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教育是改善馬里社會性別不平等以及提升婦女和女童地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馬里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問題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馬里兩性在受教育程度和層次、識字率、入學率等方面的差距,展現了馬里教育中性別不平等問題的嚴峻性。為解決以上問題,馬里通過制定維護女性公平教育的政策、建立保障女性公平教育的機制以及尋求對外合作三個方面促進教育中性別平等問題。通過以上措施,馬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教育中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但是根植于馬里社會文化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欠發(fā)達的社會經濟水平以及不穩(wěn)定的安全局勢仍是造成女性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實現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仍任重道遠。
關鍵詞 馬里教育;性別平等;女性教育
中圖分類號 C913.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4919(2024)03-0039-10
1960年,馬里獨立之初,受長期殖民歷史影響,全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極低,僅有7% 的人接受過法國殖民者學校的教育,93% 的人口被認定為文盲。①在此背景下,馬里亟須教育改革,以服務于國家發(fā)展。196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埃塞爾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aba)召開非洲國家教育發(fā)展大會(Conférence d’états africains sur le développement de l’éducation en Afrique),會上明確了非洲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以促進非洲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受此鼓舞,馬里1962年實施了教育改革并且在隨后幾十年間進行了多次改革,這為當今馬里教育發(fā)展以及馬里女性教育進步奠定了基礎。
1999年馬里教育法(Loi N°99-046)確定了馬里的教育體系,馬里基本沿用了法國教育制度,該國教育體系結構由學前教育、初級教育、中等教育或職業(yè)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組成。學前教育持續(xù)3年,學齡4至6歲;初級教育為9年制義務教育,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為6年制小學教育(學齡7至12 歲),第二階段為3年制初中教育(學齡13至15歲);中等教育持續(xù)3年(學齡16 至18 歲),相當于高中,該階段也可選擇技術職業(yè)教育(學制2 至4 年);在取得中等教育階段相應畢業(yè)證后,便可繼續(xù)申請進入高等院校。
根據《2021—2022 年度人類發(fā)展報告》,馬里的性別發(fā)展指數(GDI) 為0.887,低于全球最不發(fā)達國家水平(0.894)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水平(0.907)。②此外,根據《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馬里的性別差距指數(GGI)為0.605,全球排名141/146;教育成就領域中性別差距分數為0.779,全球排名140/146。③這些指標均在一定程度說明了馬里的性別平等問題嚴峻,婦女社會地位普遍不高,兩性在教育領域的差距仍然巨大。
教育是改善社會性別不平等以及提升婦女和女童地位的重要手段,《北京行動綱領》指出,非歧視教育可以使男孩和女孩都受益,因而最終使得婦女與男子的關系更加平等。④因此,關注馬里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以及女性教育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研究的教育階段為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將分析當前馬里教育實現性別平等的困境,梳理馬里促進女性教育的舉措,并在此基礎上解析教育性別不平等現象背后的深層原因。
整體而言,馬里女性在受教育程度、層次以及識字率、入學率方面均弱于男性。雖然馬里女性在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仍然處于弱勢地位,但女童和年輕女性在初級和中等教育的入學率有所提升,兩性差距也有縮小的趨勢。然而,在性別不平等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教育公平仍然面臨著諸多困境。
