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不錯,你們跟媽媽騎車去村里買菜吧?!币宦犇軌蝌T車上路,我的兩個雙胞胎女兒很興奮。
愛人駐地在某市郊區(qū)農(nóng)村,村里有個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卻有不少車輛來往。當我們仨一人一車來到十字路口時,兩個女兒無比緊張,緊緊地攥住車把。她們車技不錯,就是缺乏馬路“實操”經(jīng)驗。
見狀,我下了自行車,帶著她們,像幼兒園的小朋友過馬路一樣,左看右看確認無車后,再快速推著車子通過。
待回到部隊大院時,大女兒問我:“媽媽,為什么我們要推著車子過馬路呢?我看那會兒路上也沒有車。”
看著一臉渴望解答的女兒,仿佛看到了自己當年的模樣。
我出生在閩南的一個鄉(xiāng)村。那時,出門、走親戚只能靠步行或騎自行車。村里通向外面的路彎彎曲曲、坑坑洼洼,一下雨盡是泥濘。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纏著父親帶我去鄰村的二姑家,不僅僅是因為我和表哥、表姐能夠快樂地玩耍,更是惦記二姑家里那充滿香味的油炸扁肉。
二姑家離我家約3公里,不算遠,但要經(jīng)過一段很長的林子路,還要跨過一座橋。每當肚子里面的饞蟲鬧騰時,我就央求父親帶我去二姑家。經(jīng)母親同意后,父親便笑盈盈地騎上那輛老式自行車,馱上我“吱呀吱呀”地向二姑家奔去。
當穿過兩旁立著筆直柏樹卻狹窄的林子路后,我們老遠就瞧見了那座向陽橋。南方水系發(fā)達,橋梁繁多,向陽橋只是一座普通的鄉(xiāng)村小橋。橋長不足20米,橋寬不足1.5米,由石板鋪成,橋兩邊沒有護欄,下面是嘩嘩奔涌的河水。橋面離水面很近,人從橋上走過,還能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濕氣。
父親說,每年雨季的時候,上游河水來不及排泄出去,就會漫到橋面上,向陽橋就無法正常通行。
我雖在南方長大,卻不會游泳,或許還是年紀小,每次跟著大人從向陽橋上走過,都覺得腳底發(fā)麻,走得小心翼翼、手心捏汗,特別擔心掉落水中。每當看到有人能夠騎車在向陽橋上自如地通過,我都覺得那是英雄一般的存在。
然而,父親卻沒有滿足我對英雄的幻想,他每次帶我過向陽橋時,總會下車,推著我慢慢地向前走,一次、兩次、三次……
有一次,父親依然像往常一樣,還沒到向陽橋頭,就下了自行車,準備推車過橋。而這時,橋對面正好有輛自行車騎了過來,擦肩而過的時候,我都能清楚地看到后座上小男孩摟著他父親的腰,臉上滿是興奮和驕傲。
我再也忍不住了,我問父親:“爸爸,為什么每次到了向陽橋,你都不騎著過去呢?”
父親瞧了我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這樣安全?!?/p>
我卻不能理解:“可是你車技很好啊,我想讓你騎車帶我過橋,像剛才那個爸爸一樣?!?/p>
父親沒有回答我,推著我繼續(xù)慢慢地往橋上走。
“爸爸,你是害怕嗎?像我一樣害怕橋下的水嗎?”我有點忐忑,既期待父親的答案,又害怕父親回答他也害怕橋下的水。
父親還是沒有說話,依然非常認真地推著我過了橋。等過了橋,父親回頭瞧了一眼我那噘得可以掛上油瓶的嘴,笑了。
“我是害怕,但又不是害怕?!备赣H的話,讓我覺得莫名其妙。
父親停下了車,看著我,耐心地對我解釋道:“我擔心這橋窄,萬一對面也來個車,躲避不及,誰都不好過去。但這不是害怕,是為了更穩(wěn)妥地過橋?!?/p>
我依然覺得父親在狡辯,悻悻地“懟”他:“可是別人騎過去了都沒事啊。我覺得人家爸爸都能騎車過橋,你卻下來推著我走,多丟臉呢?!?/p>
父親沒有直接回答我,反而丟給我一個難題,“那你說說,是下來推車過橋丟臉呢?還是沒有十足把握卻騎車過橋,不小心掉了下去丟臉呢?”
2023 年8 月,吳霞與雙胞胎女兒合影。
我有點為難,不知道如何來反駁父親:騎車過橋那可是我英雄般的夢??墒潜M管我小,但是我懂——如果騎車過橋時不小心掉下去,那不僅是丟臉的事,而且還會受傷。
沒有等我回答,父親繼續(xù)告訴我:“推著車過橋不丟臉,能夠保證咱們安全通行就好。不僅是過橋,以后你會碰到更多事,與其沒有把握很好地完成它,不如腳踏實地,選擇穩(wěn)妥的方式來進行。這不會讓人覺得丟臉,不懂裝懂卻完成不了任務,那才是丟臉?!?/p>
對父親的話,我懵懵懂懂,但卻記?。悍€(wěn)妥一點不丟臉,不懂裝懂才更糟糕。
后來,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偶爾自己騎車前往二姑家,每次也學父親的樣子,推著自行車過向陽橋。再后來,隨著沿海高速公路的修建,向陽橋也被重修了,橋面寬敞,兩邊護欄堅固,橋下也已經(jīng)不再可見嘩嘩奔流的河水,可父親的話我依然記在心里。
無論是求學,還是工作,包括后來成為軍嫂……我對所走過的路,總是積極努力但不冒進,踏實穩(wěn)妥讓人放心。父親也常對人說:“這個女兒行,無論以后走到哪兒,都不用我操心?!?/p>
2012年6月,年僅58歲的父親因病去世。那時候,我的雙胞胎女兒出生才6個月,父親臨終前還曾遺憾地說:“家里新添兩只小兔子(女兒屬相為兔),可是我等不到她們喊我外公了。”
如今,女兒都比當年的我高了,看著孩子滿臉期待又不解的樣子,我對她們說:“剛才過馬路的時候,路上是沒有車。但那是咱們下了自行車才看到的。你們很少騎車出門,能做到既控制好車速,又兼顧左右馬路的路況嗎?如果不行,咱們就下來,先觀察路面情況,再穩(wěn)妥地過馬路,保證自己安全最重要?!?/p>
大女兒很聰明,一點就通:“穿馬路,下車推著更安全。”小女兒也在一旁點了點頭。
一瞬間,我覺得父親過橋的故事有了后續(xù),可以一代代傳承下去。
(作者為軍嫂)
編輯/朱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