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韋正龍,1987年生,廣西大化人,本科,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德育教育、信息化教育。
摘 要:入隊激勵是構建少先隊員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方式,其對培養(yǎng)少先隊員身份意識和組織認同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是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徑。針對當前部分少年兒童入隊熱情、入隊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有待提高等問題,南寧市盤古路小學結合入隊激勵實踐操作,探索構建立體式宣傳、多維度教育、持續(xù)性爭章、多元化考核、高光感儀式的“五位一體”新時代少先隊入隊激勵機制,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
關鍵詞:新時代;少先隊;入隊激勵;五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4)10-0015-04
少先隊是少年兒童的組織,這就要求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尊重少年兒童不同成長階段的認知規(guī)律和行為特點,引導少年兒童在追求一個個小目標的過程中接受政治啟蒙、培養(yǎng)對黨和祖國的樸素感情,不斷激發(fā)愛黨愛國的內生動力。2019年11月20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入隊激勵是構建少先隊員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的主要載體和重要方式,各地各學校少工委要嚴格落實《入隊規(guī)程》,有組織、分批次地吸收適齡少年兒童加入少先隊,從源頭培養(yǎng)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因此,在少先隊入隊激勵工作中,立體式激發(fā)少年兒童入隊熱情,全方位增強少先隊員榮譽感是評價少先隊入隊激勵工作落實到位的重要指標。南寧市盤古路小學(以下簡稱盤古路小學)結合《意見》要求、學校少先隊工作實際及入隊激勵實踐操作,從立體式宣傳、多維度教育、持續(xù)性爭章、多元化考核、高光感儀式五個方面入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聚焦細節(jié),狠抓落實,構建“五位一體”新時代少先隊入隊激勵機制,從而實現(xiàn)了立體式激發(fā)少年兒童的入隊熱情,全方位增強少年兒童加入少先隊組織的榮譽感。
一、立體式宣傳,營造入隊氛圍
宣傳工作可以提高不同群體對組織隊伍的認識,能增強凝聚力、向心力和影響力。在入隊激勵機制中,立體式宣傳能夠幫助少先隊樹立良好形象,激發(fā)少年兒童對少先隊的組織認同。如何通過入隊工作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向善是學校少工委需要關注的問題。盤古路小學少工委通過各種途徑加大宣傳,面向輔導員、學生和家長宣傳入隊前的教育內容與安排、入隊程序及入隊標準等知識,讓學生和家長明白為何要分批入隊、如何分批入隊、如何確定首批入隊隊員。
(一)借助宣傳陣地普及入隊知識
入隊工作啟動前,學校少工委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圍繞“為什么要加入少先隊、什么是分批入隊、為什么要分批入隊、加入少先隊需要什么條件、分批入隊的時間安排、入隊基本流程是什么、暫未入隊的少年兒童該如何做”等進行專題介紹[1],積極解讀相關文件精神,普及入隊知識。同時,學校組織優(yōu)秀少先隊員拍攝入隊宣傳視頻,在校內電子宣傳屏滾動播放,營造分批入隊的濃厚氛圍。
(二)通過班隊課主題班會渲染入隊氛圍
班隊課主題班會是進行入隊教育宣傳的主要陣地之一。在入隊激勵實踐中,學校各中隊輔導員在班隊課中先簡單明了講解少先隊知識,再輔以課堂游戲、有獎問答等形式加深學生的印象和理解,激勵學生萌發(fā)入隊意愿,渲染入隊氛圍。學校精心制作一系列符合學情、具有校本特色的入隊宣傳視頻,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觀看學習,讓學生在集體環(huán)境中感受少先隊的光榮傳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對紅領巾的向往之情,樹立加入少先隊的決心。
(三)發(fā)出入隊邀請萌發(fā)紅色心愿
學校少工委發(fā)放“致全體少年兒童的邀請函”,鄭重發(fā)出入隊邀請。學校少工委主任、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和老隊員們在邀請函里寫下寄語,激發(fā)學生的入隊熱情。同時,學校少工委發(fā)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倡導家長參與少年兒童入隊培養(yǎng),做好入隊的家庭引路人,積極引導少年兒童參加隊前教育活動,在實際行動中向真向善向美,努力向少先隊組織靠攏。學校在宣傳入隊光榮的同時應明確一個態(tài)度:分批,但不加區(qū)別。分批意味著優(yōu)先權,但優(yōu)先權只是作為一種激勵,而不是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分水嶺。學校在線上線下立體式宣傳中,借助具體真實事例幫助學生和家長正確看待分批入隊。學生了解入隊的意義和價值,堅定理想信念,抓住入隊機遇。
