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卿
議論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表達作者的觀點或主張。一篇好的議論文除了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之外,語言精練也非常重要。初中作文要用短短七八百字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較為高效的寫作方法就是恰當?shù)剡\用排比和對偶句式。
一、使用排比、對偶句有何好處
排比如大江東去,浩浩蕩蕩;對偶如奇峰對插,交相輝映。使用排比、對偶句,從表達內(nèi)容看,表意豐富,論證嚴密透徹;從視覺效果看,句式整齊美觀,賞心悅目;從朗讀感受看,朗朗上口,音韻和諧。恰當使用排比句和對偶句的議論文,可以說是“顏值”與內(nèi)涵兼?zhèn)?。比如《大道之行也》:“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從整體來看,“有所終”“有所用”“有所長”“有所養(yǎng)”句式一致,是一組排比句;拆開來讀,“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兩兩成對。從內(nèi)容上看,充分展現(xiàn)出“大道”社會的和諧、幸福、美好,激發(fā)了讀者對理想社會的熱切向往;從視覺效果看,句式整齊、和諧、醒目;從朗讀效果看,通順流暢,過耳不忘。
二、怎樣構造排比、對偶句
排比句一般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jié)構相似、意思相關的短語或詞組組成。排比句內(nèi)部多用短句而不用長句,是因為短句可使重點突出,觀點鮮明,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可以增強論證的氣勢。比如《馬說》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才,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便運用三個短句,從驅(qū)趕、飼養(yǎng)、聽聲三個角度揭露并控訴了食馬者的無知,使作者對食馬者的滿腔怨憤以及對千里馬的深切同情奔涌在字里行間,激發(fā)讀者強烈的共鳴。
與格律詩嚴格講究對仗不同,現(xiàn)代文對對偶的要求比較寬松,只要兩個句子字數(shù)相等、句子結(jié)構相似、詞性相同即可。如“凡伸手拭云的,多成了入侵藍天的黑客;凡揮手除草的,多成了破壞園林的蟊賊?!薄鞍资指F經(jīng),老而彌堅,人在校園,心濟蒼生?!?/p>
三、排比、對偶句適用于哪些方面
1.表達觀點。開頭用排比、對偶句提出觀點,言簡意賅,觀點鮮明,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保ㄅ疟龋半m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保▽ε迹┙Y(jié)尾用排比、對偶句簡要概括、強調(diào)觀點,如,“閱讀是傳承,是發(fā)揚,是思考,是希望,更是最美的姿態(tài)!”(排比)“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對偶)中間用排比、對偶句提出分論點,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如,“要懂得珍惜;要有悲憫情懷;要有面對困難的意志和勇氣?!保ㄅ疟龋凹冃淖鋈耍碇翘幨?;律己要嚴,待人要寬;群處守嘴,獨處守心?!保▽ε迹?/p>
2.闡述道理。用排比句講道理,分句之間可以是并列關系,如,“干凈的語言如和煦的春風,讓人心曠神怡;干凈的語言如綿綿的春雨,滋潤他人心田;干凈的語言如黑夜的燈光,讓人充滿希望;干凈的語言如寒冬的暖陽,讓人感受到溫暖”。也可以是遞進關系,如,“偶像應該是一面鏡子,見賢而思齊焉;也應該是一種力量,鼓舞后繼者奮然前行;更應該是一種方向,寄托著美好的追求和向往”。
用對偶句講道理,可以用“正對”(對偶的兩部分意思相似或者相同),如,“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也可以用“反對”(對偶的兩部分意思相反或者相互對立),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總而言之,恰當使用排比、對偶句可使議論文語言精練,富有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但要運用有度,如果從頭到尾使用排比、對偶句,就成了矯揉造作的駢體文。因此,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以散句為主,讓整句穿插其中,使文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