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敬 蔣雪嬌
聳入云端的雪山、郁郁蔥蔥的森林、成群結(jié)隊的牛羊、肆意奔跑的駿馬……這些明凈純粹的生命力仿佛要從畫面里躍然而出,最近,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火了。
故事改編自新疆作家李娟同名作品,講述了在新疆阿勒泰開小賣部的漢族少女李文秀一家與當?shù)毓_克族牧民相處的故事。如詩如畫的美景和質(zhì)樸有趣的劇情成了這部作品爆火的標簽,網(wǎng)友直呼這是“大美新疆宣傳片”“賽博吸氧劇”“想去阿勒泰的欲望達到巔峰”……
阿勒泰地處阿爾泰山南麓,準噶爾盆地北緣,擁有草原、雪山、戈壁、河流、峽谷、濕地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春天繁花似錦、夏天涼爽宜人、秋天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在阿勒泰,每個季節(jié)都充滿魅力。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一書中這樣描述阿勒泰:“北疆之北是阿勒泰,她是狂野的夢,她是山野的風?!?p>
提到阿勒泰,很多人首先會想到喀納斯??{斯在蒙古語中意為“美麗而神秘的湖”,位于阿勒泰地區(qū)布爾津縣北部,是一個藏在深山密林中的高山內(nèi)陸淡水湖,被稱為“人間凈土”。
這里很晚才天黑,一定是上天為了讓眼睛看到更多美景刻意設計的。
面積不算大的湖區(qū)兼具北國的雄渾風光和南國的秀麗山水,竟能將雪山、冰川、森林和草原都納為己有,就算在處處驚艷的大美新疆,也是絕妙的存在。
每到夏季,阿爾泰山厚實的冰雪會給喀納斯湖帶來充沛的水源,是名副其實的北疆“水塔”。
喀納斯湖還是自然界里的多巴胺高手,這里的景色四季不同,絕對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身居西北內(nèi)陸,喀納斯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天氣轉(zhuǎn)暖,河谷漸漸蘇醒,大地由銀白變成滿目嫩綠,競相開放的山花爬滿山坡,吐納春天的氣息。
夏天的喀納斯萬物生長,清澈的湖水映照著遠處的群山,再加上“水怪”傳說籠罩的奇妙氛圍感,完美詮釋了這是一處美麗神秘之地。
進入秋季,湖水像一池翡翠,岸邊常綠的松柏、焰紅的楓葉,每一株植物都是光影大師,萬物都是色彩搭配的高手。
雪后的喀納斯可以滿足你對冬天的所有想象。喀納斯冬日寒冷漫長,頻繁的降雪讓這里仿佛與世隔絕。
落在水中一簇簇的雪,被當?shù)厝朔Q“雪蘑菇”“雪饅頭”。
阿勒泰的美還在于令人神往的阿爾泰山。冰川、森林、草原、盆地、溝谷、河灘、沼澤、戈壁、沙漠、綠洲同時出現(xiàn)在一座山中。
隨著海拔升高,置身阿爾泰山仿若身處北歐森林:西伯利亞云杉、紅松、冷杉、落葉松和青松,形成了獨特的“泰加林”。
再往高走,森林冰川漸漸消失,砂巖奇石開始徐徐出現(xiàn)。
阿爾泰山使阿勒泰有了獨特風情和極地特色,額爾齊斯河則賜予了阿勒泰水草豐美、面積廣闊的草原。
額爾齊斯河是阿勒泰的母親河,也是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創(chuàng)造了廣袤的天然草地和可利用草場,為牧民們提供了足以放牧6個月的黃金牧場。
富蘊縣山水相依、石林錯落,構(gòu)筑出一幅美麗的生態(tài)旅游畫卷。
青河縣背靠大山,大小青河蜿蜒流過。兩河一路南下,澆灌出大片白樺林地,讓青河縣有“草原水鄉(xiāng),城市牧場”之稱,也被譽為“新疆涼城”。
雄壯的雪山、蜿蜒的河流、一望無際的草場組成了阿勒泰的極致容顏和無數(shù)令人驚嘆的神秘景觀。
早在人類踏足這片土地之前,以億萬年計的地質(zhì)變遷勾勒了阿勒泰布爾津千溝萬壑的雅丹地貌。
額爾齊斯河邊的布爾津五彩灘,一邊是斑斕的溝壑巖石,一邊是青翠的河谷風光,眺望遠處,山巒與戈壁風光盡收眼底,可謂“一河隔兩岸,自有兩重天”。
日落時分是五彩灘最美的時候,余暉灑在丘陵上,讓五彩灘披上一層泛金的胭脂色,光怪陸離的五彩“顏料”凝結(jié)成一塊塊絢爛山石,讓人目不暇接。
戈壁沙漠、河流湖泊、草原濕地、雅丹地貌、五彩斑斕的童話建筑,以及額爾齊斯河畔狂野的風,共同組成了布爾津這座夢幻小城。
夜晚的阿勒泰同樣神秘。這里冬日長達15小時的漫長黑夜,伴著不時出現(xiàn)的極光等自然奇觀,讓人仿佛穿越到了童話世界。
哈巴河縣就是電視劇《我的阿勒泰》的主要取景地,劇中同款牧場、“張鳳俠的小賣部”“巴太樹”就在這里。
