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勇 李海萍
摘 要: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作物葉片,降雨量以及降雨天數(shù)是影響其發(fā)生流行的重要因素,花期前后和夏末初秋是防控的兩個關鍵的時期,可通過加強果園管理的組織措施、科學使用防控藥劑、雨后加強保護、增施有機肥、套袋、噴施鈣膜等措施進行防護。
關鍵詞:葡萄霜霉病;發(fā)病規(guī)律;防治關鍵期;防控方法
葡萄霜霉病是一種世界性葡萄病害,在我國西北、華北、華中等葡萄產區(qū)都有發(fā)生。葡萄霜霉病是一種低等真菌性病害,病菌通過卵孢子形式在發(fā)病組織或者土壤殘體上越冬,菌絲體能夠在葡萄芽、殘存在樹上的病葉中越冬,在土壤中能夠存活數(shù)年,經過風雨傳播,能夠形成白色霜霉狀菌絲,可以在葉部病斑的組織內進行有性繁殖,對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
1 發(fā)病癥狀
葡萄霜霉病是煙臺葡萄生產上的主要病害,危害葡萄葉片,嚴重時也危害花穗、果實和卷須。葉片染病初期葉面出現(xiàn)油浸狀淡黃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背面產生一層白色霉狀物(病菌孢子囊),逐漸變成淡黃色至黃褐色的多角形大斑,后變黃枯死(圖1、圖2)。幼嫩的果粒最易感病,病部呈淡褐色軟腐,容易脫落,濕度大時表面密生白色霉狀物;果粒膨大期染病后,果粒會停止生長,表面皺縮,呈褐色軟腐,易脫落[1-3](圖3~圖5)。
2 發(fā)病規(guī)律
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 (Berk.et Curt) Bert. et de Toni]屬鞭毛菌亞門、卵菌綱、霜霉菌目、單軸霉屬。病原菌以休眠的卵孢子隨病殘組織在土壤里越冬,春季葡萄開花前2~3周,芽孢囊開始富有活性。當氣溫達到10 ℃以上時,遇到降雨天氣芽孢囊產生游動孢子,借風雨傳播到葡萄易感病的組織上,引起了季節(jié)性的初次感染。病原菌侵入寄主后,經一定的發(fā)育再形成游動孢子,進行第二次侵染。病菌孢子反復不斷侵染,造成病害的流行[4-5]。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霜霉病發(fā)生的兩個最重要因素。春季霜霉病發(fā)生程度雖然不是很嚴重,但對整個生長季節(jié)的病害流行起著決定性作用,也是霜霉病防治的關鍵時期。當春季日平均溫度超過10 ℃,一次降雨達到10 毫米,越冬的卵孢子只要經過一晝夜便可完成初侵染(10 ℃-10 毫米-24 小時)。
降雨量以及降雨天數(shù)是影響葡萄霜霉病發(fā)生流行的重要因素。降雨量越大,降雨天數(shù)越多,霜霉病發(fā)生就越嚴重,尤其是遇到冷涼的氣候條件,流行的可能性增大[6-8]。2016年、2017年煙臺市7月均經歷了連續(xù)降雨3天及以上,最高日降雨量超過20毫米的天氣,因此,霜霉病發(fā)生了流行。
葡萄被霜霉病侵染后,各部位表現(xiàn)抗性不同。花后15天左右果粒對霜霉病的抗性顯著增強,個別品種表現(xiàn)免疫;主穗軸對霜霉病的抗性與果粒相似;但果梗卻在開花后很長時間內一直保持對霜霉病的敏感性,容易感病,果梗染病經常導致幼果脫落或失水干枯。組織中鈣的含量影響對霜霉病的抵抗能力,葉片或組織中的鈣/鉀、碳/氮比例高,抗病性就強[9-10]。
3 防治的關鍵時期
從葡萄新梢長到25厘米左右至葡萄收獲期,都要對葡萄霜霉病進行防治,具體取決于生長季節(jié)降雨、溫度、品種抗病性和冬季病原菌體殘存量。花期前后和夏末初秋是防治葡萄霜霉病兩個關鍵期。
3.1 花期前后
當葡萄新梢長到25厘米(5~6片展開葉)左右時,是越冬病原菌春季初侵染時期,此時防治可大大壓低果園中病原菌基數(shù),為后期霜霉病防治打下堅實的基礎?;ㄆ谇昂笕缬龅浇涤?,特別是遇到大于10 毫米的降雨,雨后(不超過24 小時)一定及時噴藥。
3.2 夏末初秋
