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葦?shù)牡谝徊吭娂麨椤犊帐虑椤?,暗合蘆葦?shù)目招闹匦???帐虑?,對葭葦來說,是“空空的蜜袋”(《和你散步在動物園》),一個看萬事成空的自我意識的流,同時也是用事情或愛的事件填滿存在之空的過程,是一件事一段情從滿溢之狀態(tài)到空無的漸變之程,即“一縷煙連上另一縷”的自我的分化與融合。有時候,空是一個“冰箱”而事情則是“另一些地方的光亮”,“另一些地方的光亮/塞滿我的冰箱”(《六月果實》)。有時候,空是一個符號化的主體,“從背后看,一具嘆號/空殼灌滿一千場儀典的嗩吶?!保ā读⒍笃呷铡罚?,是一個“能指的剩余”,灌滿“一千場儀典的嗩吶”。
單單 “空”這個字/就已削弱了 “俗”的力量”(《詞誘》)。對葭葦而言,找到了空,就削弱了俗;找到了常新的舊匣,就牽引出空間的詩學(xué)。這不僅只是一個詞的誘惑,而是一種神圣或神秘力量的誘惑,“一切美好情感都在耗盡,一切神秘體驗都消逝在瑣碎與平庸中。”(耿占春語),從這個意義來講,葭葦對“空”的執(zhí)念,即屬于對她個人行之有效的“救贖性體驗”和對“俗的力量”和“去神秘化”的抵制。葭葦?shù)摹痘鸩窕▓@》一詩,也提到了“空”?!翱帐幨幍目諝?顫出回憶的空繩索。”前者“空蕩蕩的空氣”是實寫,而“回憶的空繩索”則是回憶之空。葭葦?shù)摹翱铡?,不是“空山不見人”的禪意之空,也不是“五蘊之空”。而是感受力的虛位以待,捕捉“摩擦后的長音”之音聲;“一根火柴,也想成為燈芯”之“想”;“紅磷發(fā)燙,如盲少女的紅舌”之色。“燃盡”被她描述為一種“練習(xí)話別/一朵朵殘余的熱烈。”盡顯詩人的一種事物的抽象化的概述能力與詩性之提純。
詩人的感受力,不是“五蘊皆空”,不是看空,而是對于自身的“觀自在”,對于外界的博觀約取,“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的隱喻能力。葭葦詩中不僅有空之境界,還有一份“零下一度的清涼意?!保ā独笾Α罚?。 她的詩帶著音畫相交之感,“芨芨草的綠耳朵在聽”“澎湃的律令”以及“掀動一只子規(guī),炸出全部嚶囀?!薄八鼈兏?xí)慣在鬧鈴上找到風(fēng)”(《火柴》)“顛簸如/失修的獨弦琴沖撞空氣圍墻?!保ā读⑶铩罚┲T如這些詩句,都能夠刷新人對陳舊事物的感受力。
葭葦?shù)脑娛菍ψ匀晃锵竽暫蟮囊环莞兄?,是相似性知識的體現(xiàn)。 如果說“空”,是進入葭葦詩的一把鑰匙,那么“雪”則是另一把鑰匙。她的詩是“一小口清涼的水”轉(zhuǎn)化成的“雪”,在內(nèi)心凈化后,透明潔凈且結(jié)晶的能量體;如“碎紙機的胃里/積滿化不掉的雪。雪化了/我就會重新出生?!保ā秹男『ⅰ罚瑢υ娙硕?,雪化與重新出生是同步?!翱矗@就是我們/一生的顏色”(《雪下滿的時候》),雪之顏色,即一生的顏色?!熬蛠韴鲅┌?讓懸浮的解藥砸中我的腳/一粒粒,都是這些年/我因你舍棄的好詞?!保ā缎律罚哪撤N意義上來說,雪不僅僅是好詞,還是表達她體內(nèi)的冷之感覺和“更加明亮的語言”,并抵御“銹詞”(《5 月 18 日》)的侵蝕?!罢一卦揪腿笔У臇|西/近似于在雪意里銷毀雪”(《震中》),葭葦?shù)摹霸谘┮饫镤N毀雪”,頗有淵明的得其“真意”,而妄言的穎悟。在葭葦這里,雪意是勝過雪的,思想是勝過語言的,精義是勝過字句的。而從雪里提煉出雪意則是詩人的功課。葭葦是具備這種“提煉”能力的,如她能將一顆青杏之酸,形象化為“細如針尖兒的酸”,又如“青,是一件褻衣/綴滿利刃之光———”(《味道勇士》)。