來到阿勒泰,不能錯過的還有神秘的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和白哈巴村。
日出與日落是禾木村最迷人的時刻,游客不遠萬里看晨霧、賞日出、觀落日,沿木棧道走入白樺林,感受林中的蔭涼靜謐。
禾木村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一到冬日,這個邊陲小村就變成了童話中的神秘村莊,小巧的木屋、古樸的柵欄、炊煙裊裊的民居……在這里生活的人家,過著簡單而淳樸的日子。
位于邊界的白哈巴遠離塵囂,阿爾泰山上密密麻麻的松樹林一直延伸到白哈巴村中,村落、雪山、密林、草甸構(gòu)成了一幅油畫,一切都是如此寧靜祥和。
阿勒泰草原和伊犁昭蘇草原上被稱為“草原石人”的神秘石像,是這里的一大歷史人文景觀。這些石人來自何方?學術(shù)界至今還沒有徹底揭開這個謎底。
吉木乃縣有一個天然的地質(zhì)博物館草原石城,這里奇形怪狀的巨石隨處可見。你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奇思妙想,給每一座石像命名。
阿勒泰有“七十二條溝,溝溝有黃金”的說法。這里的鈹、云母、鉀長石等礦藏儲量居全國前列。
曾因一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而著名的富蘊縣可可托海沒有“海”,這里滿目皆是密林蒼翠和牛羊成群。
這里還是世界罕見的超大型稀有金屬礦區(qū),是“天然礦物陳列館”,也是新疆有色金屬工業(yè)的搖籃。
可可托海藏著一個和國家命運息息相關(guān)的神秘大坑——三號礦坑。
三號礦坑是花崗偉晶型稀有金屬礦床,其中鈹資源量居全國首位,經(jīng)冶煉變成的鈹珠曾為我國原子彈、氫彈以及人造衛(wèi)星研制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孕育了“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為國爭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從富蘊縣城到可可托海景區(qū)會經(jīng)過可可蘇里湖,湖上生長著大量的蘆葦,形成大大小小20多個浮島,湖水湛藍,到季節(jié)還能觀賞候鳥遷徙。
阿爾泰山所造就的神秘與富足還遠遠不止于此,如《我的阿勒泰》中所描述的,當你低頭走在阿勒泰的戈壁,有可能會撿到拳頭大的玉石。
阿勒泰地區(qū)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交界,這里有一群最可愛的人。新疆軍區(qū)北灣邊防連所在的地區(qū)是世界四大蚊蟲聚集地之一,被稱為“蚊蟲王國”。這里蚊蟲最多時,每立方米有1700多只,一巴掌能拍死100多只蚊蟲。
“點著牛糞打籃球,燒著茅草上廁所,蚊帳里面開班會,夏穿棉襖去巡邏”,是北灣邊防連戰(zhàn)士流傳的順口溜,也是駐地獨特自然環(huán)境的真實寫照。
每次巡邏時,戰(zhàn)士們要提前穿好防蚊服,雖然又癢又熱又難受,但是他們始終吃苦不言苦。
這幾年,隨著邊防設施不斷改善,官兵們的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他們說要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一定為人民守護好祖國的邊防線!”
阿勒泰地處“黃金雪域”緯度線上,作為全疆降雪最早的區(qū)域之一,是當仁不讓的“中國雪都”,承包了冬季里極致的雪。
西風環(huán)流帶來大西洋水汽,順著額爾齊斯河谷地和哈薩克斯坦齋桑谷地長驅(qū)直入,與阿爾泰山脈撞了個滿懷,在水汽的抬升過程中,它們或化為雨,或積為雪。
漫長的冬季中,阿勒泰平均不到5天就有一場雪,這里平均積雪厚度31.3厘米,某些極端地區(qū)甚至能達到2米以上。
如果你趕上冬季來阿勒泰,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滑雪!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先導片中,一朵雪花從阿勒泰墩德布拉克巖畫前一閃而過,這幅來自遠古時代人類的“涂鴉”,是阿勒泰被稱為“人類滑雪起源地”最重要的遺跡。
原來,滑雪早就刻進了中國人的DNA里。
雪期長、雪量大、雪質(zhì)優(yōu),阿勒泰有得天獨厚的滑雪好條件。阿勒泰的雪大多是一種“粉雪”,像面粉一樣含水量極低,質(zhì)感輕盈蓬松,不易結(jié)塊,讓阿勒泰的大小雪場成為最適合滑雪的“雪中貴族”。
當你踩著滑雪板從山巔滑道飛馳而下,仿佛有著一種雪上漂浮般的沖浪感,這是與機器制雪截然不同的體驗。