首先,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女性整體低于男性,尤其體現在未受教育率和識字率上。馬里全民受教育率有限,其中女性未受教育情況更加嚴峻。據統(tǒng)計,2023年,有57.1%的馬里人終身沒有機會進入學校學習,未能接受過任何教育。在男性群體中,未受教育率為52.7%;女性群體中,未受教育率高達61.3%。⑤
從年齡階段分析馬里終身未受教育人口比例(見圖1),兩性未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在0至15歲階段基本趨同,該年齡段基本覆蓋小學到初中階段。其中,5—9歲階段男女未接受任何教育的比例均高達50%,說明約一半孩童未能在適齡階段正常接受學前教育。這一情況到10—14歲階段得到改善,該年齡階段也是所有年齡段中未受教育比率最低的階段,約29%,這說明小學四年級至初二期間,馬里的教育普及程度相對較高且兩性差距較小。15歲以后,兩性未接受教育率均與年齡增長呈正相關,但女性未接受教育比例始終高于男性,這一性別差異趨勢也體現在識字率⑥方面。2023年,馬里女性識字率僅為25.8%,遠低于男性識字率(46.1%)以及全國人口識字率(35.3%)。此外,2013至2023十年間,馬里女性的識字率變化趨勢不明顯,識字率方面的性別差距基本未得到改善(見圖2)。
此外,在受教育層次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性別差距,但是并不顯著。2023年,38.3% 的男性和32.6% 的女性接受了初級教育,6.2% 的男性和4.6% 的女性接受了中等教育,但僅有2% 的男性和0.9% 的女性接受過高等教育。⑨相較于高等教育,馬里的初級和中等教育的性別差距較小,能夠說明馬里在這兩個教育階段中性別平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然而,在各層次教育中,男性接受教育的比例都高于女性。
其次,入學率方面的性別差距依然存在,但有縮小和反超的趨勢。初級教育階段,通過2001—2023 年數據分析(見圖3), 近20年,兩性的小學凈入學率均高于初中凈入學率,差距可達近30%。2001 至2016年,小學和初中凈入學率男童都高于女童,在該階段兩性的入學率差別均在10% 以內。2016年后,兩性在初級教育階段的差距呈現縮小趨勢。同樣在中等教育階段,女性的凈入學率也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22和2023連續(xù)兩年,女性的初中和高中凈入學率都超過了男性。2023年,女性的高中凈入學率為33.4%,高于男性高中凈入學率(30.3%)和全國水平(31.8%)(見圖4)。這一現象是否具有長期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因為兩性在入學率方面的差距受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地域位置是影響兩性入學率的因素之一,調查顯示城市的學生入學率均高于農村學生入學率。但該現象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經過馬里政府及各方的努力,兩性在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率的差距確有改善。
最后,在教育中的數字化普及程度女性低于男性。隨著數字時代的到來,非洲國家越來越重視學校電子信息設備的普及率以及學生處理電腦信息技術的能力。一方面,數字化普及可以提升教育質量、豐富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眼界;另一方面,數字化普及程度低不利于應對突發(fā)的公共衛(wèi)生或者安全問題。以新冠肺炎疫情為例,疫情期間因學生缺少手機或電腦等設備、網費昂貴等原因輟學的案例不在少數,其中女學生更甚。據統(tǒng)計,2023年,馬里高中校園里的電腦使用率非常低,僅有3.7%。男性使用電腦比率高于女性,分別是4.7% 和2.6%。男性電腦信息操作能力的掌握率也高于女性,且兩性差距伴隨技術難度的增加而增加。例如,有93.7% 的男性和90.2% 的女性能夠掌握簡單復制或移動一個電腦文件的技能,此方面的差距微弱。然而,在安裝軟件或者使用軟件準備電子演示文稿等方面的信息處理能力方面,男女兩性的差距可達20%。此外,在學校環(huán)境中,40.2%的男性學生和33.6% 的女性學生擁有手機,通過手機獲取互聯網信息的兩性比例差別不大,分別為28.2% 和23.1%。⑿
隨著馬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領域中的性別平等問題也逐步得到重視。為應對存在問題,馬里通過制定維護女性公平教育的政策、建立保障女性公平教育的機制以及尋求對外合作三方面促進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問題。
馬里真正開始關注女性教育問題是在20 世紀90 年代后,一方面,國際社會不斷出臺保護女性教育權益的國際倡議,馬里也順應時代潮流,著手解決教育領域中的性別平等問題。另一方面,馬里1992 年憲法(Constitution du Mali de 1992)和1999 年教育法中,有關教育性別平等的條款為馬里各項促進女性教育的政策和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根本遵循。
馬里能夠響應和簽署國際層面促進教育性別平等的公約和框架。在促進女性教育方面,馬里先后簽署了1960 年的《反對教育歧視公約》(Convention concernant la lutte contre la discriminationdans le domaine de l’enseignement)、1979 年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EF)、1990年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Déclaration mondiale sur l’éducation pour tous)以及2000 年的《聯合國千年宣言》和2015 年的《2030 年可持續(xù)發(fā)展議程》。這為馬里制定國家層面的相關政策提供了支持和指導。
