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橘子和冰糖葫蘆很好吃,但和寫作文有什么關(guān)系?難道這兩種好吃的食物里有“聰明因子”,吃了會讓我們變聰明?
當(dāng)然不是啦!但是橘子和冰糖葫蘆卻可以幫助我們寫作文。不信?一起來看看!
先來認(rèn)識一下橘子和冰糖葫蘆吧!
咱們剝開橘子皮,看一看它們的排列方式,再想一想“冰糖葫蘆”的樣子,接下來具體說說“橘子”“冰糖葫蘆”作文法。
“橘子”作文法
咱們先來看一下“橘子”作文法吧!
樣文
重慶值得留戀
郭沫若
在重慶足足待了六年半,差不多天天都在詛咒重慶,人人都在詛咒重慶,到了今天好些人要離開重慶了,重慶似乎又值得留戀起來。
我們詛咒重慶的崎嶇,高低不平,一天不知道要爬幾次坡,下幾次坎,真是該死。然而沉心一想,中國的都市里面還有像重慶這樣,更能表現(xiàn)出人力的偉大的嗎?完全靠人力把一簇山陵鏟成了一座相當(dāng)近代化的都市。這首先就值得我們拿來作為精神上的鼓勵。逼得你不能不走路,逼得你不能不流點小汗,這于你的身體鍛煉上,怕至少有了些超乎自覺的效能吧?
我們詛咒重慶的霧,一年之中有半年見不到太陽,對于紫外線的享受真是一件無可償補的缺陷。是的,這霧真是可惡!不過,恐怕還是精神上的霧罩得我們更厲害些,因而增加了我們對于“霧重慶”的憎恨吧。假使沒有那種霧上的霧,重慶的霧實在有值得人贊美的地方。戰(zhàn)時盡了消極防空的責(zé)任且不用說,你請在霧中看看四面的江山勝景吧。那實在是有形容不出的美妙。不是江南不是塞北,而是真真正正的重慶。
我們詛咒重慶的炎熱,重慶沒有春天,霧季一過便是火熱地獄。熱,熱,熱,似乎超過了熱帶地方的熱。頭被熱得發(fā)昏了,腦漿似乎都在沸騰。真的嗎?真有那樣厲害嗎?為什么不曾聽說有人熱死?不過細(xì)想起來,這重慶的大陸性的炎熱,實是熱得干脆,一點都不講價錢,說熱就是熱。這倒是反市儈主義的重慶精神,應(yīng)該以百分之百的熱誠來加以贊揚。
廣柑那么多,蔬菜那么豐富,東西南北四郊都有溫泉,水陸空的交通四通八達(dá),假使人人都有點相當(dāng)?shù)淖杂?,不受限制的自由,這么好的一座重慶,真可以稱為地上天堂了。
當(dāng)然,重慶也有它特別令人討厭的地方,它有那些比老鼠更多的特種老鼠。那些家伙在今后一段相當(dāng)時期內(nèi),恐怕還要更加跳梁吧。假如滄白堂和較場口的石子沒有再落到自己身上的份時,想到重慶的戰(zhàn)友們,誰能不對于重慶更加留戀?
瞧瞧,是不是很像橘瓣呢?
橘瓣結(jié)構(gòu)到底是什么呢?
很多作者在寫文章時,都喜歡用這種橘瓣結(jié)構(gòu)。比如有人寫《新型玻璃》,就分別并列地介紹了好幾種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防爆炸玻璃”“吃聲音玻璃”……有人寫燈光,就分別寫了“立交橋的燈光”“商業(yè)街的燈光”“街心花園的燈光”……這些文章的共同特點,和前面咱們舉的例子《重慶值得留戀》一樣:都圍繞著一個主題,用幾個并列的段落來描述、說明和闡述,每一個段落,可不就像橘子里那些一片挨著一片、并排圍成一團(tuán)的橘瓣嗎?人們給這種結(jié)構(gòu)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叫“橘瓣式”。
“橘瓣式”結(jié)構(gòu)寫起來也很簡單,你只需要把你想寫的內(nèi)容列舉出來就可以了。
比如,你想寫“粗心的媽媽”,就可以使用“橘瓣式”布局:
用“橘瓣式”結(jié)構(gòu)寫成的文章非常神奇,那就是:那些并列的段落,即使交換位置,把前面的放在后面說,把后面的放在前面說,也不會影響文章要表達(dá)的主題。就如同前面的兩篇文章改成“詛咒重慶的霧”“詛咒重慶的炎熱”“詛咒重慶的崎嶇”,“媽媽加油時把我忘在了加油站”“媽媽把秋褲當(dāng)圍巾圍去上班”“媽媽把自己關(guān)在了門外”……也不影響表達(dá),它們的順序完全可以打亂。
“冰糖葫蘆”作文法
說完“橘子”,咱們來說說“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是什么樣的呢?一顆顆山楂、一顆顆葡萄、一塊塊香蕉……用竹簽把它們一個接一個地穿起來。對,我們的“冰糖葫蘆”作文法就是這樣,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按照一定順序來寫作文的一種結(jié)構(gòu)。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串珠式”。
什么時候用“串珠式”結(jié)構(gòu)呢?
