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邊塞詩,《出塞》《塞下曲》《從軍行》等題目之所以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詩人的筆下,是與當下流行的配樂演奏詩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
說到盛唐詩壇,大家會想到哪些詩人?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李白、杜甫吧—他們是唐朝詩歌的兩座高峰;接著想到的可能是王維、孟浩然—他倆常常被放在一起,作為“山水詩人”的代表。此外呢?還有一組也很有代表性的詩人,包括王之渙、王昌齡、高適、岑參等,那就是邊塞詩人。
邊塞詩的主旋律
不過,邊塞詩并不是到了盛唐才出現(xiàn)的,它其實是一種頗為古老的詩歌題材。早在《詩經》中就有描述邊塞軍旅生活的詩歌,或表達慷慨為國的心情,或傾訴軍旅艱苦以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這兩個類型的詩歌,構成了后來邊塞詩的兩條主要旋律。
為什么盛唐時期的邊塞詩最為出名?
這一古老的詩歌類型常常出現(xiàn)在詩人筆下。就唐朝而言,隋末唐初詩人虞世南(唐太宗很賞識他),初唐四杰中的駱賓王、楊炯,還有稍后的陳子昂,都寫過不少邊塞詩。那么,為什么是盛唐時期的邊塞詩和詩人數(shù)量最多,給大家的印象也最為深刻呢?
首先,這跟國力強盛,時代精神蓬勃、高揚有關,這一風尚為邊塞詩注入了更為開闊的氣象。
其次,當時唐朝不斷開疆拓土,常有戰(zhàn)事,也為邊塞詩帶來了更為現(xiàn)實的背景。
此外,藩鎮(zhèn)制度使一部分難以在中央獲得理想職位的文人,比如高適,轉而向邊疆幕府尋求發(fā)展,這種入仕方式又給詩人帶來了更為真切的體驗。
邊塞詩歌里的不謀而合
●幾乎所有的詩人都寫過邊塞詩
基于盛唐的時代背景,當時幾乎所有著名的詩人都寫過邊塞詩。
王維,雖以風輕云淡著稱,但也曾赴邊疆勞軍,在途中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李白不用說,他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北風行》“燕山雪花大如席”,《從軍行》“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塞下曲》“愿將腰下劍,只為斬樓蘭”,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杜甫也曾寫過一組《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只不過對這幾位大詩人來說,邊塞詩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僅占一個較小的比例,因此大家說起“邊塞詩人”,更多地想到的是王昌齡、王之渙、高適、王翰、岑參……
●王姓邊塞詩人為什么特別多?
一覽眾多的邊塞詩人,你可能會問:為什么盛唐時期的邊塞詩人中,姓王的特別多?王翰、王灣、王之渙、王昌齡……是不是被弄迷糊了?這是在故意為難讀者嗎?
其實,這些王姓詩人在某種意義上還真有點關聯(lián):他們都與太原王家有關。那是當時著名的世家大族,王維也出自這一家族。
其中王翰的門第較高,王灣、王之渙、王昌齡等則來自家族中較不顯赫的分支。而在所有這些詩人當中,王昌齡留存至今的邊塞詩名篇最多,所以他成了邊塞詩人的代表之一。
●邊塞詩為什么看起來都差不多?
關于邊塞詩,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么這些詩的標題,往往看起來都差不多?比如前面王翰那首和王之渙那首詩都題為《涼州詞》,《出塞》《塞下曲》《從軍行》這些題目,也反復出現(xiàn)在不同詩人的筆下。難道是……他們互相抄襲了嗎?
當然不是啦!這其實是因為很多邊塞詩都采用了當時流行的樂府曲調。樂府,原本是漢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古時候的詩歌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因此后來就把這個機構收集的配合音樂演唱的民間詩歌,稱為“樂府詩”。這些曲調和詩題流傳下來,又被后來的詩人們一再采用。
到了唐朝,隨著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變得越來越頻繁,其他地區(qū)的音樂(如來自西域的“胡樂”)也隨之傳入中國,這些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更為豐富,形成了新的潮流;而篇幅較為短小的絕句也是在此時期臻于成熟,配合著當時流行的曲調,廣為傳唱。這還有個好玩的故事—旗亭畫壁。
旗亭畫壁的故事
故事說到唐玄宗開元年間,詩人王昌齡、王之渙與高適齊名。有一次天寒微雪,三個人相約來到旗亭喝酒。這時進來一群歌女,唱起當時流行的絕句—沒錯,絕句在唐朝時是配樂演唱的,就像是當時的流行歌曲!
三位詩人就私底下約定說:看哪個人的詩被唱到的最多,他就是三人中最優(yōu)秀的。
第一位歌女唱的是:“夜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边@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就以手在墻壁上畫線,說:“一絕句?!钡诙桓枧氖歉哌m的詩。等到第三位歌女開口,所唱的又是王昌齡的詩。
這時,王之渙說話了:“前面那些人都不懂高雅的詩歌?!彼钢枧凶钇恋哪莻€,說:“等會兒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詩,我就再也不跟你們爭了。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你們就要拜我為師?!边^了一會兒,那個女孩子果然唱起了“黃河遠上白云間”。
旗亭畫壁這個故事很有可能是杜撰的,但是故事中的三位詩人—王昌齡、王之渙與高適,的確生活在同一時代,并分別有過交往。
當了解了這些唐朝的背景知識和時代信息之后,我們就不至于在邊塞詩中“漸欲迷人眼”了,也就更容易讀懂和背誦這些邊塞詩了。
下期預告:
下期我們將一起品讀邊塞詩人三人組—王昌齡、王之渙和高適的代表作,一起領略邊塞詩的大氣磅礴,感受不同詩人對邊塞生活的不同表達。大家不妨先大膽猜一猜,這三人組中到底誰的詩句最受歡迎呢?
你知道這些邊塞詩分別屬于哪位詩人嗎?試試看給它們連線。
親子互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互動問答
以下哪位詩人不是邊塞詩人?
●王昌齡 ●王維 ●王之渙 ●王翰
何為“樂府詩”?能不能通過一首詩歌介紹一下樂府詩?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上半句是什么?
你從詩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讀出了什么?你認為作者希望傳達什么樣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