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潔
閱讀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綜合應用的一個重要部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方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借助圖畫閱讀一些簡單的短篇故事。繪本是有插圖的故事,巧妙地選擇和運用繪本,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閱讀材料沒有趣味,學生不愛閱讀
閱讀材料的選擇對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注意繪本的語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要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相適應?,F(xiàn)階段的小學英語課本中,閱讀材料主要有兩類:一是故事時間,二是朗誦和寫作。故事時間主要是講故事,朗誦和寫作包含各種繪本閱讀材料。據(jù)調(diào)查,小學生更喜歡童話和故事書。這一點符合當前教學的要求。但教材中的一些故事不夠生動,情節(jié)松散,略顯呆板。此外,教材中的閱讀資料盡管已盡量貼近生活,但與學生生活實際仍存在不少距離。準確地說,教材中閱讀材料的主題有些寬泛,針對性不足。如果閱讀材料選擇恰當,即使是一個很短的篇目,也能激起學生的共鳴;如果選取的閱讀材料不合適,則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甚至導致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厭煩情緒。
(二)閱讀材料難以引起學生共鳴
造成學生對英語閱讀不感興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閱讀材料對學生來說無關緊要,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有一定距離。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閱讀材料如果偏離學生的實際需求,就會削弱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果選取的閱讀材料過于低齡化,學生會感覺內(nèi)容過于簡單而不愿意閱讀;如果閱讀材料難度過大,學生則會覺得內(nèi)容過于深奧,無法順利閱讀。這兩者都不合適,會造成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疏離,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進而使他們不喜歡甚至厭惡英語閱讀。因此,英語閱讀教學材料的選取是一個值得教師研究的課題。沒有共鳴的閱讀,很難長時間進行,學生只是被動地閱讀,而不是自己想要閱讀。
(三)閱讀方式不對,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
首先,詞匯是學生閱讀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一篇文章中如果生詞過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文章主題和內(nèi)容的理解。缺乏耐心的學生,見到生詞不愿意去查詞典,一旦生詞阻礙了他們的閱讀,就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不愿意繼續(xù)閱讀。其次,語法和句法也會影響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最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容易忽視對整篇文章的理解,過分重視詞匯的教學、句型的分析,使得閱讀課更像詞匯課和語法課。學生的閱讀技巧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面對如此多的困難,如果沒有很好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會不知所措,厭煩學習英語。
二、繪本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充分發(fā)揮故事情境的作用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繪本,教師要注意充分運用故事情境,使學生深入其中,主動地去感受、表達,并積極地參與到語言實踐中來。
例如,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是一本去逛動物園的繪本,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時可以設計看圖猜動物的游戲。上課前,教師準備好各種動物的卡片,在教學的過程中向?qū)W生展示這些卡片,鼓勵學生猜一猜卡片上的動物,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猜卡片時,教師可以提問:“What do you see?”該句子是練習重點。以此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快速投入學習,效果會更好。
(二)在繪本的基礎上開展語言訓練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繪本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用有趣的故事,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利用繪本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對繪本有更深刻的印象。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繪本為中心,進行語言訓練,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語言。
例如,教師在帶著學生閱讀繪本故事Go Away,Cat的過程中,如果只是找出幾個生詞,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這種教學就非常單調(diào),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繪本教學也就失去了意義。要想在閱讀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就必須以故事為主線進行教學,可以先給學生看一只小貓,然后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鼓勵學生主動猜測生詞的意思。然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學習生詞,為學生做一些示范,幫助學生深入、全面地了解這些生詞。
(三)利用現(xiàn)代技術(shù),提升繪本教學的效果
在提倡和推行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怎樣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是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小學生思維活躍度低,語言表達能力弱,我們要抓住這一特點,為學生精心創(chuàng)設一個英語學習環(huán)境。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fā)展給教育帶來了沖擊,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已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加強和學生的溝通,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課的參與度,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四)利用繪本故事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英語教學要轉(zhuǎn)變單調(diào)乏味的詞匯、文法講解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發(fā)揮主體作用。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閱讀。
孩子們天真無邪,活潑好動,愛模仿英語閱讀材料中的對白、動作等。如果給他們機會,他們就會更加積極地學習。因此,在學習繪本故事的時候,教師示范朗讀之后,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小組成員在組內(nèi)進行對話練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完繪本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朗讀并表演,滿足學生的模仿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將繪本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既能確保學生閱讀的質(zhì)量,又能有效地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鼓勵學生進行獨立閱讀,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閱讀體驗。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