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是常見的“四旁”綠化及道路綠化樹種,在全國各地區(qū)得到了廣泛種植,并且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樹木種植體系。山東省菏澤市栽種楊樹數量較多,楊樹種植面積、林木覆蓋率相當高,并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楊樹喜濕、耐寒、適應能力較強,但如果在坡地、丘陵地區(qū)種植楊樹,不僅會影響楊樹的生長速度,還會增加病蟲害的出現(xiàn)頻率。因而,楊樹栽培必須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楊樹特性,參考菏澤地區(qū)楊樹種植經驗,科學應用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以保證楊樹健康生長。
一、楊樹生物學特性
楊樹屬喬木,樹干端直,樹皮光滑或縱裂,常為灰白色,樹枝有長短枝之分,小枝具頂芽與芽鱗2枚以上。屬早期速生樹種,樹葉為單葉互生,在不同枝條呈現(xiàn)出不同的枝葉形狀,多為卵圓形、三角狀卵形或卵圓披針形。楊樹為柔荑花序,花序先于葉片開放,雌雄異株,無花瓣,多雄花,雄花稍早雌花開放,有環(huán)狀花盤及苞片,苞片頂端分裂,種子小,蒴果成熟即開裂,具冠毛。楊樹喜陽怕陰,喜濕耐旱,適宜在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空氣流通、土壤肥沃疏松的環(huán)境中生長。
二、種子的采種
1、選擇母樹
楊樹種子小,易喪失發(fā)芽力,因而必須選擇優(yōu)良的母樹進行采種,以提升種子發(fā)芽力,幼苗茁壯成長。選擇母樹時,應選擇20~30年樹齡且生長狀態(tài)良好的母樹,母樹必須無病蟲害。
2、采種季節(jié)
在山東地區(qū),楊樹種子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采種時要密切關注果穗小果的狀態(tài),以確定種子的成熟情況。若果穗小果發(fā)黃,且果穗種子已經呈現(xiàn)出飽滿的狀態(tài),即可采種,避免出現(xiàn)過早采種或過于成熟再采種的情況。
3、采集方法
楊樹多采用剪果穗法進行采種,先用鉤子或者長桿鐮刀剪采帶果枝條,再從果枝上采集成熟的果穗,袋裝車運,注意不要裝載的太滿。轉運回去后,要立馬曬開,以免種子發(fā)熱而影響發(fā)芽率。采種后,應及時播種,最好是能夠做到隨采隨播,以免影響種子發(fā)芽率。如遭遇下雨,播種地土壤過濕,無法進行播種,則必須對種子進行通風晾曬。應選擇在陰涼處曬開,可選擇在干爽的屋子鋪設簾子或席子,再在上面平鋪果穗,平鋪的果穗厚度不得超過5cm,晾曬時要時常翻動果穗,防止種子發(fā)熱。待晾曬的半數以上的果實裂開后,即可進行脫粒。脫粒時,先將果穗放置在鐵篩上,再用手揉搓果穗,把種子從果絮里揉搓除出來,揉搓出的種粒用篩子配合簸箕處理好,最后將種子放在通風條件良好的地方進行晾曬,可薄鋪在紙上或布上。晾曬時,要多翻動種子,如果需要長途運輸的種子,要比普通種子晾曬得更干一些,以免種子發(fā)霉。
三、楊樹播種育苗技術
1、選地
科學選地,播種育苗的苗圃必須滿足土壤條件良好、灌溉運輸方便等特征,應優(yōu)先選擇灌溉方便、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作為育苗苗圃。
2、整地
