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斌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其種子含油率高達60%~80%,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之一。目前,我國油茶種植面積超過550萬hm2,是我國南方山區(qū)和貧困山區(qū)的重要經濟樹種。然而,由于油茶施肥不當?shù)仍?,油茶產量低、品質差、收益低。為了加速發(fā)展油茶產業(yè),西林縣縣委、縣政府從2017年開始高度關注油茶產業(yè),始終將發(fā)展油茶產業(yè)當作扶貧開發(fā)、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點,確定了“四大10萬畝”重點發(fā)展項目,按照相關文件計劃,西林縣2023-2025年要在全縣范圍內新造林4.7萬畝,到2025年,全縣將達到20萬畝左右。
一、油茶生長特性
油茶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樹種,喜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生長過程中要求年平均氣溫在18-22℃,冬季不低于0℃,夏季不超過35℃;要求年降雨量1000-2000 mm,土壤以山地紅壤、黃紅壤為好,不宜在低洼積水的地方種植。油茶為喜光樹種,也耐陰,但光照不足時,油茶的生長發(fā)育受到抑制。油茶的根系發(fā)達,分布廣而深,生長快,壽命長;吸收根多分布在0-30 cm土層中。油茶為深根性樹種,主要吸收土壤深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要求土壤具有較高的孔隙度和有機質含量(30%-40%)。在缺磷地區(qū)種植油茶時要施磷肥。
二、施肥對油茶生長的影響
油茶是喜磷作物,在不同的土壤條件下,其對磷的吸收效率是不同的。在酸性土壤中,施用過磷酸鈣可提高油茶對磷的吸收;在堿性土壤中,施用過磷酸鈣和草木灰會降低油茶對磷的吸收。氮、磷和鉀是影響油茶生長和結實的三種主要養(yǎng)分元素。研究表明,當?shù)?、磷和鉀施用量分別為40 kg/hm2、20 kg/hm2和30 kg/hm2時,油茶生長良好,單株產量最高。油茶的生長速度與其氮、磷、鉀肥用量有關。在油茶樹體中,磷、鉀肥含量越高,油茶的生長速度越快;相反,氮、鉀肥含量越低,油茶生長速度越慢。一般來說,施氮肥比施鉀素對生長效果更好。不同肥料對植株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影響不同。研究表明,當施用過磷酸鈣時,葉綠素含量最高;施草木灰、磷肥和鉀肥時葉綠素含量最低。施用過磷酸鈣、鉀肥和草木灰可提高油茶葉片中葉綠素含量和葉綠素熒光參數(shù) Fv/Fm和 qP/qP值。氮、磷和鉀對植物光合作用起著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當?shù)?、磷和鉀施用量分別為20 kg/hm2、30 kg/hm2和10 kg/hm2時,油茶葉片光合速率最高;當?shù)?、磷和鉀施用量分別為30 kg/hm2、20 kg/hm2和10 kg/hm2時,油茶葉片光合速率最低;當?shù)外浭┯昧糠謩e為20 kg/hm2時,油茶葉片光合速率最高。施肥對油茶的生長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土壤養(yǎng)分條件差、缺素嚴重的情況下,施用速效肥料,能有效地增加油茶產量和質量。施肥可以增加油茶林分土壤肥力,尤其是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養(yǎng)分和有益微生物數(shù)量,提高土壤團粒結構和保肥能力,增強油茶林對水肥的吸收利用能力,從而提高油茶林分產量。在不同的施肥方式下,對油茶的生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都是在油茶葉片中的含量有所提高,而對于不同的營養(yǎng)元素含量而言,其中硼元素的含量是最高的,鈣、鋅、鐵元素含量都較低,而鎂元素則是影響最小。
三、施肥對油茶結實特性的影響
油茶是一種結果性樹種,其主要生殖器官為蒴果。油茶蒴果的大小與其種子質量和產量密切相關。在一定范圍內,油茶的種子質量隨著果實重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當油茶蒴果重量超過30g時,果實質量會迅速下降。因此,提高油茶果實重量和飽滿度是提高產量和質量的重要途徑。然而,通過施肥提高油茶果實質量和飽滿度的效果有限。因此,需要通過改善土壤條件來提高油茶的結實能力。施肥可以促進油茶產量和質量的提高,但同時也會對植株的生理功能產生影響。土壤肥力是影響土壤中各種營養(yǎng)元素含量水平和比例以及與其他植物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土壤肥力的增加,油茶產量也會增加。然而,在施肥過程中,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增加并不能促進油茶植株產量和質量的提高,而只是提高了土壤中氮、磷、鉀等元素含量。研究表明,施用氮肥、磷肥和鉀肥可以促進植株生殖器官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的提高,從而增強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促進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和積累。在一定范圍內,施用氮肥可以增強植株生殖器官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和比例,從而增強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范圍內,施用磷肥可以增加植株生殖器官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和比例,從而增強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在一定范圍內,施用鉀肥可以增加植株生殖器官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和比例,從而增強植株對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
