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韻格
相冊中站得最筆直的,便是這篇文章的主角——我的爺爺。
談起爺爺,街坊鄰居總會夸他這兒,夸他那兒,而夸得最多的定然和他的那片土地分不開。
他對那片土地的熱愛深入每一寸皮膚,龜裂的手掌是如土地般的麥黑色;是我拉起他的手時,坑坑洼洼般的觸感;更是清風拂過他時,余留下的土地的芳香。他總是不愿意閑著,那個時代吶喊著:“勞動創(chuàng)造一切!”于是他把他的時代奉獻給了那片土地。從麥黑荒蕪的土地到生機勃勃的土地;從無人問津的荒地到所有人都向往的肥地。他用雙手,推開了他的時代。
可是,土地仍是麥黑色,田間的風也仍有著自由的芳香,但他的時代卻告一段落。
奶奶常勸他說:“時代變了,現(xiàn)在這樣行不通了!”家中人也常說,讓他放棄他的那片土地,改去從商。爺爺每每聽到這些話時,總是默不作聲,但是總會一下子開大電視的音量……
他經(jīng)常會坐在田埂邊,看著麥黑的土地,看萬物一點點在時間里抽出新芽,綻放生命的綠色。一株小小的幼苗在雨中顫抖,在風中搖曳,又在風雨中成長為一株小樹。但我想,爺爺也會看著這一切默默地發(fā)愁吧……
鄰居們一戶戶地將地賣掉,都外出謀營生了。我們家的土地在一眾荒地下顯得有些突兀,爺爺總是把他的土地收拾得干干凈凈,不讓地里長出一根荒草,鄰居們常戲稱:“你爺那雙手經(jīng)過的土地真是‘寸草不生呀!”爺爺時常坐在田埂邊,看看地又看看自己的手,地的麥黑色土壤里生著枝枝條條的新綠,他的手上有著深深淺淺的龜裂;地頭有最清涼的風,他的手中有最溫柔的嫩芽。他也曾彷徨,但他從始至終都相信勞動改變生活。不止改變生活,對他來說,那片土地就是“他”。
賣地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土地卻成了永遠的例外。他或許沒想到,從年輕時拿起鋤頭的那一刻起,他會在那片土地中走了那么久,久到和他一起干活的兄弟們都賣地了,他還在堅守。
有時,我會騎著他那輛布滿時間痕跡的自行車到田埂邊和他聊天。那天爺爺在地里修剪枝條,他笑著讓我小心一點,別被樹枝扎了,爺孫倆窩在地里,既聊著家常,也共同聽著風的訴說。爺爺永遠都微笑著,好似身邊的一切都是他所期盼的樣子。那天,爺爺跟我說他有一個“法寶”,可以永遠隔絕他不愿聽到的話,我說他的“法寶”就是信仰!
他和他的土地一樣,有麥黑的皮膚、有堅定的意志、有值得堅守的信念。但他又和那片土地不一樣,他是我的爺爺,他平凡又普通,就如滾滾時間長河中的一朵浪花,可他明明那么普通,卻能和滄海桑田一樣永葆初心。
是的,他和所有地里的人一樣,勤勞樸實、任勞任怨,所以他把自己值得珍藏的一切都給了那片土地。他也許會老去,等到冬去春來、綠樹抽了新條、萬物發(fā)了新芽,那一切的一切又會回到最初的模樣,但即使如此,那些他修整過的土地和修剪過的枝苗,永遠印證著他的足跡。
春草年年綠,萬物時時新。以心堅守,又有多少人能像爺爺那樣守得住呢?
(指導老師:孟?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