二、多維度教育,夯實入隊知識
隊前教育是引導一年級學生分批入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入隊激勵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度腙犚?guī)程》要求,學校少工委要高度重視隊前教育,加強引導,以政治啟蒙、價值觀塑造、組織意識培育為重點,根據(jù)少年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盤古路小學少工委多維度開展隊前教育,嚴格落實《意見》的指導精神,明確“六知、六會、一做”基本入隊標準,推動隊前教育扎實穩(wěn)步開展。
(一)以班隊課開展隊前教育
班隊課是實施開展隊前教育的活動方式之一,是學生學習少先隊知識的主要途徑。在班隊課中,學校中隊輔導員清晰詳細、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少先隊的基本知識、少先隊禮儀和技能要求,采用講授、討論、問答、練習等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少先隊的基本知識,掌握少先隊員必備的技能要領。例如,學生觀看視頻講解紅領巾的系法之后,輔導員或少先隊干部親自示范如何正確佩戴紅領巾,學生按照動作要領進行規(guī)范練習,輔導員或少先隊干部再進行指導糾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紅領巾系法。在班隊課的隊前教育中,學生逐漸加深對少先隊的認識,并努力融入集體,增強組織歸屬感。
(二)以活動開展隊前教育
愛玩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活動是隊前教育的有效途徑,能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活動氛圍中順利達成教育目的,實現(xiàn)“玩中學”。隊前教育活動既要滿足學生對知識、娛樂、交流、創(chuàng)造的需求,又要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fā)展。學校少先隊組織的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六一、國慶、迎新主題活動,春耕讀、夏炫舞、秋探索、冬健體系列活動,科幻繪畫、小設計、小發(fā)明等創(chuàng)意活動,綜合實踐、探究研學等探索性活動,廣西“三月三”地方特色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在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同時也凸顯了隊前教育的鮮活力和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入隊的積極性。
(三)以實踐體驗開展隊前教育
實踐體驗是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的教育手段。以實踐體驗開展隊前教育,是促進少年兒童思想健康發(fā)展的有效方式。學校應該重視實踐體驗在教育中的價值,讓學生在隊前教育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和感知,給予學生更多走出校園的機會,以實現(xiàn)室內與室外、校內與校外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2]。學校應通過社會參與、參觀考察等多種途徑組織開展實踐體驗。例如,學校少工委設計了“做一件好事研學實踐活動指導單”,引導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時間,參與社區(qū)衛(wèi)生清潔、愛心義賣、小小交通指揮員、小小環(huán)衛(wèi)工人、小小講解員等志愿服務活動,積極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用實際行動向少先隊組織靠攏。學校選擇清明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組織學生到廣西革命烈士紀念館、廣西學生軍抗日烈士紀念館、鄧穎超紀念館等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場所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少先隊組織的發(fā)展歷程和隊史故事,形成對少先隊組織的情感認知,從中深刻地體會到革命先輩在偉大的奮斗歷程中展現(xiàn)的頑強不屈、英勇向前的精神,從而加深對少先隊組織的向往和崇敬之情[2]。
(四)以少先隊活動陣地開展隊前教育
