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短視頻新聞傳播是廣播電視媒體轉型的必然路徑,但受限于采編經驗和轉型策略的影響,傳統(tǒng)媒體在探索之路上也難免誤區(qū)與不足,甚至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對于以廣電媒體為代表的主流媒體來說,應該積極應對這些負面影響,加強融媒體轉型的效率和質量,努力提高自身的傳播質量和能力,保持專業(yè)性和權威性,以滿足公眾對準確、深入新聞報道的需求。本文結合主流媒體新聞短視頻化呈現(xiàn)的成果與不足,探索短視頻新聞轉型的策略,助力主流媒體的核心影響力提升。
以廣播電視媒體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投入了巨大精力,并取得了許多成績和有利影響。廣播電視媒體轉型短視頻傳播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聞報道,吸引了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實時性和及時性,加強了新聞報道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和互動性。這些成績和影響使得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推動了新聞傳播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主流媒體轉型短視頻傳播的成果
主流媒體通過投入巨大精力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提供了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新聞報道。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為主,而短視頻新聞則通過視覺和聲音的結合,能夠更直觀地呈現(xiàn)新聞事件。廣播電視媒體等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中,不僅提供了現(xiàn)場實時報道,還通過采訪、訪談等方式深入解讀新聞事件,使新聞更具有觀賞性和可信度。
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取得了更廣泛的受眾群體。短視頻新聞以其簡短、生動、易于理解的特點吸引了大量年輕人的關注。主流媒體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布短視頻新聞,有效地吸引了更多的年輕用戶。這樣一來,主流媒體不僅擴大了傳播范圍,還提高了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實時性和及時性。由于短視頻新聞的特點是簡短、直觀,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報道中更加注重新聞的實時性和及時性。廣播電視媒體通過現(xiàn)場直播、快速制作和發(fā)布短視頻新聞,能夠更迅速地將新聞信息傳遞給觀眾。這使得觀眾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最新的新聞事件,提高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
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加強了新聞報道的可信度和權威性。由于短視頻新聞的傳播速度快,觀眾對新聞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有更高的要求。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報道中,注重事實核實,提供準確的信息。廣播電視媒體通過專業(yè)的記者團隊、權威的采訪對象和可靠的來源,保證了新聞報道的可信度和權威性。這使得觀眾更加信任主流媒體的報道,提高了新聞媒體的公信力。
主流媒體在短視頻新聞傳播中增加了觀眾的參與度和互動性。短視頻新聞具有互動性強的特點,觀眾可以通過評論、點贊、分享等方式與新聞內容進行互動。主流媒體通過在短視頻新聞中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鼓勵觀眾參與討論和表達觀點,提高了觀眾的參與度。這種互動性不僅加強了觀眾與媒體的互動關系,還為主流媒體提供了更多的用戶反饋和意見,有利于改進和優(yōu)化新聞內容。
短視頻新聞轉型中的不足之處
新媒體傳播是一柄“雙刃劍”,在廣播電視媒體的融媒體轉型中,短視頻新聞傳播對主流媒體的發(fā)展也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需要采編人員審慎對待,避免這些問題對主流媒體的權威性帶來影響。這些不足之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降低傳播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短視頻新聞傳播的特點是以快速、簡短的形式呈現(xiàn)信息,這導致了傳播內容的深度和準確性可能受到影響。相比于傳統(tǒng)的新聞報道,短視頻新聞的時長較短,無法充分展開,容易造成信息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易產生誤導和誤解。
偏重娛樂化和輕松化:短視頻新聞傳播通常追求趣味性和娛樂性,注重吸引觀眾的眼球,這可能導致主流媒體在內容選擇和呈現(xiàn)方式上偏向于輕松、娛樂化的風格。這種傾向會降低新聞傳播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影響公眾對新聞事件的認知和理解。
信息碎片化和淺嘗輒止:短視頻新聞傳播通常以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現(xiàn),容易導致信息碎片化和淺嘗輒止的觀看習慣。觀眾可能只關注視頻片段中的某個亮點,而忽略了整個新聞事件的背景和細節(jié)。這種表面化的觀看習慣可能導致公眾對復雜問題的理解不夠全面和深入。