馬里憲法第18條和馬里教育法第4 條均強調了每位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這是馬里保障女性受教育權和改善女性教育狀況的依據。此外,1999年教育法多次對女性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第9條規(guī)定公民上學權利不得受到基于性別、社會出身、種族或宗教的歧視;第12條要求女童基礎教育階段的毛入學率應在2008 年達到70%、女性識字率應達到40%。⒀這些基礎法律為馬里政府和各界支持馬里教育中的性別平等事業(yè)提供了支持。
1998年,馬里制定了“十年教育計劃”(Programme décennal de développement de l’éducation,Prodec),希望完成“一村一?!焙徒逃侔l(fā)展的目標,從而保證學校的公平性,尤其保障女童教育和婦女培訓?!笆杲逃媱潯睂A教育階段的女童上學問題提出了明確目標,計劃通過十年時間極大提高女童的小學和初中毛入學率,即從1996年的34%提高至2008年的70%⒁,并大幅減少初級教育階段的性別不平等現象。
“十年教育計劃”是馬里自1962年教育改革以來的重要改革之一,也是最早對女童和婦女教育做出明確規(guī)劃的教育改革。然而,2012年發(fā)生的軍事政變致使馬里安全局勢緊張、經濟衰退、社會各發(fā)展項目暫緩,“十年教育計劃”的執(zhí)行也因此受阻,改革效果不理想。為此,馬里國民教育部(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于2019 年又出臺了“十年教育計劃2”(Prodec 2),為馬里2019—2028 年的教育發(fā)展方向做出了更細致化的規(guī)劃,其中對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問題規(guī)劃也更加完善和豐富。“十年教育計劃2”重視性別平等的包容性教育,特別強調在免費義務教育階段應采取各種措施確保女童以及年輕女性的入學率和學業(yè)完成率。該計劃的主要措施有:在資源配備方面,要求學校在教師分配以及設備配置方面納入性別考慮;通過獎學金和助學金幫扶貧困家庭的優(yōu)秀女孩;另外,也鼓勵學校通過開展創(chuàng)收活動來幫助女童接受教育。人身安全方面,打擊在學校和家庭范圍內對女性的任何暴力行為。學科選擇方面,鼓勵女性在中等教育階段就讀職業(yè)技術類學校時選擇理科類方向專業(yè),采取激勵措施獎勵參與科學類課程的女學生。⒂
另外,2009 年馬里制定了國家性別政策(PNG-MALI), 其中對女性公平接受教育做出了明確要求和規(guī)劃。為減少懷孕對早婚女童學業(yè)的影響,國家基礎教育司(Direction nationale del’enseignement fondamental)于1993 年發(fā)布了第00-34 號通函,要求在基礎教育階段保留懷孕女童在校學習的機會,1994 年中高等教育和科研部(Ministère des enseignements secondaire, supérieur et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出臺了第9439 號法令以保障懷孕女性在中等教育階段中的學業(yè)。⒃
馬里政府從上至下設立了多層機構來保障基礎和中等教育階段中的性別平等。國家層面,1992年,為承諾實施由國民教育部倡導的全民教育計劃(Education Pour Tous),設立了女童就學全國辦事處(Cellule nationale de scolarisation des filles)并在不同地區(qū)設有分支機構,主要工作是保障女童就學相關管理工作的落實、監(jiān)督和評估等工作。為更好地滿足時代發(fā)展,更好保障教育領域中的性別平等,該機構在2000 年調整為女童就學和培訓科(Section de scolarisation et formation desfilles, SCOFI),2011 年調整為女童就學司(Division de scolarisation des filles)。1997年,國家教育部設立了負責性別問題的技術顧問職位。此外,負責制定教學法、教學研究、教材等方面政策的國家教育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éducation,CNE)也負責監(jiān)督在以上領域中的性別不平等問題。
地方層面,促進女性教育的主要機構有各地區(qū)的教學協(xié)會(Académie d’enseignement)以及教學活動組織中心(Centre d’animation pédagogique)。這些機構都設有專門負責女性教育的教學部門和顧問。各級學校中也設有相應促進女性就學的委員會。教師培訓學院(Institut de formation desma?tres)也致力于女性教師的培養(yǎng),以彌補教師兩性比例失調的問題。
除了在國內積極制定政策與建立相關促進女性教育的機構外,馬里也推動國際教育合作以及尋求教育援助。當前,國際社會中很多國家和非政府組織已經關注到了馬里女性教育的問題,在馬里本土實施了多個鼓勵女童和少女公平接受教育的項目。這些項目多圍繞馬里的初級教育和中等教育展開,一般由援助國或國際組織與馬里的教育部或其他政府部門合作來共同實施,對于改善當地女性教育具有積極的作用。
