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剛進(jìn)入社會,不懂得成年人世界里的規(guī)則,有時(shí)會顯得笨拙好笑。然而,他們的這份天真,又會讓人喜歡。李逵就是這樣一個人,你別看他生得人高馬大的,其實(shí)有一顆孩子般的心。
李逵第一次見宋江,是這樣的:
李逵看著宋江,問戴宗道:“哥哥,這黑漢子是誰?”戴宗對宋江笑道:“押司,你看這廝恁么粗鹵,全不識些體面!”李逵便道:“我問大哥,怎地是粗鹵?”戴宗道:“兄弟,你便請問‘這位官人是誰’便好,你倒卻說‘這黑漢子是誰’,這不是粗鹵,卻是甚么?我且與你說知,這位仁兄便是閑常你要去投奔他的義士哥哥?!崩铄拥溃骸澳皇巧綎|及時(shí)雨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這廝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喚,全不識些高低!兀自不快下拜,等幾時(shí)!”李逵道:“若真?zhèn)€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閑人,我卻拜甚鳥。節(jié)級哥哥不要瞞我拜了,你卻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東黑宋江?!崩铄优氖纸械溃骸拔夷菭敚∧愫尾辉缯f些個,也教鐵牛歡喜!”撲翻身軀便拜。
這不是孩子一般的問話嗎?李逵一見宋江,就問“這黑漢子是誰”,十分粗魯。然而你說他粗魯,卻也錯了,因?yàn)樗静恢朗裁唇写拄?,什么叫講禮貌。害得戴宗只得現(xiàn)場教他文明禮貌用語:不能叫“黑漢子”,要喊“這位官人”。
然而問題是,李逵看到的就是一個黑漢子啊!而且,初次見面,他怎么知道對方是不是能被稱作“官人”呢?
這里的有趣之處是,在成年人的社會交往中,為了表示尊敬,讓對方覺得舒服,大家總要有一些必要的客套。比如,見了陌生男人,爸爸媽媽教你要喊“叔叔”。其實(shí)“叔叔”本來的意思是爸爸的兄弟。他和你爸爸又不是兄弟,憑什么喊他叔叔呢?這是一種禮節(jié),把遠(yuǎn)的關(guān)系拉近,顯得親近。久而久之,人們習(xí)慣了這種表示親近的方式,不表示親近反倒不對。你如果喊他“那個男的”,一定會被爸爸媽媽教育不禮貌。
成年人的世界里,除了客套,還要恭維,把地位低的人抬高,表示尊敬。比如,喊人“閣下”——其實(shí)最早的時(shí)候,只有一定級別的官員才能有專門的“閣”,也才能被稱作“閣下”。人們覺得這樣稱呼能抬高對方,漸漸地就不管什么人都喊閣下了。這些假話存在的時(shí)間久了,也就合理了。
但是這樣的恭維,有時(shí)候過頭了,就會讓人覺得非常虛偽可笑。比如,我出去講課,經(jīng)常有人喊我“李教授”,甚至“李大教授”。我根本不是教授,他們?yōu)榱颂Ц呶遥X得教授都不夠,干脆來個“大教授”。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對此不適,但大家都會忍受,適應(yīng)規(guī)則。忽然闖進(jìn)來一個孩子,把這些虛情假意統(tǒng)統(tǒng)打破,讀者怎么會不喜歡他?畢竟,我們都是從孩子時(shí)期走過來的。
成年人還會掩飾自己的情緒,以顯得自己成熟穩(wěn)重。孩子卻不會,他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玩就玩。
李逵也不會掩飾,他的情緒隨時(shí)隨地都露在外面。李逵一聽對方承認(rèn)自己就是宋江,就拍手大叫“我那爺”,“撲翻身軀便拜”。“我那爺”三個字,是李逵發(fā)自內(nèi)心高興的表現(xiàn)。
李逵不僅說話口無遮攔,還做什么事都旁若無人。比如在潯陽江酒樓上,他和宋江、戴宗一起喝魚湯:
李逵也不使箸,便把手去碗里撈起魚來,和骨頭都嚼吃了。宋江看見忍笑不住,再呷了兩口汁,便放下箸不吃了。戴宗道:“兄長,已定這魚腌了,不中仁兄吃?!彼谓溃骸氨闶遣徊啪坪螅粣劭邗r魚湯吃。這個魚真是不甚好?!贝髯趹?yīng)道:“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李逵嚼了自碗里魚,便道:“兩位哥哥都不吃,我替你們吃了。”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撈將過來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撈過來吃了,滴滴點(diǎn)點(diǎn),淋一桌子汁水。
李逵吃魚,也完全是孩子式的。哪有把自己的魚吃了,還去別人碗里撈的道理?但這在李逵看來,卻又是天經(jīng)地義的:你們不是說不吃了嗎,那我撈過來有什么錯?
