shù)十篇“明人日記”系列小說和數(shù)十篇散文被選為全國或各地高考、中考試題。
你是我的原型
明人一早跨進辦公室,發(fā)覺辦公室科員小粟恭候他許久了。小粟神情有些不太自然,看見明人過來,連目光都不敢和他對視。
明人問:“怎么了,有什么事嗎?”
小粟仿佛被問驚了:“哦,哦,沒什么?!?/p>
明人打量了他一下。這小伙子臉色有點暗,眼睛紅腫著,似乎一夜沒睡。
“我是給領(lǐng)導(dǎo)送、送這份統(tǒng)計表格的?!毙∷谶f上一張表格。
明人接過,飛快地掃視了一眼。這是他曾經(jīng)要求的本月的基建實物完成量,要得并不急迫,過幾天再交也不遲。莫非,小伙子當成大事了,熬夜把它趕出來了?
明人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就徑直進了辦公室。他不知道,小粟站在門外,愣了好久,才欲言又止地離開了。
這天,明人甚忙,有幾項工作要趕快布置和研究,連午飯都是讓辦公室打來的,匆匆扒了幾口,又埋首文案中了。上廁所時,他須路過小粟所在的辦公室,辦公室擠,小粟是緊挨著門又是面向門口坐著的。
明人見他托著腮,一臉茫然的神情。他開玩笑地扔下一句話:“小粟,你倒挺空的呀?!?/p>
小粟忽地站起來,這下臉也抽搐了。明人已走了過去。小粟張著嘴,遲遲未吐出一個字來,濃云更加陰暗地密布在他那張白皙的臉龐上。
小粟知道自己惹禍了,真正把最關(guān)心他的頂頭上司明人給得罪了。他惱怒自己,也惱恨那個老編輯,置自己于這種難堪的境地。
原來,中文系畢業(yè)的小粟平常喜歡舞文弄墨,一些雜文隨筆也常常見諸報刊。因為用的是筆名,單位也沒誰注意,但昨天刊登在晚報副刊上的一篇雜文惹事了。不知何故,老編輯把他的真實姓名給署了上去。更要命的是,他善意批評的是領(lǐng)導(dǎo)干部整日忙忙碌碌,難得深入思考的現(xiàn)象,引用的就是本機關(guān)主要領(lǐng)導(dǎo)的事例,明人就是原型!連機關(guān)最傻的人,也看得明明白白。
小粟不能不為此擔心,甚感后悔。自己怎么就這么幼稚呢,寫什么也不該直指本單位領(lǐng)導(dǎo)啊!自己還想不想混下去,混出個名堂?。∷蛲硪灰箾]睡,苦思冥想,找不著一個好辦法。今天一清早,本想借送報表負荊請罪,卻見明人不冷不熱的,也沒敢開口,現(xiàn)在明人又吐出這么一句話,這顯然話中有話呀!
小粟頭皮都發(fā)麻了!
總算挨到快下班了,辦公室主任捎來明人的一句話,讓小粟稍微留一會兒,明人還有事找。小粟知道難逃一劫了。明人倒從來不做暗事,要當面向他開刀了。
小粟再到明人辦公室時,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他不知道平常嚴格但也蠻有人情味的明人,會怎么懲罰他。
明人笑著讓他坐下,還遞給他一本著名的文學刊物,是最新的一期。小粟還未讀過,明人囑咐他打開其中的一頁。
小粟疑惑不解,翻到那一頁,是一篇小說,作者竟然是明人!
明人笑曰:“你讀一下吧,描述的是一位80后大學生的機關(guān)生活,他年輕、敏銳,也很勤勉,就是難免有點患得患失?!?/p>
小粟忽然醒悟:明人也曾是大筆桿子,還是作家協(xié)會會員呢!