關注馬里教育性別公平的國際組織主要有聯合國婦女署(UN Women)、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等。參與形式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方式是由國際組織出資并且開展項目的實施。例如,2021年,世界銀行決定資助約1400 萬美元用于“馬里提高全民教育質量和成果項目”(Projet d’amélioration dela qualité et des résultats de l’éducation pour tous au mali),項目周期為2021—2027年,項目主要目標是改善馬里教育質量,重點提高馬里貧困地區(qū)女性在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入學率。⒄另一種方式是由某個國家出資支持,由相關國際組織在馬里開展項目。例如,201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婦女署和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攜手實施了“通過教育增強少女和年輕婦女權能的聯合項目”(Programme conjoint sur l’autonomisation des adolescentes et des jeunes femmes par l’éducation),實施地點包括馬里、坦桑尼亞和尼泊爾,由韓國國際合作署(KOICA)資助。項目旨在保障女童和年輕女性在公平條件下獲得優(yōu)質教育,同時加強學校在生殖健康、水衛(wèi)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方面的教育,同時提高決策者和社區(qū)對教育性別平等重要性的認識。⒅
另外,傳統(tǒng)西方大國也是馬里教育性別平等項目的主要參與者。以在馬里女童教育方面援助項目成績突出的加拿大為例,近期規(guī)模較大的項目有:加拿大全球事務部(Affaires mondialesCanada)撥款約1207 萬美元設立“馬里女童教育項目”(Projet – Défi éducation des filles au Mali),項目周期為2020—2025五年,由加拿大阿琳娜國際發(fā)展咨詢公司(Alinea International)在馬里負責項目的落地與實施,旨在幫助馬里受沖突影響的塞古(Ségou)、莫普提(Mopti)、加奧(Gao)和廷巴克圖(Tombouctou)地區(qū)改善女童教育。該項目主要通過廣播形式改善基于性別刻板印象的不良社會規(guī)范,為無法再接受初等教育的女童提供職業(yè)培訓,同時為有學習困難的女童提供補習課程等。⒆此外,加拿大全球事務部還出資1270萬美元用于“女童和彈性教育項目”(Filles etéducation résilientes, FIERES),周期為2022—2027五年,由加拿大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CECI)和保羅·杰蘭- 拉茹瓦基金會(Fondation Paul Gérin-Lajoie)聯合馬里教育部以及婦女、兒童和家庭促進部(MPFEF)完成,用于改善馬里初級和中級教育階段的女性教育問題。⒇
馬里教育中的性別不平等問題根植于社會,本節(jié)將從社會文化、社會經濟以及社會安全三方面分析馬里女性難以公平接受教育的原因。
80% 的馬里居民信奉伊斯蘭教(21),在馬里傳統(tǒng)伊斯蘭宗教里,女性被鼓勵早婚、多生育,且應在家庭等私人領域內活動。因此,多數人秉持“女子上學無用論”,因為學校不能教授女性在私人領域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22)受宗教文化影響,很多家庭,尤其在農村地區(qū),會選擇伊斯蘭學校。這類學校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女性操持家務、依附于丈夫的社會刻板印象。有學者認為男性通過借助對伊斯蘭教戒律的錯誤解釋,將對女性的歧視合理化,以維持自身地位并將女人附屬于男人這一現象固化(23),這對于馬里社會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教育領域的性別平等都非常不利。
馬里社會文化所建構的不平等的社會性別關系對于女性教育造成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馬里是世界上童婚現象最盛行的國家之一,是女性早婚早孕的重災區(qū)。據統(tǒng)計,2018年,馬里有54% 的女性低于18歲結婚,16% 的低于15歲結婚,女性童婚率高居世界第四(24),這極大阻礙了馬里教育實現性別平等。童婚盛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貧困家庭通過女童早婚減輕家庭負擔,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早婚的接受和支持,沖突和災害造成的人道主義危機,以及教育、法律缺失等因素,造成在馬里的童婚現象嚴峻,成為發(fā)展女性教育的重要阻力。童婚早孕會中斷或終止女童的學業(yè),從而影響她們的受教育程度和日后的經濟獨立性,加重她們對于丈夫的依從性,造成惡性循環(huán)。同時,未成年母親也因過早生育,在生殖健康以及心理素質方面受到危害,不利于女性的長期發(fā)展。
