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庭亮
(廈門市松柏第二小學,福建廈門 361000)
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積極健康生活方式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小學體育課程作為學生體育鍛煉的基礎,對于培養(yǎng)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至關重要。墊上技巧作為體操基礎動作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動作準確性和協調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設計和實施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積極意義。本研究旨在探討小學體育課堂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以期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通過分析現有文獻,結合實踐經驗,提出一種基于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模式,并對其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結果將有助于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更系統、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實踐指導。
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是體育與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技能、意志品質、團隊合作等。《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體育與健康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徑。在體育課堂中,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將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并獲得積極的身心健康體驗。
大單元教學設計是針對教學內容整體性、系統性的需求,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通過有機整合教學資源和因材施教,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體育知識結構和技能體系,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深刻的體驗和認知。大單元教學設計旨在超越傳統的碎片化教學,注重學科教學的內在聯系和學科思維的培養(yǎng),達成知識的透徹理解和能力的持續(xù)提升。通過大單元教學設計,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體育知識,提高綜合運動技能,并且能夠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和能力。
在小學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目標主要包括提高學生的協調性、柔韌性、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等身體素質,培養(yǎng)正確的運動技能與運動習慣,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墊上技巧作為一個關鍵的體操基礎動作,對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和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身體發(fā)育和認知水平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體育與健康教育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以及促進學生全面身心發(fā)展的目標。在這個背景下,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踐需要緊密聯系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和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理論框架,兼顧小學生身體發(fā)展特點,讓教學貼近學生的需求和生活實際,以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以發(fā)展學生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yǎng)為宗旨,注重指導學生墊上技巧動作,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意志品質。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創(chuàng)設有趣、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墊上技巧。
單元課程情境以學校體育課程為載體,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育與健康情境。通過模擬日常生活和競技體育中的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感受運動的樂趣。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確定復習水平一階段已經學過的滾翻、橫叉、仰臥推起成橋等動作,學習適合水平二階段學生能力水平的后滾翻、跪跳起、肩肘倒立、前滾翻蹲立等基本動作。教學階段:(1)基礎知識學習:讓學生了解墊上技巧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2)動作分解與實踐:詳細講解、示范每個動作,讓學生掌握動作技巧;(3)動作組合與實踐:將基本動作進行組合,讓學生體驗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4)情境應用:創(chuàng)設實際情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所學墊上技巧。
(1)掌握墊上技巧的基本動作;(2)提高學生的身體控制能力、動作準確性和方位意識;(3)培養(yǎng)學生自立、勇敢、堅韌等意志品質。
2.5.1 教學方法
采用講解、示范、實踐、反饋等教方法,確保學生充分參與練習,提高動作技能。(1)講解:教師詳細講解動作要領、注意事項,幫助學生建立動作表象;(2)示范:教師或助教進行動作示范,讓學生明確動作標準;(3)實踐:學生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動作不規(guī)范之處;(4)反饋:教師評價學生的練習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
2.5.2 教學組織
(1)分組教學: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等因素,合理分組,確保教學效果;(2)示范與實踐結合:教師在進行講解和示范后,組織學生進實踐,及時糾正動作不規(guī)范之處;(3)安全保障:加強安全教育,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
結合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全面評估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1)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的態(tài)度、努力程度、進步幅度等方面;(2)終結性評價:對學生墊上技巧表現進行量化評估。
根據學生實際表現,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總結經驗教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
本研究選取某小學四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共開展10課時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結合定性和定量數據,通過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墊上技巧、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等的表現,分析大單元教學實踐效果。
本實證研究設置一個實驗組和一個對照組。實驗組學生接受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對照組進行傳統體育課程。通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墊上技巧表現、體能測試、主觀體驗、家長問卷得分等數據,進行實證研究。
為了評估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的變化,研究采用多種數據收集方法:(1)動作表現記錄:教師記錄學生的表現,包括動準確性、連貫性和控制能力等方面;(2)體能測試:測試學生的體能,包括柔韌性、肌肉力量、協調性等方面;(3)問卷調查:向學生及家長發(fā)放問卷,調查學生的主觀體驗、態(tài)度和意志品質的變化。
采用統計學分析法處理和分析數據,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上的差異。同時進行主題分析,從學生的表現、態(tài)度和感受中得出結論。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評測表
通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發(fā)現:(1)實驗組學生的表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實驗組學生的動作準確性、連貫性和控制能力上取得了明顯的進步。(2)實驗組學生在體能測試中的表現也有所提升,其柔韌性、肌肉力量和協調性等方面的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3)實驗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更積極的態(tài)度和更強的意志品質,學習動作的熱情和勇氣有所提高。
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均得到了提升。
盡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部分局限性,例如樣本規(guī)模有限、研究周期較短等。后續(xù)研究可以擴大樣本規(guī)模、延長研究周期,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普適性。同時探討不同教學方法在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完善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有益借鑒。
本研究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旨在評估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的效果。通過對比兩組學生的墊上技巧表現發(fā)現實驗組學生在墊上技巧動作的掌握程度、動作準確性、身體控制能力等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實驗組學生在體能、協調性、靈活性等方面表現較好,有利于全面發(fā)展,這說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面對困難時表現出更強的毅力,這說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通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學生對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的滿意度較高;通過教師訪談了解到其對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的認可度較高,學生和教師均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
本研究通過實證研究,探討了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認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確保墊上技巧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不同教學方法在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中的應用,完善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更多有益借鑒。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在提高學生墊上技巧水平、身體素養(yǎng)和意志品質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在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過程中,墊上技巧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