我們?nèi)绻麑懹斡洠荒芟瘛翱罩酗w人”一樣,這兒寫一下,那兒寫一下,一般都會按照游覽順序來寫,這個游覽順序,也不能隨便調(diào)換,就像穿好的冰糖葫蘆一樣。
樣文
周瘦鵑
節(jié)氣已過小雪,而江南一帶不但毫無雪意,天氣還并不太冷,連濃霜也不曾有過,菊開得挺好,正是舉行菊展的好時節(jié)。大型的菊展,是在獅子林舉行的。凡是蘇州市各園林的菊花,幾乎都集中于此,大大小小數(shù)千百盆,云蒸霞蔚地蔚為大觀。
一進(jìn)獅子林大門,就瞧見前庭陳列著不少盆菊,五色繽紛,似乎盛妝迎客。沿著走廊北進(jìn),到了燕譽堂,堂前假山上、花壇里,都錯錯落落地點綴著菊花,堂上每一幾、每一案,都陳列著大小方圓的陶盆、瓷盆,盆中都整整齊齊地種著細(xì)種、名種的菊花,真是形形色色,林林總總,任是丹青妙手,怕也沒法兒一一描畫出來。當(dāng)初陶淵明所愛賞的,大概只有黃菊,怎能比得上我們今天的幸運,可以看到這樣豐富多彩的各種名菊而大開眼界,大飽眼福呢。
這一帶原是園中的建筑群,燕譽堂的后面是一個小小結(jié)構(gòu)的小方廳,從后院中,走出一扇海棠式的門,就到了揖峰指柏軒,再向西進(jìn),便是舊時建筑物中僅存的所謂古五松園。每一座廳、一座軒、一座堂,都陳列著多種多樣的名菊,而這些廳堂前后都有院落,都有假山,也一樣用多種多樣的名菊隨意點綴著。這處處都是不可勝數(shù)的名菊,都是公園、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網(wǎng)師園等花工們一年勞動的結(jié)晶。
揖峰指柏軒的前面,有一條狹狹的小溪,溪上架著一條弓形的石橋,橋欄上齊整地排列著好多盆黃色和淺紫色的小菊花,好像是兩道錦繡的花邊,形成了一條絢爛的花橋。站在軒前抬眼望去,可見一座座的奇峰,一株株的古柏,就可明了軒名“揖峰指柏”的含義。此外還有頭角崢嶸的石筍和木化石,都是五六百年來身歷興廢的古物,還是元代造園時就兀立在這里的。這一帶的假山迂回曲折,路復(fù)山重,要是漫不經(jīng)心地隨意溜達(dá),就好像誤入了諸葛孔明的八卦陣,迷迷糊糊地找不到出路。
荷花廳在揖峰指柏軒之西,廳前有大天棚很為爽塏,這是供游客們啜茗休憩的所在。棚臨大池塘,種著各色各種荷花,入夏翠蓋紅裳,足供欣賞?,F(xiàn)在荷花沒有了,卻可在這里賞菊;原來花工們別出心裁,在前面連綿不斷的假山上,像散兵線般散放著一盆盆黃白的菊花,遠(yuǎn)遠(yuǎn)望去,倒像是秋夜散布天際的星斗一樣。出廳更向西進(jìn),有一個金碧輝煌的水榭,上有藍(lán)底金字匾額,大書“真趣”二字,并沒款識,據(jù)說是清帝乾隆所寫。西去不多遠(yuǎn),有一只石造的畫舫,窗嵌五色玻璃,十分富麗;現(xiàn)在船舷、船頭、船尾上,都密集地安放著各色小型的盆菊,形成了一只美麗的花船。沿著長廊再向西去,由假山上拾級而登,就是賞梅所在的暗香疏影樓。出樓向南,得一亭,叫作聽濤亭,與荷池邊的觀瀑亭遙遙相對,原來這里是西部假山最高的所在,下有人造瀑布,開了機括,水從隱蔽著的水塔管中湯湯下瀉,瀉過湖石疊成的幾疊水壩,活像山中真瀑,掛下一大匹白練來,氣勢磅礴,水聲淘淘,邊看邊聽,使人心腑一清;這是獅子林的又一特點,為其他園林所沒有的。出亭,過短廊,入問梅閣,古詩“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因閣下多梅樹,就借用“問梅花開未”的意思,作為閣名。閣中桌凳,都作梅花形,窗上全是冰梅紋的格子,而又掛著“綺窗春訊”四字的橫額,都是和梅花互相配合的。現(xiàn)在當(dāng)然不用問梅花開否,但也有菊花可賞,林和靖可只得反串陶淵明了。從這里一路沿廊下去,還有雙得仙館、扇子亭、立雪亭、修竹閣等建筑物,為了這一帶已沒有菊花,也就不用流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