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宜涵
我是一滴水,我要去旅行,我從母親身上流下,來不及言語,便告別母親向前,她在后面呼喊:“孩子,別忘了回家看看?!?/p>
隨著山勢起伏,我到了一處盆地,這里土壤肥沃,被稱為“天府之國”。我看到一處處田地因為水的到來而富有生機,人們歡聲笑語,我心想,這樣的生活好不愜意。一陣陣火鍋的香氣從岸邊飄來,我感覺身上的水仿佛變成了鍋中滾燙的紅油,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
順勢而下,我望見了層巒疊嶂的山脈。這里是山城,和成都相似,火鍋香氣十足,但是與成都相比,這里多了一絲魔幻的氣息。有時你雖然覺得是在一樓,但往下望去,卻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樓頂。也許你會感嘆于這里的神奇,這就是山城的魅力。
我繼續(xù)向前奔去,沿途的城市有的因水而興,有些將水完美融入其中,自然和人文和諧交融在一起。
當我準備停下歇息時,一陣冷風(fēng)吹來,我感覺身體輕飄飄地升了起來。隨著視野的不斷上升,我瞅準時機,順勢進入云中。我望向底下的山脈與流水,由衷地感到欣喜,原來這些景觀是這么壯麗。我隨著云朵繼續(xù)向前飛越山水,直到一陣暖風(fēng)吹過,我從上空降到了陸地。
我睜眼望去,這是一片溝壑縱橫的區(qū)域,土地因我們的到來而顯得極其興奮,有些水滴便留了下來,可我心里仍在想,我是一滴水,我要去旅行。內(nèi)陸地區(qū)降水稀少,但形成了雄厚的黃土氣息,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雖缺水,但從不會缺少雄渾壯麗的景觀。當落日緩緩從長河上消失,我看到四周廣闊的黃土,心中不由得發(fā)出贊嘆。當最后一縷炊煙消失在這片土地上時,我知道,我該離開了。
泥沙裹挾著我向前奔去,看著滔天的河水從壺口似的陡崖奔涌下來,有萬馬奔騰之勢。旁邊一個聲音打破了我的沉默——“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聽到這句話,我由衷地點了點頭。是啊,天上來的水就應(yīng)該以如此之勢流向海洋,我縱身一躍,加入了奔流到海的潮流中。
看到如此波瀾壯闊的流水,我不由得想看一看平靜的河流,于是我投入京杭大運河的懷抱。我在一座塔前停下了腳步。當看到這座塔時,我就知道我來對了地方。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文化。一陣風(fēng)將我吹起,把我送往更高處,順著雨水,我流過大街小巷,各種巷子總在我意料之外出現(xiàn)。運河之畔伴著運河文化的興盛,在明清時期,這里便是較大的商業(yè)貿(mào)易中心。我漫步在河畔,從草地上滾過,然后靜靜地從屋檐上滴落。
這時,我忽然想起臨行時母親的呼喊:“孩子,別忘了回家看看?!蔽颐壬嘶丶业哪铑^。但這一火苗剛?cè)计?,我心中的向往又將它熄滅了?!斑@趟旅程還沒有結(jié)束,我得繼續(xù)向前。”我在心中默默地念著。
我還想去見一下人們常說的白山黑水。恰巧一陣冷風(fēng)吹過,我與云朵又相見了,這次我并沒有躲入云朵內(nèi)部,而是抓著她衣服的一角,讓她帶著我飛過崇山峻嶺。不久,一條大江橫臥在我的面前。
我向云揮手告別,然后跳下去,投入松花江的懷中。位于松花江畔的那座城市飽含著歷史的滄桑,像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慈祥地歡迎我的到來。防洪勝利紀念塔在廣場上矗立著,這是這座城市堅強的脊柱。我在松花江上往前涌去,仿佛又聽見了歌聲:“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直到流入黑龍江,我才發(fā)覺已經(jīng)到頭了。這里的人民幸福地生活著,游船在江邊靜靜地劃過,我跳上了船,靜靜地看著余暉。我想,我該去見見大海了。
奔向入海口,我想,這大概是我最終的歸宿了吧。一直向前,直到我看到一滴海水,它有些渾濁。我問它:“你從哪里來?”它說從東邊來,東邊的大海被污染了,它們的家被破壞了。我沉默良久,說道:“我該回家了,你也應(yīng)該回家去,別讓更多的水被污染了?!彼鼌s說:“我是一滴水,我要去旅行?!睘榱瞬蛔尲亦l(xiāng)受到污染,我毅然地拒絕了它:“不要去內(nèi)陸了!”它似乎從話語中感覺到了我的決心,便扭頭往東走去。
目送它遠離后,我又仔細打量了自己,看自己是否依舊清澈。隨著太陽升起,我的身體再一次騰空,幾經(jīng)輾轉(zhuǎn),我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她慈愛地看向我,說:“孩子,歡迎回家。”
(作者單位:山東省聊城幼兒師范學(xué)校? 指導(dǎo)老師:王迎春)
(插圖: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