楊樹播種育苗是連續(xù)性且細致的工作,必須做到精耕細作和科學整理。播種育苗的前一年秋天就要開始準備整地工作,先翻耕土壤,秋季翻耕不僅能夠消滅大部分的害蟲蟲卵,而且還能夠讓土壤吸收留存雨雪水的水分。翻耕深度必須保持在20cm以上,同時也要清理干凈地里的灌木和雜草。整個苗圃范圍內的地,必須全部翻耕到位,深淺必須保持一致,不得出現(xiàn)漏耕欠耕,漏耕和欠耕會影響畦的平整度,不平整的畦可能會使得播種的種粒被水沖走或堆積在凹陷之處,影響出苗數量和出苗質量。開春播種前,應抓緊耙土,必須在土塊未干透前,耙碎土壤。如發(fā)現(xiàn)土壤松散且較為干燥,則必須注意下層土壤水分的保持,既要隨翻隨耙,早春時還必須用無齒耙再耙一遍。在楊樹播種育苗進行前,如發(fā)現(xiàn)土壤表面存在一層厚厚的粉末,土壤也非常得干燥,則必須再用釘齒再耙一遍,為后續(xù)播種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3、施肥
楊樹播種育苗常用混合肥作為基肥,混合肥含有豐富的養(yǎng)料,能夠促使楊樹苗茁壯生長?;旌戏释ǔS枚逊省?、人糞尿和餅肥構成,并且要預先腐質成熟,腐質肥料不僅可以提高肥力效果,而且還可以燒死肥中的害蟲卵和草種,減少病蟲害。肥料腐質應在秋季翻耕前完成,在翻耕時應按照600kg/hm2的量撒布肥料,將混合肥翻耕到土壤里,并逐步分解,為楊樹苗木的生長提供充足養(yǎng)分。
4、做畦和做壟
楊樹常用的播種方法有兩種,即楊樹畦播和壟播。相較于壟播,畦播操作更加簡單,易下手,但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多,且出苗的數量和質量稍差于壟播。
①畦播
畦播的關鍵是劃分畦面和畦埂,應用量尺測量田間整體規(guī)模,并用腳或其他標識物做好標記,方便后續(xù)按照標記培畦埂。苗畦的設置要適中,苗畦設置過小,邊沿就多,容易浪費土地資源,設置過大,楊樹苗木播種和管理困難。因而,必須確定大小合適的苗畦,通常情況下,苗畦寬度設置1m,長度設置10m。為方便后續(xù)的楊樹播種和苗木管理,做畦的時必須保證所有苗畦大小相同、水平一致,且要統(tǒng)一排水,設置排水溝。
②壟播
壟播的關鍵是做壟,做壟要密切關注壟的尺寸,壟高應保持在10~15cm,壟底寬度保持在0.5~0.6m,壟面保持在0.3~0.35m。做壟采用可兩邊分土的犁,若發(fā)現(xiàn)犁寬度不夠,可選擇在犁頭后部系上秸稈或柳條把。開壟后,再用木板過壟,將壟臺拖整平整。過壟后,應將長壟分成短壟,短壟長度應控制在30m,并要在壟頭上設置排水溝,以便利灌溉和保證排水。
5、播種的時期與數量
楊樹采種后,要及時進行播種,盡量隨采隨播,采種和播種時間間隔太長輝直接影響樹種的發(fā)芽率。楊樹播種時間最遲不要超過6月上旬,為楊樹的成長預留足夠的時間,以免夏季干旱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播種的數量會直接影響苗木的生長情況和出苗數量,播種過多會浪費果種,增加后期間苗的投入,播種得過少則會浪費土地資源,無法發(fā)揮人力物力的最佳效果。因而,在楊樹播種前,種植戶或林業(yè)人員應該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情況,確定適宜的播種量,通常撒布種子的比例為25~30kg/hm2。
6、播種的方法
楊樹樹種播種前,應先對畦面進行處理,將畦面土塊完全打碎壓實、灌水濕潤畦面,最后再用短齒鐵耙摟平畦面。摟平時,輕輕摟破地皮,直至畦面呈不均勻狀態(tài),不可摟得過深,以免影響畦面的平整度??紤]到楊樹種子小這一特點,在播種時要摻入一定量的河沙輔助,河沙量控制在10倍為宜,拌好的種子要均勻播撒在畦面上。播撒完成后,采用噴水細密的設備濕潤畦面,最后再在畦面上覆蓋一層薄河沙。
