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是粗糧大家族的一員,又被稱為薯蕷、土薯等,是薯蕷的干燥根莖。經洗凈、去毛須、蒸熟后剝去外皮,潔白如雪的山藥入口或甜糯或脆爽,清香四溢。而且,山藥還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是老少咸宜的養(yǎng)生食材。
兼具營養(yǎng)與美味
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山藥屬于低熱量、高營養(yǎng)價值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與同等重量的米面相比,山藥的熱量更低——每100克只有250千焦(約60千卡)熱量。而每100克米飯的熱量約為500千焦(約120千卡)。同時,山藥富含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以及鈣、磷、鋅等礦物質。生山藥有較多黏液,山藥黏液的主要成分是黏蛋白、多種氨基酸以及甘露聚糖。這些營養(yǎng)素具有調控血脂、改善內分泌的作用。還有研究發(fā)現:山藥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化道黏膜細胞增殖,提高消化酶活性。
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山藥性甘、平,入肺、脾、腎經,可治脾虛泄瀉、小便頻數、虛勞咳嗽、消渴、男子遺精、女子帶下等癥?!侗静菥V目》記載,山藥具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效。
因此,山藥入饌不僅味美還可強體。不同年齡段人群皆可食用山藥。體質虛弱、食欲不振、久病臥床者適當食用山藥,有益消化的同時,還能滋補身體。
三款山藥食療方供您選擇
1.紅棗山藥糕
食材與制作方法:山藥500克,紅棗50克,糯米粉、植物油、清水適量。將山藥、紅棗洗凈,去掉棗核,上鍋隔水蒸熟,晾涼后分別壓成泥。如果有耐心,不妨剝去棗皮,這樣制成的棗泥口感更細膩。將棗泥倒入炒鍋中,加少許植物油,用小火翻炒,直到棗泥顏色逐漸變深,質地略干硬即可。在山藥泥中加入適量糯米粉、少許植物油、清水,揉捏均勻,做成大小均勻的圓形外皮。用外皮包裹適量棗泥餡兒,放入糕點模具,壓實成形后上鍋蒸10分鐘即成。
紅棗可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富含多種維生素,與山藥一同食用滋味清甜,可以健脾養(yǎng)胃、補益氣血。
2.山藥羊肉粥
食材與制作方法:羊肉50克,山藥50克,大米50克,姜、蔥、鹽、料酒、白胡椒適量。將羊肉剁成肉餡,加少許姜末、蔥末、鹽、料酒攪勻。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小粒。將羊肉餡翻炒至斷生。砂鍋中放入大米和水,煮開后轉小火,倒入羊肉餡和山藥,熬煮至粥熟??筛鶕谖都由僭S鹽和白胡椒調味。
羊肉肉質細嫩,溫中健脾,與山藥同食有益氣溫陽、滋陰養(yǎng)血、健脾補腎的作用。
3.藍莓山藥
食材與制作方法:山藥200克,牛奶20毫升,新鮮藍莓或藍莓醬、淡奶油、鹽適量。將山藥洗凈,上鍋蒸熟后去皮,混入牛奶后壓成泥。將山藥泥過篩,可使其口感更細膩。山藥泥中加少許鹽、適量淡奶油,放入裱花袋,擠入盤中。在山藥泥上放少許藍莓果醬或幾顆新鮮藍莓即可。
藍莓富含花青素和多種營養(yǎng)物質。這道藍莓山藥酸甜可口、健脾養(yǎng)胃,既可當甜點,也可作為主食,十分適合老年人和小朋友食用。
★溫馨提示:皮膚直接接觸山藥黏液可能發(fā)生過敏反應。如果要處理生山藥,應戴上手套。食滯、有濕熱實邪者不宜食用山藥,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山藥再好,也要平衡飲食,不可食之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