四、促進油茶生長和結實的施肥策略
1、施肥前的準備工作
①根據施肥目的和油茶生長情況確定施肥時間。與其他經濟作物相比,油茶種植周期較長,一般為5年。在第一年種植時,可以將肥料撒在土壤中,然后種植植物,并在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施用。如果需要施肥,應將肥料施在離植株15~30 cm的地方。如果油茶沒有出苗或出苗不齊,則不需要施肥。②施肥前應清理林地。油茶林種植后,林地土壤中會殘留一些雜草、落葉和昆蟲幼蟲等,因此必須及時清理林地。此外,施肥后應及時灌溉或澆水,以防止肥料流失或腐蝕土壤。③施肥前應注意林地土壤的酸堿度。由于油茶屬于喜酸樹種,因此油茶林土壤的 pH值不應超過6.5,否則會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不同類型的油茶對酸堿度的適應范圍不同。一般來說,油茶樹適宜的土壤 pH值范圍為5.0~8.5。④根據油茶品種和生長情況確定肥料類型和施用量。與其他經濟作物相比,油茶的生長速度較慢、結果時間長、產量高、品質好,因此必須適當施肥以保證其正常生長和發(fā)育。一般來說,高產油茶樹所需的肥料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基肥;二是追肥;三是根外追肥?;室话阍谟筒璺N植前1個月施用,即秋季或春季種植前1個月左右施用;追肥通常在3~4月或6~7月施用;根外追肥主要用于油茶開花前、花期和果實膨大期施入(以噴施為主)。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不同油茶品種和不同施肥季節(jié)選擇不同的肥料類型和施用量。肥料種類主要有氮肥、磷肥、鉀肥等;肥料施用量主要根據樹齡、樹齡和生長情況確定。
2、施肥時間
①基肥
基肥通常是指有機肥,包括廄肥、堆肥、人糞等。有機肥主要是指植物在自然狀態(tài)下從土壤中吸收的有機物質,包括各種植物殘體、雜草和落葉。除了氮、磷、鉀之外,還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如鈣和鐵。基肥施用后,應注意觀察土壤是否疏松,施肥后應及時澆水?;室话阍?月或11月施用。因為在此時植物的根系活動較強,但此時氣溫低,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較少,植物生長緩慢。另一方面,由于溫度低,肥料的吸收速率也相對較慢。因此,施用基肥時應注意控制施肥量,以防止過多的肥料使土壤板結。通常,每棵樹施用10-20kg有機肥和10-15kg鉀肥。
②追肥
在油茶種植地中,有必要結合幼樹的生長情況和土壤肥力狀況進行合理追肥。對于缺氮、缺磷和缺鉀的油茶林分,應在4-5月進行追肥;對于缺硼的油茶林分,應在5-7月進行追肥。對于土壤肥力差或缺乏有機肥料的油茶林,應在入冬前和早春前進行追肥。肥料可以根據需要直接施用,也可以將肥料混合到水中施用。油茶施肥技術的選擇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的。對于那些種植了多年且土壤肥力較差的林地,可以施用基肥,但在追肥時不能過度施用,否則會造成土壤肥力過強,影響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長。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季節(jié)的施肥中,應根據不同的植物和土壤情況選擇相應的肥料品種。施肥時要注意保持肥料與根系之間的距離,以防止燒根。
3、選擇合理的施肥方法
根據油茶生長和結實的需求,要采取不同的施肥方法。如施肥前挖溝或開穴,施肥時將肥料與土壤混合均勻,然后種植苗木。目前,油茶常用的施肥方法有:①溝施法:將肥料放在坑、穴或溝中,然后用土覆蓋肥料。這種方法適合于干旱地區(qū)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可減少水分蒸發(fā)和防止水分流失。②穴施法:在樹冠外圍挖一個寬度為10~15cm、深度為15~20cm的穴或溝,然后將肥料放在穴或溝中,然后用土覆蓋,最后澆上水。這種方法適合于雨后追肥或深翻土壤后施肥。③撒施法:撒施是在樹冠滴水線內的地表撒施肥料,適用于幼林或幼齡林的施肥。由于根系淺,施肥深度在15-20cm,要求在每年的8月上旬和10月下旬2次,將肥料均勻撒于樹冠滴水線內的表土上,并用細土覆蓋,這樣能使肥料與土壤均勻混合,有效地促進根系生長。④斷根施肥法:適用于成林后的油茶林施肥,即在每年的夏季或秋季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將肥料從樹冠滴水線內的表土上挖出,使其斷根后施肥,斷根后要及時澆水,促進斷根處新根的萌發(fā)生長,吸收養(yǎng)分和水分。
4、施肥原則
①應根據土壤肥力水平和不同的油茶品種確定施肥量。對于肥力較高的土壤,應適當增加肥料量;對于肥力較低的土壤,應減少肥料量。②應根據油茶產量水平、樹齡和年齡確定施肥量。在油茶生長季節(jié),建議將施肥分為幼樹期(1~3年)、初果期(4~5年)和盛果期(6~8年)。對于高產油茶林,建議每年施肥1次。③對于油茶籽油,應進行常規(guī)施肥,即在種植前1個月施用基肥和追肥;對于高含油率的品種,可以適當增加追肥量;對于低產林和種植時間較短的油茶林,可在每年春季和夏季進行追肥,并在每年秋季進行修剪和整形。④對于酸性土壤,應施用石灰和有機肥;對于堿性土壤,應施用硼肥、鈣肥、鎂肥等酸性肥料;對于粘重土壤,應施用有機肥、化肥和微生物肥料。⑤應根據不同季節(jié)施肥。春季主要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鉀肥;夏季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肥和鉀肥;秋季主要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磷肥和鉀肥;冬季以磷鉀肥為主,配合適量氮肥和鉀肥。在新梢生長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果期前30天施用肥料。