第二,多項研究表明女性教師授課對于女童的學業(yè)成功率有一定幫助。女教師對女性學生的幫助不僅限于學業(yè)方面,她們給女學生帶來的情感支持、性別意識的培養(yǎng)、榜樣力量都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然而,受性別歧視、性別不平等觀念、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教育和培訓機會等因素的影響,馬里女性從事教師行業(yè)受阻,造成各層次教育中女性教師比例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了女童和年輕女性的學業(yè)成功率。據統(tǒng)計,2019至2020學年,小學女性教師總數達20349人,占小學教師總人數的31.91%。初中女性教師6193人,占初中教師總量的18.07%,高中女性教師1552人,占高中教師總量的7.46%。(25)不難發(fā)現,馬里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中女性教師占比過低,且女性教師的人數和占比率均隨著教育層次的提高而減少,這與女性整體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密不可分。
根據世界銀行歸類,馬里屬于低收入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低限制了政府和家庭對教育的投入,疊加性別刻板印象以及不平衡的社會性別關系,貧困對欠發(fā)達國家政府、低收入家庭對女性教育的投資影響更甚。教育支出的資金一般由政府、家庭和國際援助三種來源組成,全球范圍看,低收入國家的家庭教育支出(28%)高于高收入國(18%)(26),說明低收入國家的政府教育支出有限,需要借助家庭支出保障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雖然憲法規(guī)定馬里初級教育階段對學生免除學費,但是購買教材、校服、學習用品、上學路費、餐費等支出對很多貧困家庭而言依然是筆較大的開銷。就馬里而言,家庭來源在教育總支出中占比35%。因此,家庭對于女童上學的態(tài)度是否積極,會直接影響女童的入學率,對于保障教育中的性別平等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受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多數生活在貧困地區(qū)的父母認為投資男童教育比女童更具經濟效益。一方面,由于家庭貧困,很多女童需要承擔家務勞動和經濟勞動,例如汲水、尋找木材燃料、務工等,這都占用了女童上學的時間;另一方面,很多父母認為女孩結婚后不再屬于原生家庭,因此投資女童教育,最終是幫助女童未來的丈夫培養(yǎng)妻子,故選擇不讓女童上學,這種現象與生活地域和父母受教育程度有著密切關系。
由于缺乏資金,學校衛(wèi)生基礎設施落后,加之學校沒有普及月經衛(wèi)生管理的相關知識,導致“月經貧困”和“月經羞恥”正在成為阻礙馬里年輕女性就學的障礙。研究統(tǒng)計,2017年馬里全國只有44.9% 的學校配備了男女獨立廁所,全國93% 的學校沒有設置相關的課程來幫助年輕女性進行經期衛(wèi)生管理,98%的學校沒有在廁所里配備女性經期使用的物品,并且在調查的17.5% 的學校中,青春期女孩經期缺勤天數(每月0—5天)有所增加。(27)因無水、缺乏男女分離廁所導致很多女童難以在校進行經期衛(wèi)生管理,只能請假在家,從而導致學業(yè)中斷,長期來看不利于女性的學業(yè)成功率。
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影響具有性別差異性,通常情況下對女性的影響高于男性,新冠肺炎疫情也不例外。全球女童教育倡導者、2014年諾貝爾和平獲得者馬拉拉·優(yōu)素福扎伊(MalalaYousafzai)曾提到,“在像新冠肺炎這樣的危機中,女孩和年輕女性是最先退學和最后返回學校的人群”(28)。2020年,為防止疫情進一步蔓延,馬里學校大范圍停課,教育秩序受到沖擊,對于女性青少年教育具有持久性打擊。學校重新開放時,很多女性學生面臨失學和退學的風險。一方面,學校關閉期間,女性學生因早婚、懷孕、基于性別的暴力行為等問題終止學業(yè)的風險升高。疫情期間,由于居家隔離,女性在家與男性接觸時間增加,基于性別的家暴行為也隨之增加,對于后期女性恢復上學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此外,疫情導致家庭收入減少,大量女童被迫早婚。據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未來10年里全球童婚人數多增加1300萬例。(29)早孕問題也隨之而來,皆對女性上學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因無法接觸互聯網和電腦、手機等電子數字產品,停課期間無法遠程上課導致學業(yè)中斷,也是女學生退學的原因之一。據統(tǒng)計,在中低收入國家,女性擁有手機的可能性比男性低8%,使用手機上網的可能性低20%。(30)數字方面的性別差距在貧困家庭,尤其是農村地區(qū)的家庭更加突出。在后疫情時代,以上問題將不會很快得到改善。
馬里地處薩赫勒地區(qū),安全局勢嚴峻且復雜,頻發(fā)的軍事政變和遍布全國的恐怖組織對馬里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國家各方面的發(fā)展都產生極大威脅,其中包括對馬里教育發(fā)展以及性別平等事業(yè)的沖擊。馬里自2012年發(fā)生軍事政變以來,國家的安全環(huán)境一直不穩(wěn)定。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不到一年的時間里,馬里接連發(fā)生兩起軍事政變,引發(fā)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加快了馬里穩(wěn)定團(MINUSMA)(31)撤離的進程,增加了馬里伊斯蘭激進組織的恐怖襲擊活動頻率和規(guī)模,導致多地大量學校關閉。據統(tǒng)計,截至2023年9月底,1500多所學校因不安全因素而關閉,影響了近50萬名兒童和約9000 名教師。(32)其中,馬里北部和中部地區(qū)的學校關閉率更高,例如廷巴克圖地區(qū)學校關閉率高達48%。(33)