加劇信息泛濫和謠言傳播: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快速和廣泛特性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但同時也加劇了信息泛濫和謠言傳播的風險。由于短視頻內容制作簡單,審核難度較高,存在一定的信息真實性和可信性問題,容易被惡意利用和篡改,進而加劇謠言傳播的影響。
擠壓傳統(tǒng)媒體的生存空間:短視頻新聞傳播的興起對傳統(tǒng)媒體的生存空間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傳統(tǒng)媒體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深度報道,而短視頻新聞的快速制作和傳播模式更加符合現(xiàn)代社交媒體用戶的閱讀習慣,因此可能吸引了一部分原本屬于傳統(tǒng)媒體的觀眾。這種轉移可能導致傳統(tǒng)媒體的收入減少,進而影響其報道質量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主流媒體轉型短視頻傳播的策略誤區(qū)分析
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以廣播電視媒體為代表的主流媒體也在轉型短視頻新聞傳播的道路上邁出了腳步。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主流媒體也走入了一些誤區(qū),包括忽視內容質量、過分商業(yè)化、過度追求點擊率和流量,以及缺乏對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運用等。
忽視短視頻新聞內容的質量
短視頻新聞傳播對于內容的制作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簡潔明了、有趣吸引人,同時還要準確、客觀、中立。然而,一些主流媒體在追求點擊率和流量的同時,往往忽視了內容的質量。廣播電視媒體可能更注重制作花哨的特效和搞笑的元素,而忽略了對于新聞事件本身的深度報道和分析。這種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僅影響了新聞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對公眾的信息獲取產生了負面影響。
傳播管理過分商業(yè)化
主流媒體在轉型短視頻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往往將商業(yè)利益放在首位,過分依賴廣告收入和贊助。這導致了一些短視頻新聞內容過分注重娛樂性和輕松消費,而忽視了對于社會、政治等重大議題的深入追蹤和報道。這種商業(yè)化的傾向,不僅讓新聞變得膚淺和浮夸,也使得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感和公共服務意識逐漸淡化。
過度追求點擊率和流量
短視頻新聞傳播往往以其生動、直觀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這也讓一些主流媒體過度追求點擊率和流量。廣電媒體采編人員可能采用一些標題黨的手法吸引眼球,制造一些轟動性的內容,以獲取更多的點擊量和轉發(fā)量。然而,這種做法往往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炒作和夸大事實,甚至是虛假報道。這種追求點擊率和流量的做法,不僅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也對公眾的判斷和決策產生了不良影響。
缺乏對于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運用
短視頻新聞傳播需要結合新技術的發(fā)展,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內容的創(chuàng)新和傳播效果的提升。然而,一些主流媒體在轉型過程中,往往缺乏對于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運用,只是簡單地將傳統(tǒng)的新聞內容進行了簡化和壓縮。這種缺乏創(chuàng)新的做法,無法適應新媒體環(huán)境的要求,也限制了短視頻新聞傳播的發(fā)展空間。
主流媒體短視頻化的創(chuàng)新策略
關注短視頻新聞內容的創(chuàng)新
短視頻的特點是簡潔、生動、直觀,這為主流媒體提供了更多的創(chuàng)作空間。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短視頻已經成為主流媒體的重要內容形式之一。主流媒體為了跟上這一潮流,不斷探索短視頻化的創(chuàng)新策略,以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
為了吸引年輕用戶,他們通過創(chuàng)新的內容形式和表現(xiàn)手法來提高短視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比如,他們會采用快速剪輯、特效處理、動畫表現(xiàn)等手法,使得短視頻更具有創(chuàng)意和娛樂性。同時,他們也會關注熱點話題,提供及時的新聞報道和時事評論,以滿足用戶對新聞信息的需求。此外,還應該重視短視頻的傳播形式創(chuàng)新,通過創(chuàng)新的視頻拍攝和編輯技術,為觀眾呈現(xiàn)更加生動和引人入勝的短視頻內容。主流媒體應采用多角度拍攝、運動軌跡控制、鏡頭切換等技術手法,利用AR(增強現(xiàn)實)和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為用戶創(chuàng)造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增加視頻的視覺沖擊力和節(jié)奏感。
此外,為了擴大短視頻的影響力,主流媒體采編人員應通過創(chuàng)新的傳播方式和渠道,提高短視頻的傳播效果。通過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布短視頻,利用用戶的社交網絡傳播效應,擴大視頻的觀看量和分享量。同時,還應善于與知名網絡紅人、明星合作,借助他們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提高短視頻的曝光度和傳播效果。
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參與感
