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探究三 小說中的各類詩詞
整本書閱讀《紅樓夢》,作品中的大量詩詞是無法回避的。閱讀《紅樓夢》詩詞既是一個熱點、亮點,又是一個難點。我們重點閱讀的詩詞,應(yīng)包括:金陵十二釵圖冊判詞、紅樓夢曲,第二十二回的春燈謎,詠白海棠、菊花詩、牙牌令、螃蟹詠、秋窗風(fēng)雨夕、五美吟、葬花吟、題帕三絕,第六十三回的花名簽酒令,還有柳絮詞等。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賞析
這首曲是專門詠嘆寶玉和黛玉的。“枉凝眉”意思是白白地皺眉頭,命運就是這樣無情,追悔、痛苦、嘆息、遺憾,全都無用。
《紅樓夢》中那一僧一道對頑石說的“美中不足,好事多魔”,是大有深意的,寶黛愛情的幻滅就是一條注腳。一個是絕色佳人,一個是翩翩少年;一個聰明絕頂,一個博學(xué)多才;一個無意于功名利祿,一個從不說“仕途經(jīng)濟(jì)”的混帳話;她整天為他哭泣嘆息,他整天為她牽腸掛肚;她心里只有他,他心里只有她——這不正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嗎?然而在榮國府那樣的牢籠里,他們的愛情始終被壓抑著。張生還可跳過粉墻去同鶯鶯幽會,杜麗娘還可在夢里同柳夢梅結(jié)成夫妻,寶玉和黛玉最終連這點幸運也沒有。封建道德觀念在貴族之家就是天條,窒息了人的一切天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及賈家的敗落,最終隔斷了他們的緣分。黛玉這個多情善感的女孩子,就像柔嫩的小草,在“風(fēng)刀霜劍”凌逼之下枯槁了。她和寶玉的戀愛過程,始終伴隨著痛苦和煩怨,最終還是一場虛幻,“命運”把他們大大地捉弄了一場。這出和著血淚的戀愛悲劇,不僅使作者為之“淚盡”,二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是人們談?wù)摬槐M的話題。
金陵十二釵副冊判詞之一
根并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xiāng)。
賞析
這一首判詞說的是香菱。寶玉看又副冊判詞不解,又去翻副冊,見上面“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蓮枯藕敗”,接著便是這首判詞。
香菱是薛家的丫頭,是奴婢,進(jìn)不了“正冊”;可她原是甄士隱家的貴小姐,也不能進(jìn)“又副冊”,所以作者就把她安排在介于主奴之間的“副冊”里。第一句是說,“香菱”原來就是“英蓮”,英蓮三歲時被拐子拐走,養(yǎng)到十幾歲賣給薛蟠,給這個花花太歲作了侍妾。后來薛蟠娶了個攪家不賢的潑婦夏金桂,又貪又嫉,又狠又毒,香菱受盡他們的凌辱虐待,含恨而死。關(guān)于香菱的結(jié)局,判詞說得很明確。高鶚的續(xù)書寫夏金桂死后,香菱被扶正,當(dāng)了正夫人,顯然是不符曹雪芹的意圖的。如果說甄家的小榮枯映襯著賈家的大榮枯,那么香菱的命運也是對大觀園群芳命運的一個暗示。誰能想象得到,甄家嬌生慣養(yǎng)的掌上明珠,會成為一個讓人作踐的奴才呢?誰又能容忍那么聰明俊秀的姑娘,配給一個只會作“哼哼韻”的蠢材呢?這實在令人惋惜。英蓮其實就是“應(yīng)憐”,從作者宿命論的觀點看來,這是不可解的,命運是無情的。
《紅樓夢》中眾兒女結(jié)社作詩,將大觀園打造成一座詩意的樂園。且書中所有詩詞,都是貼合人物的語氣、性格與命運寫的,學(xué)生通過賞析書中詩詞曲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個性特征。
收尾·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家業(yè)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yīng)。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冤冤相報實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雌频模萑肟臻T;癡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賞析
這是《紅樓夢》總收尾的曲子。《飛鳥各投林》是“家散人亡各奔騰”的另一種說法,與“樹倒猢猻散”同義。
曲子是對以賈家為代表的封建貴族階級命運的概括,也可以說是一首帶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主題歌。作者一生由“飲甘饜肥”的貴族子弟跌落成一個“舉家食粥”的落拓文人。他看到封建社會處處充滿矛盾斗爭,一切都在運動,都在產(chǎn)生和消失。這種客觀的辯證法印在作者頭腦中,就形成了他樸素的辯證法觀念。
在第十三回中,作者通過秦可卿之口說:“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fù)始,豈人力可常保的?!边@就是說“物極必反”,有始必有終,有盛必有衰,這個客觀規(guī)律是任何人都無法抗拒的。這首《飛鳥各投林》等于宣布:凡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所拼命追求和維護(hù)的一切,都是注定要滅亡的。曹雪芹依據(jù)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忠實地描繪了大觀園內(nèi)外的社會生活,正像他自己宣稱的“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躡跡,不敢稍加穿鑿”,因而《紅樓夢》所反映的貴族家庭的興衰始終,是符合歷史的辯證法的。作者寫他們的“極盛”,正是要反襯他們的“極衰”;寫他們的“赫赫揚揚”,正是要反襯他們的“煙消火滅”。高鶚續(xù)寫的后四十回寫賈家最后又“沐天恩”“延世澤”“蘭桂齊芳”,安排一個不喜不悲的“團(tuán)圓”結(jié)局,是違背曹雪芹原意的。曹雪芹設(shè)計的結(jié)局是“樂極悲生,人非物換”“樹倒猢猻散”。按照作者樸素辯證法的觀點,榮國府并不永遠(yuǎn)“榮”,有榮必有枯,而且要枯得很慘;寧國府也不永遠(yuǎn)“寧”,有寧必有危,終要有破家滅族的一天。
從“脂硯齋”批語透露的曹雪芹所寫的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情節(jié)看,賈家敗落后,當(dāng)年“金窗玉檻”“珠寶乾坤”的大觀園要變成“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一片凄涼頹敗景象。而被攆出大觀園的寶玉和寶釵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困苦生活;王熙鳳要有一個“身微運蹇”“回首慘痛”的可悲下場;惜春要沿門托缽,“緇衣乞食”;賈赦、賈珍之流要被撤職罷官,扛上枷鎖,或被殺頭,或被流放充軍。賈家如此,與他們有關(guān)聯(lián)的史、王、薛三族也一樣,得勢時他們互相“扶持遮飾”,勢敗時也要一齊完蛋。他們都向自己的對立面轉(zhuǎn)化了去。這首《飛鳥各投林》,就是對他們下場的形象描繪。
演練
1.下列是《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中的一段判詞,暗指《紅樓夢》中兩個女子的命運。請指出這兩個女子是誰,并簡述其中一個女子的身世與命運。
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葬花吟》這首詩并非一味哀傷凄惻,其中仍然有著一種抑郁不平之氣,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那種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請結(jié)合詩句作簡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xué)習(xí)方法報》語文新教材高一必修上2024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