葭葦?shù)母裎镏轮裱氖且环N視覺隱喻,看到的“雨/是液態(tài)火焰”(《人兒她》)。她將經(jīng)驗世界轉(zhuǎn)換為隱喻結(jié)構(gòu),她看到異質(zhì)性事物之間所具有的相似性,帶給讀者一種全新的體驗,如她的詩句“看一簇簇麥苗,像火苗”“等杯底和海底一樣干透”,我們可以看到“麥苗”和“火苗”,“杯底”和“海底”,兩個相距甚遠的詞或事物,被搬運到了一起。“同伴背上的虱子”,詞距的消弭,帶來的是“我記下一些海濱的蹄痕”般,感受的切近。葭葦處理的不僅是異質(zhì)性事物之間的隱喻關(guān)系,也用“縫紉術(shù)的靈力”(《危險的裁縫》)處理主體與自然的關(guān)系, “從體內(nèi)取出一根銀針/把我和月光別在一起”(《火柴》),一個“別”字,就把自身與美好事物捆綁在了一起,完成了對美好事物的別樣占有。在《六月果實》一詩中,可以讀到“我和他互相熱愛/果子在枝頭/互相熱愛的時候”這樣的詩句,這依然是一種把在枝頭的果子,與在人世間的“我和他”之間的類別,呈現(xiàn)的是一顆和果實一樣結(jié)實的“心”,因此,讀葭葦之詩,就是讀她的心。這顆是“被他緊抱在懷里的課本”般的知識之心,赤子心。
《喜悅的海》是一首贈網(wǎng)絡(luò)群友們的詩。仿佛網(wǎng)絡(luò)之云能夠讓虛擬現(xiàn)實變成一種仿真和在場的生活。讀她的詩,就是一種喚醒批評意識和批評激情的閱讀行為。在葭葦?shù)脑娭?,仿佛有一道所謂的“海水的門”,就像她說的“如果海也有門/那一定需要我們在自己身上翻找”,我們在翻找海水的門的過程,亦是漸進認識自我意識的流程,仿佛這是葭葦在形構(gòu)且不斷形構(gòu)、變新、流逝的世界,這是一種不外求富足的內(nèi)心世界。葭葦說“我們的生活,不就是復(fù)制?!倍脑妳s是“反復(fù)制”的。
在葭葦這里,寫作行為類似于一種愛的委身,所她的詩“讓虛空遞來的三兩張空白稿紙/委身一根最細的木頭”所示,“最細的木頭”和“空白稿紙”形成了一種委身關(guān)系,既是筆在紙上的游走,也是人在世界之中的游蕩;既是一種形而上之思,亦是筆下之詞找到了所托付的軀體。細木之筆隱喻的既是一種打破虛無的書寫,也是情感的宣泄??档抡f,“人性這根曲木,決然造不出任何筆直之物”,葭葦?shù)摹痘鸩瘛芬辉?,宛如一種憑借委身和愛意來糾正和點燃一根“扭曲的人性之材”。
“整個冬天的冰壓在趾上/雙腳通紅,與體內(nèi)的冷相連”,葭葦與世界之間沒有失去象征交換,沒有活在一個斷裂、互不關(guān)涉的世界之中,而是活在有“街燈仍替下墜的人招搖”的有引領(lǐng)和明亮的世上?!暗仄骄€不存在正反/從那里消失的就會從那里回來”,在葭葦這兒,有了一種死與生的可逆性的重現(xiàn)?!疤善缴碜?,一如鏡面/當你與天空交換自己時/我與你交換我”,詩句中的交換迥然于消費社會的等價交換,而是一種象征秩序的持守與象征交換的上演。在這種互換中,我們獲得了一種精神世界的滿足?!昂芸?,河水也會躺成/一堵堵玻璃,關(guān)著/赤腳尋找遺物的人?!保ā读⒍笃呷铡罚?,在河水即玻璃的所見中,“躺成玻璃的河流”雖是象征交換的障礙,確是透明的障礙;雖是象征交換的阻隔,確是一條不阻擋可逆性的道路。葭葦?shù)摹督睢分?,列舉了16個“不許”,其中“不許我用這雪粒兌換斷裂的春天”,正是對禁令的違反,才獲得了一種雪粒與“斷裂的春天”的兌換權(quán)。
“一顆牙齒以最小的暴力/咬碎語言這虛擬的肉:詩———我們破敗的樣子?!保ā兑岸伞罚K坪?,葭葦為赤裸的詞語找到了溫暖的肉身,詩是她帶著經(jīng)驗的感性分配的詞語肉身,讀她的詩,有“咬碎語言這虛擬的肉”的大快朵頤之感。或許,這就是葭葦《空事情》這本詩集,猶如“空空的蜜袋”,它帶給讀者的汝之砒霜,彼之蜜糖的差異化的閱讀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