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病期冗長,合理飲食和中醫(yī)食療有利于消除水腫、改善貧血,以及減少血液中蛋白質(zhì)代謝產(chǎn)物的聚積,改善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慢性腎炎多為脾腎虧損,外邪侵襲,臟腑功能不足,導(dǎo)致濕濁停滯、瘀血內(nèi)阻,而濕熱瘀毒又反過來加重對正氣的損傷,正虛邪實,互為因果,夾雜致病,使疾病纏綿難愈。慢性腎炎有濕熱之邪久蓄之象者,可選用清熱涼血的食物;有久病臟腑虛損者,可選用補益扶正的食物。下面介紹幾款食療方,請在醫(yī)師的指導(dǎo)下選用。
雪羹湯
雪羹湯即荸薺、海蜇同煮湯。荸薺可清熱生津、化痰消積,海蜇能軟堅化痰、消積潤腸。用海蜇頭30克,漂洗去咸味,與荸薺等量煮湯,分2~3次服,1日內(nèi)服盡,連服7天,有清熱解毒、降壓通便之功效。
西瓜翠衣茅根湯
西瓜翠衣能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白茅根可清熱涼血。將西瓜翠衣10克、白茅根30克(鮮品60克)同煎,分2~3次服,1日內(nèi)服盡,連服7日,有清熱涼血之功效,可減輕血尿及降血壓。
荸薺蘿卜汁
荸薺有清熱生津、化痰消積之功效,白蘿卜可祛痰消食、降氣消脹。將荸薺500克、白蘿卜500克洗凈切碎并搗爛,置滅菌紗布中擰汁,去渣,加入蜂蜜少許,分2~3次服,有清熱生津的作用。
薺菜粳米粥
薺菜可清熱止血。取薺菜60克,洗凈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經(jīng)常服用,有止血尿之功效。
菊楂決明茶
菊花能清肝明目,山楂有活血化瘀、降脂消食的作用,決明子也可清肝明目、降脂潤腸。將菊花30克、生山楂30克、決明子10克(打碎)同煎,去渣,調(diào)入冰糖,代茶飲,有降血壓、降血脂、減少尿蛋白的功效。
蟲草燉老鴨
鴨肉可滋陰補血、利尿消腫,冬蟲夏草能益肺補腎,對保護腎功能有一定的作用。老鴨1只,去毛和內(nèi)臟,將冬蟲夏草15克放入鴨腹內(nèi),用線縛扎,加水適量,燉爛,喝湯吃肉,可分3~4天服盡,有提高血漿蛋白、利尿消腫的作用。
黃芪燉甲魚
黃芪能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甲魚可滋腎養(yǎng)陰、補虛養(yǎng)血。用活甲魚1只(約500克),切開洗凈,去內(nèi)臟,將甲魚與黃芪(60克)加水適量同煮,可分2~3天服。適用于慢性腎炎氣陰兩虛患者,能提高血漿蛋白、利尿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