這時,他聽到明人笑著說道:“我讀過你的文章了,沒什么,文學創(chuàng)作嘛。不過,你知道嗎,你也是我這篇小說的原型?!?/p>
明人又笑了,笑得小粟心里也云開日出了。
一碟豬耳朵
周日正午,與錢六在星巴克聊天,抬頭一看墻上掛著的時針:“喲,都十二點半了,我們是廢寢忘食呀?!泵魅诵φf?!懊餍郑y得的,我請你吃飯,樓上有一家挺有檔次的粵菜館……”錢六說得挺懇切,明人嗔笑道:“我們老同學,還這么講排場,不必了?!薄斑@算得上什么呢,飯總要吃的,何況已是這個點了?!卞X六堅持道?!白甙?,我來前就注意了,對面有個小餐館。”明人稍稍壓低嗓音,湊近錢六的耳畔道:“有豬耳朵?!卞X六的雙眸亮了,連忙說:“好,好,那太好了?!?/p>
想到豬耳朵,他們就又有話題了。中學那會兒,有一次他們偷偷喝酒,喝的是甜甜膩膩的特加飯,下酒菜就一個:香香脆脆的鹵豬耳。那還是動用了壓歲錢,五毛錢,買了一小碟。不過,吃得真是酣暢淋漓,齒頰留香,四十多年過去了,至今難忘。
小餐館名副其實地小。十多平方米的店堂,就七八張小圓桌。他們進了門,找了座位,錢六就吆喝點菜,第一個就是豬耳朵。服務(wù)員說:“不好意思,最后一碟剛被人點了?!闭f完,目光朝另一桌瞟了一眼。明人和錢六也目光相隨,瞥見靠墻的那一桌,有位頭發(fā)花白,身著純棉針織布衣的六旬男子,正凝神翻閱著一本書,神情安定,氣質(zhì)不俗。錢六忽然興奮起來:“這不是劉董事長,劉老板嗎?”明人定睛一看,果然是大名鼎鼎的華君汽車董事長。該汽車作為新能源品牌,在滬上銷售業(yè)績不凡。劉董事長與他有過一面之交,互相留過微信電話。
劉老板眼睛的余光也認出了明人,起身打招呼。錢六雙目越發(fā)炯炯:“你們,認識?”錢六在一家公司打工,對劉董事長仰慕已久,明人在政府部門任職,是為企業(yè)服務(wù)的“店小二”,也為劉董事長釋難解惑過。這么一層關(guān)系,竟在窄小破陋的餐館邂逅,也就別一樣地熱鬧起來,特別是得知,大家都是奔豬耳朵而來,也就更笑不攏嘴了。
錢六瞪著一雙眼睛發(fā)問:“劉董事長,您身家?guī)资畠|,怎么到這小飯店點耳朵吃呢?”
“怎么,我要一日三餐山珍海味,才與這身份匹配嗎?哈哈哈。”劉老板爽朗地笑著。他說,“坦率說,我對所謂的八珍玉食,美味佳肴,并不嗜好。我就喜歡吃四喜烤麩、麻婆豆腐、八寶肉丁這樣的家常菜,尤其是這豬耳朵。小時候家境貧寒,想吃吃不上,看著鄰居餐桌上有這么一碟,眼都直了,只能不停地吞咽口水,免得自己失態(tài),真是垂涎欲滴了。我想,明首長好這口,也一定和我感同身受吧?”明人接口道:“‘首長’過譽了,同感同悟倒是完全一致的?!彼D(zhuǎn)向錢六說,“老同學,這豬耳朵口感極好,又柔韌又酥脆,鮮香而不膩。而且還富有營養(yǎng),什么蛋白質(zhì)、維生素、膠質(zhì)含量都挺高,可以補虛損、健脾胃?!?/p>
“可是,這東西,畢竟……”錢六嘟囔著,似乎還未被說服。
劉老板一把拽著明人,同時,也對錢六示意道:“來,來,我們一塊兒吃。我剛才就點了三個菜,豬耳朵、鹽水毛豆,還有一碗粉絲湯,你們是不是再加些菜?”