你一定被爸爸媽媽教育過:和長輩一起吃飯,要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坐在餐桌正中;要等長輩先動筷子;一盤菜哪怕再愛吃,也不能全夾走。也許你甚至還聽過筷子不許過盤子中線,一盤菜不許連夾三次等規(guī)矩……
這個時(shí)候,你若看到李逵,就會由衷地喜歡,感覺所有的規(guī)矩都沒有了,因?yàn)槟阈枰袷氐囊?guī)矩,都是外界強(qiáng)加給你的。
李逵像個孩子,還表現(xiàn)在他和母親的感情上。梁山上聚的人多了,各自都去接家人上山。李逵看見了,想到母親還在家里,就放聲大哭:
眾頭領(lǐng)席散,卻待上山,只見黑旋風(fēng)李逵就關(guān)下放聲大哭起來。宋江連忙問道:“兄弟,你如何煩惱?”李逵哭道:“干鳥氣么!這個也去取爺,那個也去望娘,偏鐵牛是土掘坑里鉆出來的!”晁蓋便問道:“你如今待要怎地?”李逵道:“我只有一個老娘在家里。我的哥哥又在別人家做長工,如何養(yǎng)得我娘快樂?我要去取他來這里,快樂幾時(shí)也好?!?/p>
人長大之后,對父母的情感會復(fù)雜起來。而李逵對母親的情感,完全是兒童的依戀之情。這種赤子之心,不是旁人能有的,所以也更加寶貴。
李逵的口頭禪是“快活”,吃酒也快活,吃肉也快活,上梁山也快活,打仗也快活,和母親在一起更快活。所以人們喜歡李逵,因?yàn)樗冋娴萌缫粡埌准?。他讓我們看到,原來在循?guī)蹈矩的生活之外,還有這樣一種孩子般的活法,無牽無掛,無憂無慮。為什么我們沒有這樣快活地活著,是心中的那個孩子走丟了嗎?
但李逵也有缺點(diǎn)。李逵固然心思單純、打仗勇猛,卻喜歡濫殺無辜。在江州劫法場救宋江,他不管對方是做什么的,掄起板斧來,“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三打祝家莊時(shí),李逵跑到祝家莊旁邊的扈家莊,把扈家人全殺了,而此時(shí)扈家莊已經(jīng)投降了。宋江大吃一驚,斥責(zé)他亂殺人。李逵笑道:“雖然沒了功勞,也吃我殺得快活!”
甚至宋江想拉朱仝入伙,也派李逵去殺人。朱仝的頂頭上司有個四歲的小男孩,喜歡和朱仝玩。不料李逵奉宋江和吳用的命令,把這孩子殺了,朱仝被逼得沒辦法,只好上山入伙。
你說李逵活得快活,他倒是快活了,可是,江州那些無緣無故掉了腦袋的百姓快活嗎?扈家莊那些無辜喪命的村民快活嗎?四歲孩子的父母快活嗎?
李逵這個“熊孩子”很真,但是真不代表善,更不代表對。因?yàn)樗欢萌魏紊鐣?guī)則,不好的規(guī)則,固然經(jīng)不起他的橫沖直撞;良好的規(guī)則,卻也被他破壞得一塌糊涂。
這其實(shí)就是放任了內(nèi)心的“沖動小人”。李逵行事靠的是內(nèi)心的沖動,完全不受道德的約束。
所以,李逵可以說代表了所有的梁山好漢,甚至所有人內(nèi)心深處的沖動。如果沒有李逵,《水滸傳》不會那么深刻,因?yàn)槊總€人心里,都有一個時(shí)時(shí)刻刻需要克制的李逵。
比如說宋江的心里,就有一個李逵。你看他和李逵,簡直是兩條路上的人,但他們倆的關(guān)系很好。李逵就像是宋江的跟班??梢哉f,如果沒有李逵,宋江就不再是宋江。因?yàn)槔铄雍退谓?,本來就是一體的。
所以,李逵每天叫嚷的,其實(shí)就是宋江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與其說宋江壓制李逵,不如說他壓制的是自己內(nèi)心的沖動。
說到這里,我還想聊一個問題:如何閱讀名著。
憑沖動做事的李逵讓很多人感到不理解,所以,也有很多人說他破壞秩序、草菅人命,甚至因此討厭《水滸傳》。
李逵胡亂殺人,當(dāng)然是不對的。但你要知道,《水滸傳》是文學(xué)作品,評價(jià)文學(xué)作品要依托時(shí)代和社會背景。讀文學(xué)作品,要看人物在作品中的行事邏輯,更要看人物在他那個時(shí)代、那個環(huán)境,是不是會做這樣的事。如果是,那就說明這個人物寫得很成功。
讀文學(xué)作品,還要看作者如何真實(shí)地展現(xiàn)人性。偉大的文學(xué)家的工作,就是把你心中體會不到的東西挖掘出來,寫成故事給你看。善于讀書的人,看了之后,會像被閃電擊中一樣:我心里也有類似的東西,別人心里是不是也有?這樣,你對自己、對別人的認(rèn)識都會更深刻。
你回想一下,你是不是有時(shí)候也想自由自在地生活,想無緣無故地大喊大叫、大吵大鬧,甚至想搞破壞、毀東西?那么,不管你承認(rèn)也好,不承認(rèn)也好,李逵都住在你心里。
(張秋偉摘自天天出版社《為孩子解讀〈水滸傳〉》一書,邱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