利用少先隊活動陣地進行渲染滲透是開展隊前教育的有效方式。少先隊活動陣地是少先隊成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創(chuàng)造、完善和發(fā)展的自我管理活動場所。學校應充分利用少先隊活動陣地開展隊前教育,加強學生對少先隊基本知識的理解。學校建設少先隊活動室、少先隊活動角、紅領巾廣播站、紅領巾大舞臺、紅領巾小畫廊、紅領巾櫥窗等活動陣地,少先隊大隊部利用這些活動陣地宣傳少先隊知識、傳遞少先隊文化,為隊前教育增添了豐富的內容。計劃加入少先隊的一年級學生在校園里看到少先隊的影子,對少先隊組織產(chǎn)生好奇和向往,從而激發(fā)他們了解少先隊、加入少先隊的意愿。
三、持續(xù)性爭章,激發(fā)入隊動力
少年兒童入隊爭章是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少年兒童每爭到一枚獎章,代表著學會了一種技能、一種方法,從而增加了一份自信。根據(jù)“紅領巾獎章”相關文件精神,盤古路小學少工委充分結合學校文化特色,制定完善本校少年兒童“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方案。入隊爭章活動主要集中在定章、爭章、考章三個環(huán)節(jié),少年兒童在爭章活動中具體學習少先隊知識,深入了解少先隊組織,獲得獎章激勵,形成組織身份認同[3]。
(一)爭章啟動,明確目標
學校在一年級下學期開學初,組織開展“紅領巾獎章”入隊爭章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上,大隊輔導員講解獎章爭章方案及細則,并介紹基礎章類別及爭章要求;大隊委員展示立德章、向陽章、夢想章、健體章、勞動章、勇敢章6枚基礎章,以及特色章、集體一星章和個人一星章。啟動儀式之后,各中隊輔導員在班隊課上給學生發(fā)放入隊爭章手冊。準隊員通過入隊爭章手冊的引導學習,了解自己的入隊進程,激勵自己要努力做一名愛黨愛國、熱愛生活、關心社會、奮力前行的優(yōu)秀少年。
(二)爭章實踐,綻放光彩
全員參與是爭章活動的最大特點,學校少工委通過營造“人人可行、天天可為”的入隊爭章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爭章活動中有所為、有所獲。在中隊輔導員的指導下,學生認真學習獲章標準,給自己定下爭章目標和爭章計劃,認真開展爭章實踐,做好爭章記錄,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同時,大隊輔導員在各教室設置紅領巾爭章園地,讓學生以多樣的形式展示分享自己的爭章實踐成果,方便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三)嚴格考章,自信成長
考章是爭章活動的評價考核環(huán)節(jié)。學校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構建以班級、班小隊為主體的“紅領巾獎章”爭章考評機制,組建以大中隊輔導員、大隊委員、學生家長、校外輔導員等多方主體參與的爭章考評組?!凹t領巾獎章”考章以現(xiàn)場考章考核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每人手里有一張考章卡,上面列出考核項目。學生按要求持卡進行闖關考核,每完成一關,考評組就在考章卡相應位置蓋上印章,即為得章。學生通過獲取一枚枚獎章,不斷挑戰(zhàn)自我、戰(zhàn)勝自我,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別開生面的入隊考章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少先隊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對少先隊的崇敬和向往之情,厚植了愛隊情懷,引導學生堅定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勇往直前的決心。
入隊爭章活動重在過程激勵,學校少工委摒棄以往結果激勵的單一方式,讓綜合性評價貫穿學生學習成長的全過程。這種激勵有助于在入隊激勵教育中突出組織類獎章的引領和激勵作用,形成少先隊入隊教育的強大合力,增強少年兒童入隊的光榮感、使命感[4]。
四、多元化考核,確保公平公正
考核是抓好過程促進結果的重要管理手段。盤古路小學在開展少先隊入隊工作中,主要圍繞隊前教育、爭章活動、學習和實踐“六知、六會、一做”三個方面確定評價指標。少先隊輔導員在選拔、確定第一批次入隊隊員時,根據(jù)隊前教育內容,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開展多元化考核,確保入隊工作公正透明。
一是知識問答。學校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設計口頭選擇題、判斷題和問答題,內容涵蓋少先隊基礎知識、“六知”入隊知識,對學生進行無紙化考核評價。
二是面試闖關。由一年級班主任、學校大隊委員、學校德育處主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黨員教師等組成考核小組,主要針對學生的“六會”入隊知識進行面試考核。學生的每一項考核內容表現(xiàn)達標之后,考核小組給學生頒發(fā)不同的獎章。