7—8月份正值煙臺市汛期,雖然降雨量大但夏季高溫又會抑制霜霉病的發(fā)展。霜霉病真正暴發(fā)流行經常是涼爽的夏季或立秋后到9月份,此時氣溫逐漸涼爽,晝夜溫差加大,夜間葉片上結露時間長,十分有利于霜霉病的發(fā)生。一般年份在立秋后要連續(xù)噴施兩次內吸性治療性藥劑,在霜霉病的發(fā)病適宜天氣到來之前,壓低病原菌基數(shù)。
多雨的年份如果5月、6月降雨量大、降雨時間長,霜霉病發(fā)生的就早。2020年,煙臺市5、6、7月平均降雨量達到121.1毫米,7月2日查見葡萄葉片發(fā)生霜霉病危害,7月16日查見病果,防控不及時的園片在秋后造成了霜霉病的流行。2021年,煙臺市5月31日至6月1日降雨28.8 毫米,6月11日零星葉片遭霜霉病危害(圖6)。6月14—15日降雨19.5 毫米,個別田塊幼果被侵染(圖7)。
4 防治方法
4.1 加強果園管理
科學調控肥水,防止葡萄旺長;徹底清除病枝、葉、果等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及時摘心、綁蔓,提高結果部位;及時疏梢,清除結果區(qū)葉片。上年發(fā)病重的園片,應減少留枝量,提高葡萄園的通風透光性。
容易旺長的葡萄品種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控旺,有效減少人工成本。營養(yǎng)生長旺盛的夏黑、小味爾多等品種,可在葡萄坐果后噴施10 %調和酸鈣100~250 毫克/ 千克,噴施2~3次,兩次噴施時間間隔10~14天,可與殺蟲、殺菌劑混施。
重視葡萄架蔓的綁縛工作。當新梢長到30~40 厘米時,將新梢綁縛到架面的鐵絲上,隨著葡萄新梢不斷伸長,不斷綁縛。綁縛新梢時要均勻分布,間距一般為10厘米左右,并隨手摘去已發(fā)病的卷須,二道絲(結果枝果穗)以下的副梢全部疏除,創(chuàng)造一個通風透光的良好環(huán)境。如果上年園片發(fā)生病害較重,要適當減少副梢的數(shù)量。
清除遮花及果穗基部的葉片,增強藥物噴施的穿透力,促進空氣流動,減少早期病害(灰霉病菌)侵染。葡萄坐果初期疏理果穗區(qū)葉片,不受高溫和高光照度的影響,不易造成果實灼傷。
4.2 藥劑防治
除在花期前后和夏末初秋兩個關鍵防治期要重點噴藥外,在生長季節(jié)的大部分時間都要按10~15天的間隔期定期噴藥預防。
葡萄新梢長到25厘米,可噴施8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8 %波爾多液懸浮劑100倍液、或60 %吡唑醚菌酯·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花前可噴施25 %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滲透性)、或25 %嘧菌酯乳油1500~2000倍液、或68 %精甲霜靈·錳鋅可分散粒劑800倍液;花后噴施71 %乙鋁·氟吡胺水分散粒劑400~500倍液+70 %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50 %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70 %烯?!に迩璺稚㈩w粒劑1500倍液。
進入7月份以后,可以采用內吸治療性殺菌劑68 %精甲霜靈·代森錳鋅分散粒劑600~800倍液、或10 %氰霜唑懸浮劑1000倍液、或80 %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等殺菌劑與波爾多液(1∶0.7∶200)交替使用。
立秋前后要采用內吸治療性殺菌劑25 %烯肟菌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 %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5 %雙炔酰菌胺懸浮劑1500~2000倍液防治1~2次。
為了提高藥效,可使用有機硅黏著劑,提高藥效的同時在植物體表形成一層硅化細胞阻止病原菌侵染。噴施嘧菌酯時不能混合使用硅助劑以免發(fā)生反應,降低藥效。
4.3 雨后保護防控