7、澆水
春秋兩季天氣變化明顯,氣候較為干旱,氣溫的升高和為數不多的降水會大大增加樹體水分蒸發(fā)量。楊樹澆水重點可概括為“三水”,灌澆“三水”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苗木,為楊樹苗木生長提供濕潤的生長環(huán)境。
四、整形修剪
楊樹整形修剪工作通常安排在樹木落葉到春季發(fā)芽前進行,這個時間段楊樹已停止生長,此時開展修剪工作既不妨礙傷口愈合,又能夠為新梢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楊樹整形應遵循“輕修枝、留大冠、去競爭、保主干”的原則,栽植當年應修剪影響主枝生長的競爭枝,如果主枝不明顯或者存在斷梢現(xiàn)象,修剪人員要在背陰處預留1個健壯芽,目測或用工具測量,選擇在1cm處短截,抹去1.5m以下的枝芽。栽植1~2年后,應全面檢查楊樹枝條生長情況,將粗大的競爭枝修剪干凈,并稍微修剪其側枝。栽植3~5年后,應檢查主干側枝的生長情況,修剪干凈主干下部的側枝。幼林郁閉前,可適當疏剪競爭枝,保留大樹冠,以提高光合作用的面積。郁閉后,光照條件變差,應控制樹冠和主干的比例,樹冠占樹高的比例應控制在2/3左右。針對粗大枝干,可分次進行修剪,分2次為宜,防止修剪傷口過大而影響楊樹的正常生長。另外,要密切關注密集枝、競爭枝、干枯枝和病蟲枝的情況,及時做好修剪,修剪時要平貼著樹干下鋸或下剪,粗枝可先在下方鋸出淺口后,再從上方下鋸,避免留茬或撕破楊樹樹皮。
五、楊樹常見病蟲害防治措施
1、楊樹腐爛病
腐爛病是楊樹常見病害之一,多發(fā)生在幼樹或生長衰弱的林木上,引發(fā)腐爛病的主要原因是病菌入侵。感染腐爛病的楊樹,一開始會在病部出現(xiàn)暗褐色的水漬狀斑,散發(fā)出酒糟氣味,發(fā)展到后期,楊樹木質部會逐漸腐爛,甚至會導致楊樹林木死亡。楊樹腐爛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病枝條清理。種植戶或林業(yè)人員要密切關注楊樹的生長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腐爛部就要進行治理,修剪病害枝和重病枝,并將修剪下來的病枝、病葉轉運到林外進行統(tǒng)一處理;二是病害預防。腐爛病是一種可預防的病害,種植戶或林業(yè)人員可在每年秋末進行病害預防,選擇生石灰、食鹽、水及硫磺粉等物質,調配成混合物,將混合物涂刷在楊樹樹干1m以下的部位,以達到預防腐爛病和其他病蟲害的效果;三是藥物治療防治。種植戶或林業(yè)人員發(fā)現(xiàn)腐爛病后,可先用小刀對病部進行處理,將患腐爛病的部位刮成菱形,接著再調配藥物涂抹病部,藥物可選擇40%富美砷50倍液、50%退菌特100倍液等,涂抹2~3次,藥物的使用可以有效消滅楊樹腐爛病菌絲和孢子的存在,防止腐爛病進一步惡化。
2、楊樹潰瘍病
潰瘍病也是楊樹常見病害之一,多發(fā)生在3~5月,多出現(xiàn)在楊樹主干和枝梢上,潰瘍病危害性大,易引發(fā)幼林枯死。病害初期,楊樹樹皮會出現(xiàn)病斑,隨著病害的加重,近圓形水漬狀、水泡狀病斑會進一步惡化,流出褐色液體。潰瘍病的防控工作主要從以下項目入手:一是栽培管理。楊樹造林要遵循“適地起樹”“隨起隨栽”的原則,盡可能控制楊樹苗木的運輸距離和運輸時長。起苗、運輸時,要做好苗木樹干、樹根的保護, 并且要全面檢查苗木,一旦發(fā)現(xiàn)病枝、病葉要及時剪除;二是藥物防治。發(fā)現(xiàn)病株后要用小刀刮除病斑,并要調配藥物涂抹病部傷口,可根據發(fā)病情況選擇涂抹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75%百菌清400倍液,涂抹次數2~3次為宜。