三是材料審查。學校大隊輔導員組織中隊輔導員和大隊委,對準隊員的“紅領巾獎章”爭章手冊、入隊前做一件好事研學實踐活動視頻或圖文材料等進行審核,確保材料真實有效。
四是日常表現(xiàn)。中隊輔導員通過征求各學科任課教師、班級學生的意見,根據(jù)準隊員在校遵守紀律、團結同學、積極參加活動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
五是家長評價。家長是學生成長教育的第一引導人,是學校和中隊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家長根據(jù)孩子在家庭生活的行為習慣、居家勞動、文明禮儀等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以彌補學校、輔導員和教師在考核中未能關注到的日常行為表現(xiàn)。
六是組織考核。組織考核一般包括審核入隊申請書、入隊資格審查和組織批準,是在前面所有考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對每一名準隊員進行總體評價,最終確定分批入隊名單,報學校少工委審核。
中隊輔導員、科任教師、大隊委和家長等不同考核主體,通過六種不同形式的考核評價,全面考查學生對少先隊組織的了解程度、入隊積極性和日常行為表現(xiàn)。多元化考核能夠避免因輔導員的主觀推薦而偏離入隊評價標準或出現(xiàn)不公平、不公正的現(xiàn)象,真正落實達標一批吸收一批的原則。考核過程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使得學生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入隊榮譽。
五、高光感儀式,榮耀亮相身份
少先隊入隊儀式是少先隊教育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對少先隊員身份角色的認同、對少先隊組織的歸屬,還是對個體的正向激勵都起著重要作用[5]。入隊儀式是開展隊前教育的成果展示,是實現(xiàn)入隊激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增強少年兒童組織榮譽感、歸屬感的最重要方式。盤古路小學的入隊儀式遵循“規(guī)范+高光”原則,力求熱烈、隆重,有深度、有意義。
一是精心布置,營造氛圍。少先隊入隊儀式能夠充分調動少年兒童的感覺器官,使學生感受到角色身份的變化,把儀式感內化為自己的榮譽感。在入隊儀式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方面,學校通過設立入隊之門、鋪設主通道紅地毯、拉出歡迎條幅等方式,播放音樂、視頻營造歡樂隆重的入隊氛圍;在準隊員的服裝造型方面,學校要求全員統(tǒng)一著裝,讓即將入隊的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身份意識,順利完成角色轉變。
二是高光儀式,莊重規(guī)范。在學校少工委的指導下,由學校大隊部根據(jù)《入隊規(guī)程》中的程序規(guī)范有序地開展。準隊員將爭章活動中收獲的獎章掛在胸前,立正候場。入隊儀式依照出隊旗、唱隊歌、宣讀組建少先隊組織決定等程序有序進行。當大隊輔導員宣讀新隊員名單時,新隊員在大隊委的引導下走進入隊之門,走上紅毯,接受高年級少先隊員的舉牌歡迎和歡呼“恭喜你成為少先隊員了”“少先隊組織歡迎你”。接著,少工委主任、黨員教師、黨員家長、行業(yè)標桿、優(yōu)秀少先隊員等為新隊員佩戴紅領巾。當鮮艷的紅領巾在隊員胸前飄揚,隊員舉起右拳,在隊旗下莊嚴宣誓,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新隊員心潮澎湃,在盛大的入隊儀式中感受到了隊組織的莊嚴,激起了強烈的榮耀感。
三是成立中隊,激發(fā)歸屬。伴隨著激昂的音樂,學校黨支部書記、少工委主任將新中隊旗授予各中隊輔導員及隊員代表,聘任中隊輔導員,宣布中隊正式成立。新隊員將承載著少先隊組織寄予的鼓勵和期望,不斷進步、茁壯成長。
綜上所述,南寧市盤古路小學以立體式宣傳、多維度教育、持續(xù)性爭章、多元化考核、高光感儀式,構建“五位一體”新時代少先隊入隊激勵體系,激發(fā)少年兒童入隊的熱情和向上向善成長的動力,增強隊員入隊光榮感、組織認同和組織歸屬感,為星星火炬打好“底色”,讓少先隊成為少年兒童崇尚和向往的成長高地。
參考文獻
[1]黃玲玲.“四位一體”,激發(fā)少年兒童入隊光榮感[J].福建教育,2022(Z1):12-13.
[2]樊壽娜.少先隊隊前教育的目標、內容與路徑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9:42.
[3]賀燕燕.“紅領巾獎章”的身份認同價值與優(yōu)化策略之探討[J].少先隊研究,2021(2):43-46.
[4]武亞蘇.新時代少先隊入隊儀式教育效果個案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師范大學,2022:69.
[5]曾巧.少先隊入隊儀式的教育價值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3:1.
(責編 韋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