5—7月份,每次降雨量超過10毫米時,在雨后1~2天內及時噴施10 %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300倍液+68 %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或10 %氰霜唑懸浮劑1000倍液+25 %腈菌唑2000~2500倍液進行雨后保護;葡萄封穗或8月以后,可采用43 %戊唑醇懸浮劑3000~4000倍液+68 %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或40 %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 %氰霜唑懸浮劑1000倍液進行雨后保護,對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黑痘病等病害的防控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
5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葡萄葉片碳氮比,可減少霜霉病菌侵染??稍谄咸咽斋@后施用以有機肥為主的基肥,每畝施商品有機肥300~500千克,或200千克商品有機肥加上10 千克礦物源腐殖酸、三元復合肥30~40 千克、硫酸鉀鎂20~40 千克、硼砂1 千克、硫酸鋅1千克,如果土壤缺鉀加上硫酸鉀或氯化鉀10 千克。大多情況下,施用方法以溝施為主,隔年交替在植株兩側開溝施肥,施肥溝深度達根系集中分布區(qū)。在滴灌施肥的葡萄園,在生長季節(jié)追肥時每次可以加0.50~1.0千克礦物源黃腐酸,增加土壤低分子碳及生物刺激素。
6 套 袋
葡萄套袋栽培已成為當前鮮食葡萄生產的一項重要技術,套袋可抑制霜霉病危害果穗,對果實的成熟期、色澤也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不同葡萄品種套袋時間略有差異,巨峰葡萄6月10日開始套袋,紅地球夏至開始套袋,一般葡萄套袋在6月底完成。
7 噴施鈣膜
葡萄坐果后噴施鈣膜不僅可補充鈣質,還能利用有機皮膜保護葡萄,防止霜霉病等病害侵染果穗,對不套袋栽培的釀酒葡萄尤其重要。噴施鈣膜需要在謝花后3~5天起,每隔兩周噴施1次,共噴3~4次;收獲前3周噴施1次。
參考文獻
[1] 王璐璐,孫云開,徐旋,等.葡萄霜霉病的發(fā)病規(guī)律和防治研究進展[J].園藝與種苗,2022,42(9):31-33.
[2] 董金皋.農業(yè)植物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7:323-324.
[3] 孫艷,韓斌,郭紫娟,等.葡萄霜霉病的發(fā)生與防治[J].河北果樹,2021(3):56.
[4] 劉延琳.葡萄霜霉病菌的發(fā)育生物學[J].葡萄栽培與釀酒,1996(2):45.
[5] 董小圓.葡萄霜霉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與防治措施[J].果農之友,2022(6):55-57.
[6] 張眉,吳斌,姜珊珊,等.濟南地區(qū)葡萄霜霉病發(fā)生規(guī)律、流行關鍵氣象因子分析及預測[J].山東農業(yè)科學,2020,52(12):93-98.
[7] 李寶燕,于曉麗,石潔,等.葡萄霜霉病田間初始發(fā)生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9,35(9):28-33.
[8] 李瑞盈,孫麗華,張晨宇,等.昌黎地區(qū)釀酒葡萄霜霉病發(fā)生前期氣象條件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26):120-124.
[9] 劉會寧,姚立輝.葉面噴CaCl2對葡萄3種主要真菌病害抗性的影響[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9(3):3-7.
[10] 李合生,孫群,趙世杰,等.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