阿勒泰是全國重要牧區(qū),有1.33億畝天然草原。阿勒泰的牧民們勇敢強悍,善騎術(shù)、善滑雪,千百年來一直保持著以游牧、狩獵為生的生活方式。
牧民常說:“白云跟著風走,我們跟著羊群走?!彼麄兡陱鸵荒曜裱笞匀挥篮愕募s定,沿襲著“四季轉(zhuǎn)場,終年放牧”的傳統(tǒng)。
隨著山地海拔變化,阿勒泰從低處的荒漠到高處的高山草地,形成了垂直分布不同的四季牧場。
牧民根據(jù)四季變化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山地草甸、高寒草原間一年要轉(zhuǎn)場十幾次,穿行近千里,保證牲畜四季都能吃到“時令美食”。
阿勒泰的群山草原間,牛羊群浩蕩,牧民們攜親眷一起騎著馬組成牧隊,帶著帳篷,不斷尋找水草豐茂的地方。
在阿勒泰,騎馬是牧民們傳承千年、賴以生存的技能。牧民們常會選擇天氣晴朗的日子舉行賽馬活動。揚鞭縱馬、快意生活,是豪氣也是喜氣,上演著一場場馬背上民族的“速度與激情”。
阿勒泰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還有冬捕和刺繡。
冬捕是當?shù)孛癖妭鹘y(tǒng)的漁業(yè)生產(chǎn)方式,也是一項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每到冬季,人們會在冰封的湖面上開展冬捕,獲取生活所需的食材?!按河^水鳥夏戲水,秋賞風景冬捕魚?!遍L久以來,漁產(chǎn)豐富的福??h烏倫古湖造福了這一方水土,養(yǎng)育了一方人。阿勒泰冷水魚文化豐富多樣。自然環(huán)境下,冷水魚生長緩慢,魚類的脂肪酸、氨基酸等物質(zhì)積累豐富,魚肉密度大、肉質(zhì)細膩,無論是煎烤、清蒸還是燉煮,都別有一番風味。
刺繡是當?shù)匾豁椌哂杏凭脷v史的技藝,是哈薩克族婦女必備的技能之一。哈薩克族刺繡以精美細膩、圖案豐富而著稱,其精湛的刺繡手藝令人折服。
除了騎馬、轉(zhuǎn)場、冬捕,最能體現(xiàn)當?shù)靥厣模斎贿€是阿勒泰人的飲食。
來到阿勒泰,你一定要用一碗正宗的哈薩克咸奶茶開啟全新一天。
阿勒泰人通常將磚茶搗碎,放適量的咸鹽后加水熬煮,燒開后與鮮牛奶混合在一起,茶香與乳香充分融合,還浮著一層厚厚的奶皮子,別提有多香了。
奶茶配馕是一道標準的新疆早餐。奶茶滲進馕里,香甜軟糯,再配上餐桌上的各種果醬、奶油、奶酪、干果等,可謂是人間美味。
除了馕,哈薩克族傳統(tǒng)小吃包爾薩克是奶茶必不可少的伴侶。
新疆人總能把每只寶藏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在哈薩克族人手里,阿勒泰羊經(jīng)白水煮熟或火烤熟,加鹽就是鮮嫩多汁的手抓肉。
抓飯是家家戶戶都會做的一道美食,色、味、香俱全,很能引起人們的食欲。
拌面(拉條子)是結(jié)合了各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制作時不搟、不壓,直接用手拉,筋道爽滑的全手工面條,再加上各種蔬菜和牛羊肉,天天吃也不膩。
阿勒泰人愛吃土火鍋。一口傳統(tǒng)的厚底銅鍋,圓鼓鼓的“肚子”里早在上桌前就已經(jīng)碼放好了主要食材,羊排、牛肉、野蘑菇等紛繁的菜品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
在小火慢燉下,一層層菜品慢慢變軟,蔬菜中的水分被煮出來,肉類則充分吸收了甘甜,肉湯和菜汁的香氣混合,瞬間就能激起食客們的欲望。
阿勒泰街頭售賣的奶疙瘩是晾制的,大塊的酸奶酪被掰碎放在席子上,晾干后就成了奶疙瘩??诟杏熊浻杏玻兜烙兴嵊刑?。
阿勒泰這個“離海最遠的地方”,也盛產(chǎn)高品質(zhì)的水產(chǎn)品。金秋九月,阿勒泰地區(qū)一螃蟹養(yǎng)殖基地工人們正在捕撈成熟的第一批螃蟹。一只只個大飽滿的螃蟹被分揀、打包后,將銷往華東市場。
今天的阿勒泰,地緣優(yōu)勢得天獨厚,有4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是新疆邊境線最長、相鄰國家最多、陸路口岸最多的地區(qū),有“一關(guān)通四國”的獨特區(qū)位優(yōu)勢,具有對外開放的地緣優(yōu)勢及發(fā)展基礎(chǔ),是新疆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2023年,阿勒泰累計接待游客超3150萬人次,同比增長74.84%,創(chuàng)歷史新高。而剛過去的2024年“五一”假期,國內(nèi)已有88.65萬人走進阿勒泰,同比增長43.4%。
這樣的阿勒泰令你心動了嗎?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