通過馬里政府和社會的努力,馬里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中的兩性差距近年來呈現縮小趨勢。以學生的凈入學率為例,小學和初中兩性凈入學率在2018年后差距逐步縮小,且在2022和2023連續(xù)兩年出現了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女性凈入學率反超男性的現象。然而,凈入學率只是女性教育的一方面,女性教育的完成率低、輟學率高等問題依然存在。女性在初級和中等教育階段仍然受到性別刻板印象、貧困以及不安全因素的阻礙。為此,馬里需要加強相關政策和項目的監(jiān)督與落實,增加教育方面的公共支出,建立相關法律杜絕童婚和逼婚現象,以保護女童和年輕女性的利益。此外,維護社會長治久安,減少頻繁政變帶來的社會沖突影響,對于女性就學也同等重要。其次,可借助新媒體傳播、社區(qū)文化活動等方法改善社會文化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樹立人們正確的社會性別認知,建立公平的社會性別關系。最后,馬里需要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尋找對外合作伙伴在女性教育方面的支持,并且嘗試與鄰國在促進女性教育方面形成區(qū)域合力。
①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 Programme décennal de développement de l’éducation : les grandes orientations de la politique éducative ?. 2000, https://planipolis.iiep.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ressources/mali_prodec.pdf., p. 6. 本文電子文獻最后查閱日期為2024年2 月22 日。
②UNDP. “The 2021/202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https://hdr.undp.org/system/files/documents/global-report-document/hdr2021-22reportenglish_0.pdf., p. 289.
③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3”. 2023, https://www3.weforum.org/docs/WEF_GGGR_2023.pdf., pp. 11—17.
④聯合國婦女署.《 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 1995, https://www.unwomen.org/sites/default/files/Headquarters/Attachments/Sections/CSW/Chine se_PFA_web.pdf.
⑤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3 de l’EMOP ?. 2023, https://www.instat-mali.org/laravel-filemanager/files/shares/eq/rana23pas1_eq.pdf., pp. 11—12.
⑥識字率指一個國家15 歲以上能讀寫文字的人口比率。參見UNESCO. ? Taux d’alphabétisme ?. https://uis.unesco.org/fr/glossaryterm/taux-dalphabetisme.
⑦本文所有圖片均為筆者自制。本圖數據來源: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3 de l’EMOP ?. 2023,pp. 11—12.
⑧Ibid., p. 3.
⑨Ibid., pp. 13—14.
⑩數據來源: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1 de l’EMOP ?. 2021, https://www.instat-mali.org/laravelfilemanager/files/shares/eq/rana21pas1_eq.pdf., p. 3;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3 de l’EMOP ?. 2023, p. 3.k
⑾數據來源: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1 de l’EMOP ?. 2021, p. 16;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2 de l’EMOP ?. 2022, https://www.instat-mali.org/laravel-filemanager/files/shares/eq/rana22pas1_eq.pdf., p.15;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3 de l’EMOP ?. 2023, p. 15.
⑿INSTAT. ? Rapport de synthèse des résultats du 1er passage 2023 de l’EMOP ?. 2023, pp. 21—22.
