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寫人物時非常愿意花力氣,會事無巨細地對人物的五官、衣著、神態(tài)等進行描寫,但塑造出的人物仍讓人印象不深,讀者通篇讀完,人物形象也沒立起來。為什么呢?其實是因為作者沒有讓讀者在對的地方遇見對的人。這里說的“對的地方”是指必要的節(jié)點,如果能在核心情節(jié)中,或在人物情感流露的地方,對人物進行描寫,就把“對的人”呈現(xiàn)出來了,會讓人過目不忘。
重讀散文名篇《背影》,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章開篇幾乎都是在敘事,而到了核心情節(jié)處,即父親為“我”買橘子的片段時,朱自清才開始進行人物描寫。從外貌——“是一個胖子”“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到一系列爬鐵路柵欄的動作——“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父親的形象在文章幾近結(jié)尾處一下子具體鮮活起來了。再配合著“買橘子”這一情節(jié),賺足了讀者的眼淚。在高潮部分集中刻畫,讓外貌描寫為人物、事件服務(wù),營造氛圍煽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背影》感人至深。
魯迅先生寫人時,會反復(fù)描寫某些局部細節(jié),這些細節(jié)會隨著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命運而發(fā)生相應(yīng)變化。不妨來看看《祝?!樊斨恤斞笇θ宋锵榱稚┑难劬Φ膸滋幟鑼?。先是小說開始寫到“我”返鄉(xiāng)后見到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在現(xiàn)實中無望地活著的女人,通過文字躍入讀者眼簾。隨后魯迅又寫,當祥林嫂看見識字的“我”之后,“她那沒有精采的眼睛忽然發(fā)光了”。緊接著,她前來問“我”人死之后是否有靈魂這件事。她詢問時的眼神描寫是通過“我”的視角看見的:“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釘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學(xué)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臨時考,教師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時候,惶急得多了?!弊憧梢娤榱稚┑难凵駧Ыo人的巨大壓力,以及此刻她心中如同急著抓救命稻草般的迫切。小說里還有側(cè)面描寫祥林嫂的目光的片段。在她的兒子阿毛死后,她遇到與自己兒子年齡相仿的小孩時,“孩子看見她的眼光就吃驚,牽著母親的衣襟催她走”。我們從中感受到一個失去丈夫、兒子的女人目光中所積聚的瘋癲而絕望的力量,委實駭人。人物的悲劇性也因這樣的描寫而深刻地呈現(xiàn)出來了。
我們可以學(xué)習(xí)魯迅的筆法,從局部細節(jié)出發(fā)來刻畫人物,也可以在視覺以外,通過其他感官來寫人物。
民國才女張愛玲創(chuàng)作小說時,也常用間接描寫的手法來刻畫人物。例如在長篇小說《小團圓》中,她塑造了一個叫“劍妮”的人物:“劍妮是西北人,梳著兩只辮子,端秀的鵝蛋臉,蒼黃的皮膚使人想起風(fēng)沙撲面,也是一身二藍布袍,但是來了幾個月之后,買了一件紅白椒鹽點子二藍呢大衣,在戶內(nèi)也穿著,吃飯也不脫,自己諷刺地微笑著說:‘穿著這件大衣就像維多利亞大學(xué)的學(xué)生,不穿這件大衣就不像維多利亞大學(xué)的學(xué)生。’不久,大衣上也發(fā)出深濃的蒜味,掛在衣鉤上都聞得見,來源非常神秘。”讀完這個片段,多數(shù)人應(yīng)該都記住了這件大衣上的味道。這是張愛玲刻畫人物形象的一種獨特方法。
曹雪芹多年潛心著書,造就了《紅樓夢》這部中國古典小說的豐碑。除了書中人物、情節(jié),其中所涉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之龐雜,也讓《紅樓夢》在后世成了一門顯學(xué)。但掩卷一刻,多數(shù)人印象最深的還是一些人物的性格及其標志性情節(jié)。黛玉進賈府這一回,曹雪芹對府里大大小小的姑娘們都有一番描寫,但他筆下的誰最為出彩?王熙鳳應(yīng)該算一個,曹雪芹寫她的出場,是很特別的,不講外貌衣著,而是抓住她最具特點的聲音來進行描寫,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耙徽Z未了,只聽后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來?!蓖跷貘P直爽潑辣的形象特征便被曹雪芹這一筆寫活了,且令人久久無法忘懷。
周汝昌先生曾對曹雪芹描寫人物的技法做過總結(jié),謂之“寫照”“傳神”。寫照,即如實刻畫看到的人物樣貌;傳神,即把人物的神韻展現(xiàn)出來。好的描寫需要形神兼?zhèn)?,厲害的作家還能讓讀者從神里看到形。
“神”是人物描寫的核心。如果不能讓人物傳神,花再多的力氣堆砌描摹,也無法使人物鮮活,讀者自然在文章中找不到“對的人”。那“神”應(yīng)該跟著什么走呢?是情節(jié)。大家在看一些小說中與人物相關(guān)的外貌描寫、環(huán)境描寫時,會選擇跳過,原因很簡單,覺得這些描寫無用,不影響情節(jié)。所以好的作家懂得將人物描寫融入情節(jié),來進一步讓人物立起來,以便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刊原創(chuàng)稿件,習(xí)k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