“您這大老板就吃這些呀?”錢六忍不住,雙唇間又蹦跶出了這一句。
“你這兄弟,這三個菜,有葷有素的,胃口和分量也正好,不好嗎?關(guān)鍵,還都是我最愛吃的。在我的食譜里,真正的美味佳肴,就是這類菜?,F(xiàn)在你們加盟了,不妨再加點,魚香茄子、紅燒鳊魚?別客氣呀,這里真沒有什么大菜、硬菜?!眲⒗习逭f。
明人連忙響應(yīng):“這個好,這個好!”
“能吃我最愛吃的,不是最好的事嗎?”明人又說了一句。
劉老板又笑聲朗朗:“有人也說我,說是長著豬耳朵,聽不見別人勸。我說,你們錯了,豬耳是順風之意。誰不想順風順意。吃自己想吃的,穿自己想穿的?!彼读顺渡砩系牟家?,“就是最大快樂!”
這時,服務(wù)員端上了一碟豬耳朵,色澤紅亮而有光澤,條干細長又不失均勻,真是令人垂涎。
服務(wù)員說:“幸虧你們是自家人,僅剩的一些,你們可以共享?!?/p>
劉老板道:“這也叫臭味相投,也都是有口福之人,才這般湊巧。”
錢六頻頻點頭,明人也擊掌稱好。大家都笑了。
媽媽的紅燒肉
明人外邊走了一圈回家,屋子里靜悄悄的,老母親竟然坐在沙發(fā)上打盹。那色斑和皺紋交織的臉龐,是帶著微微苦笑的一種神情。
明人的心被揪疼了。
吃了早飯,明人再三叮囑母親,不要再忙著揀菜燒菜了,今天太陽暖融融的,還是去曬曬。中午飯下個餛飩或水餃就可以了,冰箱里都存著,很方便的。母親似聽非聽,動作緩慢地收拾著桌上的碗筷,也不吭一聲。
此刻十點多,母親確實如前幾天一樣,沒在忙碌飯菜,但她神色萎靡地坐在那兒,雙目闔閉,嘴巴張開,似有輕微的鼾聲時不時響起,那種老態(tài)仿佛也越發(fā)凸現(xiàn)了。和前段時間的狀態(tài),明顯差了好大一截呀。
半年多前母親就茶飯不思,睡眠不香。她老是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發(fā)呆,明人來探望她,她總是唉聲嘆氣的,一會兒說頭疼,一會兒又說腰酸,走路也跌跌撞撞的,蹣跚而行。
父親早逝,母親一人居家。新冠疫情后,她更是深居簡出。家人和親朋好友也走動得少了。明人抽出時間,幾乎天天來關(guān)心,還陪母親上了幾次醫(yī)院,檢查,診治,配了藥。即便如此,他發(fā)現(xiàn),母親仍是無精打采,情緒低落。趁著工作轉(zhuǎn)到了清閑一些的崗位,明人干脆吃睡在母親家里,這樣能多多照應(yīng)母親。母親與兒子同住,早晨很早即起,給明人做早餐,上午還要堅持做午餐。
一開始,累得慌,也很神奇,沒多久,母親精神卻好多了,每天下廚,一上午可以張羅三四個菜,其中就有明人愛吃的紅燒肉。母親的紅燒肉煮得真是恰到火候,色澤紅里透黑,肉香撲鼻,吃口略甜,入口即化,油而不膩。明人吃得津津有味。
明人發(fā)覺,母親的身體也明顯好多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說話聲也比以前響亮了。每天,母親上午忙碌著飯菜,忙得陀螺樣轉(zhuǎn),連歇一會的時間都沒有。
他不忍母親這么操勞,反復(fù)勸阻母親,不用這么吃力,飯菜他叫外賣,或者請鐘點工來做,讓她在陽臺上多曬曬太陽,輕松休閑些。母親沒答應(yīng),還是自己操勞作為。
直至明人有一天虎著臉,甕聲甕氣地數(shù)落了幾句,甚至一時心切,說了一句重話:“你真別太累了,你這幾個菜,我也吃厭了?!比绱耍赣H目光黯淡下來,翌日才不再那么堅持了。
明人沒想到的是,也沒幾個禮拜,母親的精氣神似乎又衰弱了。她步履趔趄,神情恍惚,愁眉苦臉,又退回到了病態(tài)的日子。他向幾位醫(yī)生朋友討教過,母親該吃的藥繼續(xù)不斷,可情況并不見好轉(zhuǎn)。
他忽然想到自己,這好幾個月也是空落落的,從快節(jié)奏的崗位,轉(zhuǎn)到這半退休的位子,還真是不太適應(yīng)。幸好自己有讀書和寫作的愛好,趕緊做了個計劃,每天安排一些時間,全身心投入,心里才漸漸踏實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對母親做錯了什么。
他推了推正在迷糊中的母親,說:“媽,我想吃你燒的紅燒肉了!”