⒀République du Mali. ? Loi 99-046 AN RM, portant loi d’orientation sur l’éducation ?. 1999-12-28, https://dg-enseignementsup.ml/wp-content/uploads/2022/01/Loi-N%C2%B099-046.pdf., pp. 2—3.
⒁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 Programme décennal de développement de l’éducation : les grandes orientations de la politique éducative ?. 2000,https://planipolis.iiep.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ressources/mali_prodec.pdf., p. 20.
⒂Ministère de l’Education nationale. ? Programme décennal de développement de l’éducation et de la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deuxième génération (PRODEC 2), 2019—2028 ?. 2019-06, https://planipolis.iiep.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ressources/maliprodec2_2019-2028.pdf., p. 48.
⒃MEALN. ? Politique Nationale de Scolarisation des Filles ?. 2010, https://planipolis.iiep.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ressources/mali_politique_nationale_scolarisation_filles_2010.pdf., p. 13.
⒄World Bank. “Mali Improving Education Quality and Results for All Project”. 2024-01-14, https://projects.worldbank.org/en/projectsoperations/project-detail/P164032. Page consultée le 22 février 2024.
⒅UNESCO. ? Autonomisation des adolescentes et des jeunes femmes par l’éducation au Mali ?. 2018-06, https://fr.unesco.org/sites/default/files/strategie_plan_communication_koica_mali_vf.pdf.
⒆Affaires mondiales Canada. ? Profil de projet — Le défi de l’éducation des filles au Mali — Demande, accès et rétention améliorés ?.https://w05.international.gc.ca/projectbrowser-banqueprojets/project-projet/details/p007233001?Lang=fra. Page consultée le 22 février 2024.
⒇CECI. ? Filles et éducation résilientes ?. https://www.ceci.ca/fr/projets/filles-et-education-resilientes-fieres?axeptio_token=utg350apiedws5ulkwejll. Page consultée le 22 février 2024.
(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馬里國家概況》.2023-12.https://www.mfa.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fz_677316/1206_678140/1206x0_678142/. 訪問日期:2024 年2 月22 日。
(22)Loua Seydou. ? état des lieux de l’éducation des filles et des femmes au Mali : contraintes et défis ?. Revue internationale d’éducation de Sèvres, 2018(78) : 103—113.
(23)Ibid., pp. 103—113.
(24)Girls not brides. “Mali”. https://www.girlsnotbrides.org/learning-resources/child-marriage-atlas/atlas/mali.
(25)UNICEF. ? Bulletin Statistique 2019 et 2020, La Femme et l’Enfant en chiffres au Mali ?. 2021, https://mpfef.gouv.ml/wp-content/uploads/2022/05/BULLETIN-STATISTIQUE-FEMMES-ET-ENFANTS-2019-2020.pdf.
(26)UNESCO. “Finance – Governments and households”. https://www.education-progress.org/en/articles/finance.
(27)Lalaina Andrianamelaso. ? Situation WASH dans le milieu scolaire au Mali : Rapport d’analyse de l’enquête nationale de base dansles écoles du 1er cycle fondamentales ?. 2017-10, https://www.pseau.org/outils/ouvrages/unicef_situation_wash_dans_le_milieu_scolaire_au_mali_2017.pdf., p. 19.
(28)Malala fund. ? Malala Fund’s latest report reveals the pandemic will have lasting effects for the most marginalised girls ?. 2020-04-06, https://malala.org/newsroom/malala-fund-releases-report-girls-education-covid-19.
(29)UNESCO. ? Rapport mondial de suivi sur l’éducation 2020 : rapport sur l’égalite des genres, 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 25 ans d’efforts pour atteindre l’égalité des genres dans l’éducation ?. 2020, https://unesdoc.unesco.org/ark:/48223/pf0000375469., p. 24.
(30)Ibid., p. 31.
(31)馬里穩(wěn)定團(MINUSMA)是2013年由聯合國安理會在馬里成立的維和特派團,主要任務是確保馬里的政治進程,維護馬里的安全穩(wěn)定。
(32)CGRA. ? MALI Situation sécuritaire ?. 2023-12-21, https://www.cgra.be/sites/default/files/rapporten/coi_focus_mali._situation_securitaire_20231221.pdf., p. 31.
(33)GEC. ? Cluster Education Mali - Situation des Ecoles ?. 2023-06-04, file:///Users/ly/Downloads/Cluster%20Education%20Mali%20-%20Situation%20des%20Ecoles,%20Juin%202023.pdf., 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