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鵬 白晶晶
每一個無私奉獻的故事,都成為點燃新時代雷鋒精神的一束束光芒。
“航天四院的哥哥、姐姐們來啦!”伴隨著一聲聲清脆的呼喊,剛進小學大門的“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的同志們就被飛奔而來的孩子們層層包圍,孩子們眼里的期待希冀,讓志愿者心生溫暖。這是航天四院“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連續(xù)16 年赴四院定點扶貧包扶的陜西省漢中市洋縣中小學開展“微愛留守 逐夢航天”捐資助學活動的生動場景。多年來,航天四院團委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雷鋒精神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倡導青年自覺投身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積極履行軍工央企社會責任,形成了“處處學雷鋒、人人是雷鋒”的熱潮,展現出新時代四院青年愛黨、愛國、愛航天,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良好精神風貌,打造了“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等具有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的航天青年志愿服務品牌,涵蓋學雷鋒活動、航天科普、扶貧攻堅、植樹造林、節(jié)能環(huán)保、文明行車、社區(qū)關愛、心理咨詢、志愿捐贈、疫情防控、航天精神教育等方面,成為引領青年思想,履行社會責任、引領文明新風尚的重要途徑和品牌載體,團隊被授予陜西省“學雷鋒”示范點,團隊成員被評為陜西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陜西好青年——崇德守信好青年”、陜西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具有廣泛影響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每一個四院青年無私奉獻的故事,都成為點燃新時代雷鋒精神的一束束光芒。
隨“鋒”而起 規(guī)范化運行讓“花香”四溢
2007 年航天四院正式下發(fā)文件成立四院青年志愿服務隊,舉辦了成立儀式,以四院為總隊、院所屬各單位為分隊,以青年為主體的學雷鋒志愿者隊伍初步建成,并不斷壯大。特別在四院獲得“全國文明單位”稱號后,青年志愿服務隊也步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并推出四院青年志愿服務品牌“向陽花”,設計制作了團隊LOGO,從視覺識別系統(tǒng)方面統(tǒng)一規(guī)范,并在開展志愿服務時進行推廣,制定了《“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工作指引》,指導推進志愿服務工作有序開展,持續(xù)推出一系列具有操作性、實效性的品牌項目。通過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建設、規(guī)范志愿服務制度管理、深入推進黨團員注冊志愿者等級、常態(tài)化志愿服務隊授旗等工作,不斷提升志愿服務制度化、標準化水平。
2019 年,“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在團中央志愿服務APP“志愿匯”上完成注冊,并在開展活動時采取網絡簽到,形成了融媒體時代的組織化運行機制,示范帶動社區(qū)相關志愿服務隊伍參與社會治理行動。志愿服務隊也不斷擴展延伸服務領域,逐年與“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黨史學習教育、文明單位創(chuàng)建、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保護綠水青山等重要工作相結合,通過大搞宣傳氛圍、大抓實踐推進、養(yǎng)成生活習慣的路線圖,動員全院青年廣泛參與,將志愿服務活動做細做實做好,讓雷鋒精神閃耀在一線。
追“鋒”逐夢 特色化項目讓“精神”賡續(xù)
“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始終牢記緊緊圍繞集團公司定點扶貧工作要求和四院扶貧組長單位職責,連續(xù)16 年持續(xù)開展“微愛留守,筑夢航天”關愛洋縣貧困山區(qū)留守兒童系列主題活動,形成航天特色化的學雷鋒志愿服務“追鋒行動”,共有近1800 人次參與,累計投入經費達120 萬余元。志愿者們用愛心和行動守護洋縣貧困山區(qū)青少年的夢想,“一本書、一個書包、一本詞典、一雙球鞋……”,累計在洋縣華陽中學(含小學)、馬暢中學(含小學)、洋縣中學等14 個中小學幫助秦嶺山區(qū)留守貧困兒童實現1045個“微夢想”。依托“中國航天日”“國家扶貧日”,打造了“大國工匠進校園”“青年專家進課堂”“航天微課堂”活動品牌,累計開展360場次講座、報告,為學生們講解宇宙奧秘、航天成就和航天精神等,一起制作放飛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特有的火箭模型,讓學生們親身參與、動手組裝,激發(fā)了孩子們探索航天奧秘的熱情,點燃了31000 余名孩子的航天夢想。通過志智雙扶等針對山區(qū)少年兒童的科普助學幫困圓夢工作,為洋縣山區(qū)整體實現完全脫貧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貢獻了新時代航天青年的擔當和力量。
