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文博
微暗的書室里,油燈閃著泛黃的殘光,像一雙微閉的眼,惺忪。伏于幾案,空氣在寂寥中流動(dòng),裹挾著相顧無言的靜謐。我拿起手中的筆,寫下這兩個(gè)字——莒縣。
很多年以前,我就想寫一寫我的故鄉(xiāng)。生于斯長于斯,以為寫來會輕松瀟灑,能信手拈來,但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陡增,筆桿沉重,很多記憶和故事都從這里開始,又在這里結(jié)束。于是借著這夜,便輕輕翻一翻靈魂的褶皺吧!
莒縣,古稱“莒國”,位于魯?shù)貣|南,隸屬于日照,歷經(jīng)千載春秋,雖踞一隅,東夷之雄也。齊桓公小白曾留下“勿忘在莒”的警言。
“勿忘在莒”,這也是我內(nèi)心所念。
這些年走過的地方不少,但是令我魂?duì)繅艨M的還是這座小城。它有著古城特有的古樸與靈秀,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清冽。但又早早地敞開懷抱融入現(xiàn)代文明,有著都市的繁華與不俗。
莒有八景,步步生情。倘若你來到莒縣,定要去看看那浮來夕照,屋樓春曉,西湖煙雨,洛山樵牧。夜暮時(shí)分,去聽聽書院夜誦,山寺晚鐘。
沭河是這里的母親河,千百年來為沿岸子孫的富饒而日夜奔流?!按猴L(fēng)江上柳如煙,夾岸桃花遠(yuǎn)趁船”寫的就是她的美景。源頭的青峰嶺水庫飛瀑瀉玉,噴珠吐霧,下游碧波小溪,綠水如帶。小時(shí)候的我總歡喜地在沭河邊光著腳丫和小伙伴們奔跑。
而遠(yuǎn)處的山巒裹著一層薄霧,那是古城的旅游勝地浮來山。浮來山有三峰,“福來峰”“飛來峰”和“佛來峰”。夏天的浮來山最美,三座神奇的山峰連綿起伏,一切被綠色籠罩著,那種綠,是潑潑灑灑的綠。山上層巒疊翠,浮圖插空,山中春氣南動(dòng),涌水若泉。來莒縣游賞者多是奔著浮來山上那棵千年古樹“天下第一銀杏樹”來的。這棵蒼老的古樹,閱盡三千多年的人世滄桑,樹干已經(jīng)難以支撐起樹冠,養(yǎng)分已經(jīng)很難供給枝葉,但它依然以鋼鐵般的意志延伸著,像極了勤勞、樸實(shí),忠厚、頑強(qiáng)的莒城人。記憶里,還是當(dāng)年的颯爽英姿,滿樹銀杏葉,述說著當(dāng)年的莒魯會盟。
莒縣的羊肉湯歷史久遠(yuǎn)。印象中的矮桌子破凳子,并不豪華的裝潢,卻能引來一波又一波外地人。選材十分講究,要選用當(dāng)?shù)胤硼B(yǎng)的山羊,洗凈以后帶骨全羊放進(jìn)大鍋里熬煮,直至湯白肉嫩。店家給你端上桌的往往是滾燙的冒著熱氣的沒有任何佐料的純湯肉,要自己搭配芫荽、韭菜花、胡椒粉等,再配上酥軟香醇的大餅,特制的小咸菜,那叫一個(gè)絕。莒縣人好客,倘若前一天晚上喝高了,第二天定要去喝上一碗頭道湯,全身通泰。最純正的食材,最原始的做法,給了莒城人經(jīng)年的滋養(yǎng)。
擱筆暫歇,回念故鄉(xiāng)景色,連夜色也變得通透。莒城的勝景已經(jīng)在我的眼前閃耀,羊湯的味道好似也漫在我的心間,情難自持。
月色,夜色,紙箋,都在詠嘆——我的莒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