老母親眼睛陡地睜開,定睛看著明人:“紅燒肉?你想吃,紅燒肉?好,好,媽媽馬上給你燒!”
老母親來了精神,站起身,困意全無,踅進廚房,手腳利索地切肉,配料,洗濯,點火,開鍋……
當母親端上誘人的紅燒肉時,明人發(fā)現(xiàn),老母親的臉竟紅撲撲的,那雙眼睛也亮亮的,有一種愉悅的光澤……
附創(chuàng)作談:
生活,永遠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
上海 / 安 諒
倘若大半生有憾,其中忙忙碌碌的事務(wù),占去了我太多的讀書與寫作的時光,此為一憾。而幸運的是,自己又真誠用心地生活過,投入過,過往并非云煙,凝眉深思,仿若夜幕中的星空,有云遮霧繞,也有晶亮閃爍,又如塵囂日稀的去途,有風沙沉積,也有盎然生趣,值得回味。
我的“明人日記”系列小小說,便是由熱氣騰騰的激情生活中而來。有即時記述,更多的是回憶中的產(chǎn)物。生生不息,生活與寫作兩者相宜,活著,也有了快樂的意義。
這三篇微小說,皆是由此而出。一半是真實,一半是虛構(gòu)。各自記錄也表達了我的創(chuàng)作,美食,敬孝之片羽之感悟,也隱含了我真實的生活觀念。
《你是我的原型》,是發(fā)生在機關(guān)的一個故事。誰都有自己的視角、愛好和思索。你在觀察、想象別人的同時,也被人觀察和想象。記述,尤其是文學的記述,屬于豐富而有趣的靈魂。你我他都可以擁有。我可以是你故事中的人物,你也可能是我作品中的原型。尊重而客觀,這無疑是百花齊放的一個折射。
《一碟豬耳朵》表述的是一種美好的記憶。這與成長后的身份無關(guān)。有許多小時候的味道,是其他事物未必能替代的。在一個小小的餐廳里,心能找到共鳴,這得感謝胃的記憶貢獻。
《媽媽的紅燒肉》,一頭來自胃的記憶,另一頭卻是無盡的天地。可以是對往昔的迷戀,是歲月的沉湎,是故鄉(xiāng)家人有滋有味的思念,也可以是對未來的向往和敬畏。但在這短暫的篇幅里,我記述的是孝,是情,是一種亙古不變的美好,母慈子孝,媽媽的紅燒肉得以芬芳醇香地飄逸。
微小說,是需要用心去精打細磨的。發(fā)表之后,作者的任何詮釋,都是蒼白無力的。就讓讀者諸君去咀嚼,去感受,去評判吧。
讀者與文字一樣,永遠值得我敬畏。
在此,向《金山》雜志的編輯和讀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