通過運用互動技術,主流媒體能夠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參與感。主流媒體在短視頻傳播中,可以通過加入評論、彈幕、投票、抽獎等互動元素,來引導觀眾在觀看短視頻新聞的同時,鼓勵用戶參與討論和表達意見,參與到新聞事件的討論和決策中來。這不僅可以提高觀眾的參與度和忠誠度,還可以收集觀眾的反饋和意見,以改進和優(yōu)化短視頻新聞的內容和形式。
同時,主流媒體注重短視頻新聞的個性化定制,采編人員會根據(jù)用戶的興趣和偏好,推送符合用戶口味的短視頻新聞內容,這種個性化定制可以通過用戶的觀看歷史、點贊收藏行為等數(shù)據(jù)分析來實現(xiàn)。通過這種方式,主流媒體可以確保每個用戶都能獲得他們感興趣的短視頻新聞內容,進而提高用戶的參與感。
此外,主流媒體還注重短視頻新聞的多樣性。主流媒體根據(jù)新聞來源的不同,要推出多種形式的短視頻新聞,如新聞解讀、專題報道、人物采訪等,以滿足用戶對不同類型新聞的需求。采編人員也應嘗試不同的創(chuàng)意和表現(xiàn)方式,增加短視頻新聞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這種多樣性不僅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也能夠提供更豐富的內容選擇,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擴大短視頻新聞的傳播范圍
社交媒體平臺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主流媒體可以將短視頻新聞發(fā)布到社交媒體平臺上,強化與社交媒體平臺合作,與觀眾進行互動和分享,以擴大新聞的影響力和傳播范圍。由于主流媒體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品牌影響力,通過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短視頻新聞,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戶的關注,提高新聞的傳播效果。同時,社交媒體平臺上的用戶數(shù)量龐大,通過與社交媒體平臺合作,可以將短視頻新聞傳播給更多的用戶。主流媒體可以與社交媒體平臺合作,推出專屬的短視頻新聞功能,讓用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即可瀏覽主流媒體的短視頻新聞,不僅方便用戶,也提高了新聞的傳播效果。
此外,廣播電視媒體采編團隊也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的用戶數(shù)據(jù)和算法,來精準定位觀眾,提供個性化的推薦和服務。通過與社交媒體平臺的合作,主流媒體可以更好地利用社交媒體的社交性和傳播性,來提升短視頻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將短視頻新聞傳播范圍擴大到更多的用戶群體中。在算法的基礎上,主流媒體要與短視頻平臺加強合作,短視頻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專業(yè)的短視頻制作團隊,可以提供更多的短視頻新聞資源,主流媒體可以與短視頻平臺合作,共同制作和推廣短視頻新聞,吸引更多的用戶關注。
拓展短視頻新聞的跨媒體傳播
短視頻新聞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可以與其他媒體形式相結合,形成更加豐富和完整的傳播體系。主流媒體可以將短視頻新聞與文字報道、圖片、音頻等形式相結合,構建起全方位的新聞報道和傳播體系。這樣不僅可以滿足不同觀眾的需求,也可以利用不同媒體形式的優(yōu)勢,來實現(xiàn)新聞內容的多樣性和深度。為了吸引用戶的關注和留住他們的閱讀時間,主流媒體不僅要注重新聞內容的精簡和準確,還應通過視頻的形式進行更生動地呈現(xiàn)。主流媒體需要采用多種手段,如動畫、特效、音樂等,使短視頻新聞更加生動有趣,同時提升短視頻新聞的多樣化水平,既要涵蓋新聞頭條、時事熱點,還要關注社會、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的新聞,以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加強與觀眾的互動和溝通
主流媒體在轉型短視頻傳播中,可以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互動活動,與觀眾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以提升短視頻新聞的用戶體驗水平。同時,廣播電視媒體也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用戶反饋等方式,了解觀眾的需求和意見,以不斷優(yōu)化和改進短視頻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通過加強與觀眾的互動和溝通,主流媒體可以更好地理解觀眾的需求和期待,提供更加貼近觀眾的短視頻新聞產品。
主流媒體通過用戶參與和互動的方式增強短視頻新聞的吸引力。主流媒體要鼓勵用戶參與各類有價值信息的制作和分享,一方面,主流媒體提供了用戶生成內容(UGC)的平臺,允許用戶上傳自己制作的短視頻新聞,與主流媒體的新聞內容并列展示;另一方面,主流媒體還通過互動功能,如評論、點贊、分享等,與用戶進行實時互動。在充分互動的傳播氛圍中,用戶不僅可以通過觀看短視頻新聞獲取信息,還可以通過參與和互動來增加參與感和歸屬感。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媒體在轉型短視頻傳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嘗試積累了豐富經驗,也在誤區(qū)中不斷發(fā)現(xiàn)不足之處。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短視頻新聞傳播的優(yōu)勢,主流媒體需要重視內容的深度和質量,堅守媒體的社會責任,避免過度商業(yè)化和追求流量的陷阱,同時積極運用新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和提升短視頻新聞傳播的水平。通過短視頻化的融媒體轉型策略,融入新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主流媒體產生更加核心的影響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