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的孩子
你點過外賣嗎?這個暑假,男孩張原來到北京,與騎手父母共度他十歲的夏天。
他用孩子的眼睛打量著穿行在城市中的外賣騎手,并試著去追隨和描摹他們在城市里的獨特軌跡與專屬印記。
無論是同為騎手子女的女孩小草,還是偶然結(jié)識的男孩北北,都成為張原這個夏天里難以忘懷的伙伴。
張原在一段段經(jīng)歷中體味著艱辛,感受著堅韌,觸碰著溫暖,汲取著力量,也用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一個奇妙的世界——這個世界很小,小到只是身邊的一個家;這個世界很大,大到遙遠(yuǎn)的宇宙間、無限的未來里。
精彩書摘
暑假的第三天。
離張原的十歲生日還有三周。
他站在電三輪車的駕駛位上,雙手扶著車把,背上是昨天剛從老家背來的書包。一頂橘紅色大頭盔在他頭上晃晃蕩蕩,上面印著幾個小字:外賣騎手,送啥都有。
“走!”爸爸過來坐到駕駛位上。戴著大頭盔、坐在旁邊的張原一手扶著車座,一手拽住爸爸的衣角。
“出發(fā)!”張原望著前方,大聲喊。
爸爸一啟動,電三輪車后面載著他們在北京的一整個家,出發(fā)了。
夏天的風(fēng)迎面吹過來,吹在父子倆的身上,又追著他們,在村里的街道間穿行。街道不太寬,路上走的大部分是電動車、摩托車,偶爾有幾輛汽車。
這是五環(huán)外的一個村,巨大無比,據(jù)說住著近十萬人。說是村,比張原老家的鎮(zhèn)子也不差。
一棟棟四層高的樓房密密麻麻地排列著,幾乎每棟樓前都掛著“房東直租”的招牌:單間、套間、月租、年租、日租,這些字詞大同小異,后面跟著同樣長短的手機號碼,反反復(fù)復(fù)地從張原面前一閃而過。在樓房間的一條條街巷里,或擠擠挨挨,或星星點點,開著小飯店、小診所、小百貨商店、小菜店、小美甲店、小修腳店、小電動車店、小理發(fā)店、小藥店、小手機店,還有一家小花店。
居住在這個巨大村子里的人天天在這些小小的店里進(jìn)進(jìn)出出,操持生活,漸漸形成了一種屬于這個地方的特殊氣味。這種氣味從頭盔下沿鉆進(jìn)來,讓張原感到有一點兒陌生,但更多的是新鮮。
他抬頭往高處看,看到隨著街道延伸的,還有半空中銀龍般的金屬管道。
大銀龍邊緊隨著小銀龍,粗大的管道和細(xì)瘦的管道并行著,借助時不時閃現(xiàn)的鋼鐵支架,氣宇軒昂地往前延伸著,拐彎,再向前。昨天進(jìn)村的時候爸爸告訴過他,這是暖氣管道。
聽說北京的冬天冷,但這里會很暖和。
張原覺得很滿意,雖然冬天他不來這里。
爸爸的手機一路在提示:叮咚,您有新的訂單,請立即查看。
張原也聽到了。
叮咚,你有新的暑假,請立即查看。
他把爸爸的衣角拽得更緊了些。
這次搬家,其實并不遠(yuǎn)。還在這村里,只隔十幾棟樓。
媽媽說,新家位置好,樓下有賣早點的。
爸爸罵,這房東心太黑,一句“裝修”就趕人,說趕就趕,一點兒商量也不打。
媽媽說,船小好調(diào)頭,家小不愁搬。三年搬七回,不算事。兒子來了,高興。
媽媽的兩條辮子從騎手頭盔里鉆出來,搭在肩兩側(cè),挺利索。
做騎手,送外賣,第一等要緊事,是車。
爸爸有輛二手電摩托車,高、大、沉,最重要的是快。媽媽的那輛,是簇新的粉綠色輕便電摩托車,快,好騎,漂亮。媽媽管它叫“小蘋果”。這是欠債以來,爸爸給媽媽買的第一件也是唯一一件生日禮物,是這個家在北京最值錢的寶貝。
