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突然往回翻看起自己的新浪微博和豆瓣主頁,翻到2017年、2018年這兩年時,我邊看邊不由得感嘆:那時候真是有一顆敏感纖弱的“文青”靈魂啊!
被彼時的自己留在時間里的是:一些被某一刻的光影觸動拍下的照片,一些詩文的摘抄,還有些近似囈語的感觸。其中有一處寫道:“我夢見自己在玻璃房子里拾稻穗,被稻穗金黃色的亮光晃得睜不開眼睛。我醒來后發(fā)現(xiàn)陽光照在白窗簾上,一片一片的金色晃晃悠悠?!?/p>
我順著文字回憶起了當時的情景。那是初夏的午后,我坐在圖書館里靠窗的位置上,趴在桌子上午睡。半開的窗戶送來微風,掛在窗邊的那片白色窗簾就這樣隨著風蕩呀蕩地,飄進了我的夢里。
跟大學同學追憶同窗時光時,我從不諱言自己關(guān)于大學的記憶是一片紛亂嘈雜,想起那時總是胃里一緊。我只有想起在圖書館的日子時,紛亂才會變成井然,焦慮變成幸福,溫暖像是我們學校門口的甜蜜桂花糊一樣,慢慢流進了我的胃里。
上大學以前我便愛讀書,但在被目標強力支配著的中學時代,把珍貴的時間用來看所謂的閑書是不被提倡的。即使我所在的高中風氣相對自由,我的閱讀活動也總是要見縫插針地進行——一篇張愛玲的短篇小說要一周才能看完,《白鹿原》我甚至斷斷續(xù)續(xù)地看了半個多月。
閱讀被打斷的時候當然是有怨氣的,但這時,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會苦口婆心地告訴我,現(xiàn)在讓渡出去的時間和愛好,都是為了換取屬于我的,光明而自由的未來。
“等你考上大學就明白了?!彼麄冋f。
我對此深信不疑?!翱忌洗髮W”這四個字對當時的我來說就是自由和光明的象征,而大學就是傳說中那鋪滿鮮花的彼岸。為了早日抵達彼岸,我愿意“學海無涯苦作舟”。
高考是一個分水嶺,有些人會在這場考試中得償所愿,而我屬于另一端,不出意外地出意外了。
高考成績出來后的一整個暑假我都是蒙的,沉浸在被“付出就一定會有收獲”這句話蒙蔽了的巨大悲憤里,而更劇烈的悲憤在發(fā)現(xiàn)大學不是想象中的樂園以后,出現(xiàn)了集中連片式地爆發(fā)。
多年以后,當我回想起自己在大學里的第一個學期時,依然忍不住用“倉皇”兩個字來形容。這種倉皇來源于身邊環(huán)境的陡然劇變——一方面是我第一次完全獨立,步入了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要處理種種生活事務,要面對跟高中相比復雜到爆炸的人際關(guān)系;另一方面就不得不說起我們學校的地理位置,我們學校位于一座小鎮(zhèn),小鎮(zhèn)是典型的西北山區(qū)的小鎮(zhèn),被貧瘠連綿的山環(huán)抱著,孤獨而質(zhì)樸。小鎮(zhèn)小到實在裝不下一個18歲的女孩對繁華世界的好奇心,所以我每次坐上市里回學校的校車時,一種從一個小世界去往另一個更小世界的無力和憤懣便涌上心頭。
我被這種失群感折磨了很長一段時間,意識到宿舍雖然溫暖,但對局面好轉(zhuǎn)并無作用后,我終于找到了一個能使自己安下心來的去處——圖書館。我們學校的圖書館對我來說是一座富礦,藏書豐富而且富麗堂皇。圖書館里,文學書庫占了半層樓,中外文學分別坐鎮(zhèn)東西兩端,自北向南按時間、作者、國別鋪開的一列列書架,讓我可以盡情穿行其間挑選。挑好了,我會坐到木頭桌子前看一整個下午。
那時候我還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學術(shù)訓練,也沒有構(gòu)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想法,讀什么書全憑熱情和一些奇奇怪怪的執(zhí)念。因為外國文學區(qū)的書架是按照國別排列的,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的閱讀順序就跟著書架的排序走,從一個書架看完一本或一套,再去下一個書架挑選。還有一些時候,我會在自己標記過的豆瓣條目關(guān)聯(lián)到的其他條目中進行選擇。在這種跳躍且沒有明確目的性的閱讀模式下,那段時間我看的書很雜,既有精巧的散文和短篇小說,也有《豐饒之海》《那不勒斯四部曲》這樣的大部頭。專業(yè)書我也看,一會兒看以李銀河、波伏娃為代表的女性主義著作,一會兒看宗族文化研究,一會兒看人類學家的田野日記,涉獵廣但不精深。
那幾年讀書其實讀得全無章法,全憑興趣做主,但那些日子在記憶里始終鮮活愉悅,一點也沒有因為歲月久遠而蒙塵。這種充裕、自由、不功利的讀書機會,于許多人而言窮其一生也難得。那幾年,讀書對我來說就只是讀書,不是被褒獎的手段,也不是想要達到什么目的的工具。書就像一艘小船,載著我在現(xiàn)實世界之外的遼闊天地漂流,沒有彼岸,沒有盡頭。
此刻,寫著寫著我聽到一句歌詞:“沒有你,我那顆叮叮當當?shù)男陌?,總是這樣,總是這樣無處安放?!?/p>
我想起那個初夏的午后,我在桌前醒來,白窗簾在微風里搖曳,金色的光大塊大塊地落在窗簾上面。我的面前擺著一本一位南美作家寫的小說,在過去的一周里,我已經(jīng)被他瑰麗的想象震撼過一次又一次。
那些年,我那顆叮叮當當?shù)男?,就在這些瞬間里,被一次一次地安放。
(本刊原創(chuàng)稿件,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