針對重大事件,“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依托航天科技優(yōu)勢,聚焦國計民生,展示了四院青年的昂揚風采。在中國第十四屆運動會進入倒計時階段,“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中天火箭公司分隊青年為辦一屆精彩圓夢的體育盛會,成立了十四運氣象服務青年突擊志愿服務隊,不怕吃苦,務實擔當,始終沖鋒在氣象保障一線,精心準備多路布防,開展作業(yè)阻攔降雨,圓滿打贏了開幕式“氣象保衛(wèi)戰(zhàn)”,助力辦好疫情后第一場盛會,展示盛世大國之象。分隊先后參與了北京奧運會、杭州G20 峰會、沈陽全運會、2022 年南方抗旱、2023 年“中亞五國峰會”、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甘肅抗旱保障、2023 年杭州亞運會等重大任務的氣象保障工作,將個人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融為一體,體現了航天青年服務國計民生的生動風采。
向“鋒”而行,長效化品牌讓“溫暖”傳遞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fā)以來,“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堅決響應上級號召,特殊時期顯擔當,全方位投入抗擊疫情工作。先后成立抗疫服務隊57 支,組織13000 余人次參與“逆行”救治、疫區(qū)保障、生活區(qū)執(zhí)勤、辦公區(qū)消殺,“手牽手”全方位做好單身青年隔離期送餐、愛心義剪等關愛服務,“心連心”全面動員黨員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捐助部分防疫物資款項,累計捐贈104.3 萬余元投入抗疫一線,青年醫(yī)務志愿者在陜西省首批新冠病毒感染定點醫(yī)院——陜西航天醫(yī)院勇當“逆行者”,先后包扶疫區(qū)定點醫(yī)院3 個,“青年護士哄睡確診寶寶”等事跡沖上微博熱搜、新聞熱點,展現了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擔、共克時艱的風采。2023 年、2024 年年初,“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青年持續(xù)踴躍參與“青春獻熱血 挽臂為三秦”無償獻血活動,累計成功超40000cc,為緩解疫情結束后陜西各大醫(yī)院的血液緊張貢獻了力量。
“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學雷鋒的事跡獲得了各方肯定和報道,相關經驗文章《“向陽花”:煥發(fā)新時代光彩》《切實當好“四個”角色 助力決勝脫貧攻堅》《以奮斗的青春鑄就航天“固體心”》分別刊登在團中央工作指導刊《中國共青團》2018 年第6 期、2020 年第14期、2021 年第10 期?!饵h旗輝映團旗“紅”,激揚航天新“動”能》刊登在國資委黨建工作指導刊《企業(yè)文明》2022 年第4 期,彰顯了當代航天青年的責任和擔當,形成了青年志愿服務實踐育人的四院模式,在陜西省內和行業(yè)內取得了良好的實踐育人效果,涌現出了以陜西省學雷鋒志愿服務最美志愿者王凱、陜西省崗位學雷鋒標兵賈王斌、陜西好青年——崇德守信好青年王昊等為代表的一批學雷鋒典型人物,引發(fā)了強烈反響。
歲月流轉,雷鋒在人們的心中從未遠去;時代變遷,雷鋒精神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邁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學習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是對軍工青年的再動員、再集結、再號召,繼續(xù)奔跑,繼續(xù)追鋒,航天四院青年必將在志愿服務中繼續(xù)尋找初心,在奉獻關愛中持續(xù)收獲成長,將雷鋒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和學習,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單位:航天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