搬家,媽媽一點兒不怕。只要大摩托和“小蘋果”在,哪里都能安下家。
他們新住進(jìn)來的這棟四層改建樓,一共有24個小套間。媽媽挑中了三樓的305。
進(jìn)門的小灶臺,灶臺上的抽油煙機,墻上的窗戶,窗邊的床,床頭的空調(diào),床腳的雙門衣柜,還有床對面隔出來的小衛(wèi)生間,小衛(wèi)生間里的淋浴噴頭和馬桶——這村里, 月租1500元的套間,幾乎都這個樣,一眼就能看完。
比較起來,張原這個家,算是有點兒特長——這屋子在剛進(jìn)門玄關(guān)的位置,灶臺邊上,比其他房間多了根頂天立地的金屬水管,鉛灰色的。
像帆船上的桅桿。
就差個旗子。
聽張原這么說,媽媽等屋子收拾好,隔天就從外面給他拿回一串三角小旗來。
小旗一面紅一面綠地穿著,爸爸用幾根一次性筷子給挑起來,掛在水管高處,笑著說:“這帆船還帶紅綠燈呢。”
媽媽打開空調(diào),把床邊新支的折疊小桌收拾好,擺上熱饅頭、拌土豆絲,還有切好的咸鴨蛋、吹涼的粥。爸爸光著膀子坐床邊,媽媽和張原坐小板凳,邊吃邊欣賞。
除去頂上那一行“美美早市”,每面小旗子上的字都不同:雞蛋8元,冬瓜5元,茄子4元,長豆角6元……耐看。
媽媽說:“這根水管可值錢了。就多這根水管,一個月房租少100元?!?/p>
爸爸問張原:“你算算,一年少多少?”
“一年12個月,一個月少100元,一年少1200元!”張原眨眨眼睛就答了出來。
“行啊,學(xué)沒白上!”爸爸說。
媽媽把流油的咸鴨蛋黃挑去張原碗里,接著說:“娃,咱算數(shù)得好好學(xué),用處大。等你長大了過日子。就得靠算賬?!?/p>
“你媽會算賬,有腦子。她腦子不一樣,天生的!”爸用手摸摸媽媽的后腦勺兒,平平的。
媽媽笑著拿胳膊肘兒把爸爸頂開。
張原喜歡看媽媽這樣笑,尤其是在他面前,而不是在手機里。
正說著,媽媽的手機鬧鈴響了。
“到點了,走?!眿寢屇眠^手機刷了幾下,“單上了。”
爸爸放下碗,一抹嘴:“你先去,我刷碗?!?/p>
等爸爸也拿上頭盔出門,家里只剩下張原一個人。
來這些天,他已經(jīng)開始習(xí)慣了。
爸爸媽媽早上在家時間是最長的,到10點半出門跑午高峰,下午3點能歇會兒,爸爸媽媽有一個人會抽空回趟家,給張原弄點兒吃的,到4點半或5點晚高峰又出去了,跑到晚上8點多回來。一家人吃過晚飯,爸爸媽媽等到9點半再去跑夜宵檔,幾點回來他就不知道了。
向真、向善、向美之作
《我的世界》題材新穎,直擊心靈,用平實的筆調(diào)講述身邊人、身邊事,生動描繪了新時代的生活畫卷,將主題性、文學(xué)性、可讀性良好結(jié)合,以獨到的眼光為讀者描繪了不同兒童群體的生存境況。
作者滿懷熱忱贊美新興勞動者群體,讓孩子們在如萬花筒般的世界里大開眼界,是一部引人向真、向善、向美之作。
走向時代大天地的“80后”作家
本書作者左昡是北京師范大學(xué)兒童文學(xué)博士,作家出版社編審,中央和國家機關(guān)青聯(lián)委員。
代表作有小說《紙飛機》,童話《住在房梁上的必必》《像棵樹電影院的奇聞軼事》《克里克里的晚餐》等。其作品曾獲中華優(yōu)秀出版物獎圖書提名獎、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xué)獎,入圍“2017中國好書”等,被翻譯成英語、俄語、阿拉伯語等多個語種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