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搬走近10年的同齡鄰居老馮老家在蘇北農(nóng)村,早年家貧,沒上過學。成年后,他到無錫淘金,先是在一家私人的廢品收購站打工,后來廢品收購站倒閉,他又靠收廢品度日。經(jīng)人介紹,他與一個在福利廠工作的姑娘結了婚。
老馮為人忠厚,很討當?shù)鼐用裣矚g,大家都樂意將廢舊物品贈給或半送半賣給他。他懂得感恩,總從收來的廢舊物品中精心挑選出一些可以再利用的東西,如電器零件、鋼釘螺絲等,分門別類存放,一旦居民需要,便無償贈送。家住6樓的耄耋翁老楊膝關節(jié)老化,行動不便,老馮常攙扶著他上下樓梯。老馮夫婦把平常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結婚幾十年一直恩愛如初。每次老馮騎著電動三輪車出門收購廢品,或上集市買菜時,總帶著老伴一同前往。中、晚餐時,夫婦倆還會自得其樂地哼些蘇北小調(diào)。
前幾天,老馮居然加了我的微信。他在微信中告訴我,離開無錫這10年,他一直在蘇北老家?guī)驮跓o錫當上了老板的侄兒看老房子。他耐不住寂寞,就辦了個養(yǎng)雞場,專門養(yǎng)殖品牌草雞,賺了些錢。他邀請我們一家去他家玩玩。
我有晨練登山的習慣,每次沿著青山公園臺階往上走時,總會遇到一位與我年齡相仿的老者。他總是拎著一個碩大的環(huán)保袋,上山時袋中空空,下山時鼓鼓囊囊,裝滿了他沿途拾的廢棄紙盒、飲料瓶、金屬易拉罐等。我與他一回生二回熟,后來就問:“老朱,你也一把年紀了,怎么還干這個?”他坦然地笑笑,說:“廖兄,不瞞你說,我的養(yǎng)老金不高,而且上有老,下有小,趁晨練的時候順手拾點兒廢品,既能補貼點兒菜錢,又有利于環(huán)保,何樂而不為呢!”
后來,我因病住院,病愈后,遵醫(yī)囑不再登山,所以與老朱多年未見。最近偶遇,他居然用我聽不懂的英語向我打招呼,一下子把我驚呆了。
老朱還是那么坦然地微笑著,告訴了我他學習英語的原因。他說,兩個兒子都已大學畢業(yè),一個考上公務員,一個在民企打工,兩個人爭著要幫助老爸圓出國游的夢,最后決定共同出資,并已辦好了相關手續(xù)。為方便出境旅游,老朱拜兒媳為師,學起了英語,一些常用語他已爛熟于心。
老馮和老朱幸福的晚年生活讓我感慨萬分。只要稍微留神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有許多老馮、老朱這樣的老人,他們?nèi)死闲奈蠢?,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書寫著真善美樂的晚晴故事,讓人感嘆:活在當今,何其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