5、根據不同時期,合理追肥
油茶從萌芽到開花,大約需要半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存,營養(yǎng)生長占主導地位,而生殖生長僅占很小一部分。在萌芽期,為了促進新梢的萌發(fā)和開花,應及時追施速效氮肥。在春梢萌發(fā)前,應施加1~2次氮肥。在開花期,油茶開花消耗了大量營養(yǎng),需要補充更多的磷、鉀肥來提高產量。因此,可在開花前1個月進行1次追肥。施肥時,應在樹冠滴水線內開溝施肥。油茶具有發(fā)芽早、萌芽力強的特性,為提高油茶林的成苗率,促進幼苗生長,除施用基肥外,在幼苗生長期需多次施肥。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施用促芽肥,促其快速生長,一般每株施尿素1-1.5 kg或復合肥1-2 kg。結果期是油茶的主要經濟生長期。此時油茶果實快速生長期和坐果期相繼到來。第一次追肥是在果實進入膨大期后進行的,其目的是補充果實膨大期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和促進花芽分化。此時,應施氮肥、磷肥和鉀肥,并施加1次葉面肥。為了促進花芽分化和提高坐果率,應在開花后1個月內施用1次氮肥、鉀肥和磷肥。第二次追肥是在果實成熟前1個月進行的,其目的是促進果實的生長和成熟。油茶施肥一年四季都能夠進行,主要是結合冬季挖山施長效有機肥(如堆漚過的草皮泥、堆肥、廄肥、雞糞等)的方式。春夏中耕階段主要是速效氮肥、糞肥或復混肥。造林第1 年,7~8 月追施一次尿素促使苗木快速生長,應選擇雨后,距植株蔸部20~30 cm范圍內進行穴施,每株半兩。第2 年2~3 月可以追施氮肥,每株1兩。如果植株生長較好,施肥的時候可以在植株上坡的方向沿樹冠投影線開1 條寬、深各10~15cm、長60~80cm的弧形溝,將肥料均勻施入,蓋上土。
6、改變傳統(tǒng)方式,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
傳統(tǒng)的施肥方式通常是在土壤中挖一個坑或在地面上直接施用肥料,然后澆少量水。這種方法雖然方便快捷,但費時費力。此外,這種方法容易造成肥料浪費和土壤板結,降低土壤肥力,影響土壤結構和植物的正常生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和施肥合并在一個系統(tǒng)中進行的一種灌溉和施肥方式,可以在不需要任何設備或人工操作的情況下實現(xiàn)水肥的同步施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是一種集灌溉、施肥和追肥于一體的多功能技術,具有省時省力、節(jié)約成本、提高效益、保護環(huán)境等優(yōu)點。在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中,施肥器用于安裝在滴灌管上,其中有一個主管道和一個副管道。主管道中的滴灌管直接與水源相連,副管道中的滴頭與主管道相連。主管道和副管道中的滴灌管相互連接以確保系統(tǒng)中的水沿著一條直線流動。主管道是系統(tǒng)的主干管,由灌溉系統(tǒng)、過濾器和其他附屬設備組成。主管道的直徑一般為20-40 cm,長度為15-20m;副管道一般為20-40 cm,長度為5-10m。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具有節(jié)水、節(jié)能、減少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等優(yōu)點。水肥一體化技術主要包括四個步驟:準備工作、安裝設備和設置參數(shù)。準備工作包括檢查設備是否完好并進行調試;安裝設備包括安裝主管道和副管道;設置參數(shù)包括安裝灌溉制度、施肥時間、施肥量(一般為追肥量)、施肥地點(一般為林地或果園)等。此外,還需要根據油茶品種、生長狀況和土壤肥力等因素選擇肥料種類和用量。
7、加強油茶種植力度
西林縣利用森林資源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天然條件,油茶栽培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繼自治區(qū)出“雙千”政策出臺后,西林縣制定了適合本縣實際的惠農政策,開展技術指導,引導群眾發(fā)展。西林縣以“能人示范基地”、“村集體經濟”、“公司+農戶”、“自主發(fā)展”“油茶+N”的方式,積極推動“雙高”示范基地、示范園區(qū)建設,形成示范帶動作用。到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達17.03萬畝,已經逐漸形成了一個強縣致富的新模式。
總之,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合理的施肥不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還可以促進植株生長和結實,從而提高油茶產量和質量。因此,必須科學合理地施用肥料,以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因此,為了提高油茶的產量和質量,必須加強對油茶種植技術的研究,科學施肥;同時加強對油茶種植過程中施肥技術措施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以促進油茶產業(yè)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533500 廣西西林縣林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