3、楊樹黑斑病
黑斑病也是楊樹常見病害之一,常發(fā)生于夏秋兩季,高溫、高濕是引發(fā)黑斑病的主要因素。黑斑病多出現(xiàn)在楊樹葉片和嫩梢上,初期在葉片背面呈針尖狀凹陷的小點,并且在葉片正面逐漸形成褐斑,隨著病害的發(fā)展,褐斑會逐漸擴大,相鄰葉斑連接形成圓形大斑,甚至會使得葉片干枯掉落。黑斑病的防治工作應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造林管理。因連續(xù)陰雨及缺乏充足的光照造成的高溫、高濕是滋生大量黑斑病的主要因素,所以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必須嚴格控制造林密度,保證楊樹生長環(huán)境有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同時,要科學合理利用水肥,保證楊樹的生長態(tài)勢,提升楊樹的抗病能力。另外,降雨前,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要疏通排水溝,降雨后要檢查林地的積水情況,及時解決積水問題,以免林地過濕而滋生黑斑病病菌。楊樹落葉后,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要全面清理林地,將枯枝落葉轉移到林區(qū)外,預防病害滋生侵染;二是藥物治療。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要密切關注楊樹葉片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黑斑病葉片就要及時處理。發(fā)現(xiàn)病株,可用全面均勻地噴灑50%多菌靈7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藥物,根據黑斑病的病情嚴重程度控制噴灑次數,噴灑2~3次后將可消滅大部分病害。
4、楊尺蠖
楊尺蠖是楊樹常見蟲害之一,楊尺蠖主要以楊樹嫩葉為食,大量楊尺蠖的出現(xiàn)啃食掉全部嫩葉,影響楊樹正常生長和葉片正常的光合作用。楊尺蠖每年發(fā)生一代,初孵幼蟲活動能力較差,多以嫩葉葉片為食,4~5齡幼蟲則具有良好的耐饑能力,并且會逐漸向整個林區(qū)擴散,危害較大。楊尺蠖成蟲趨光性,多活動于夜晚,白天多潛伏在樹干、枝杈等隱蔽部位。針對楊尺蠖的生長特性,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治:一是采取人工撲殺的方式。進入楊尺蠖發(fā)展期后,種植戶或林業(yè)人員可敲擊楊樹主干或晃動樹枝,受驚的楊尺蠖幼蟲會掉落到地面,踩死幼蟲即可達到防治效果;二是涂膠環(huán)。涂膠可選擇用松香、蓖麻油、白蠟及車軸油等材料制作,在易發(fā)生蟲害的樹干下部涂刷6cm寬,3mm厚的膠環(huán),膠環(huán)硬化后可有效阻止雌蟲上樹,減少楊尺蠖繁殖速度;三是藥物防治。楊尺蠖蟲害出現(xiàn)后,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可用化學的手段進行防治,可根據蟲害情況選擇藥物和噴施次數,藥物可選擇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噴施2~3次后即可消滅4齡前的幼蟲;四是設置殺蟲燈。楊尺蠖具有趨光的習性,在滿足用電的前提下,可通過設置誘蟲燈來誘惑殺死雌性楊尺蠖。
5、美國白蛾
美國白蛾也是楊樹常遭遇的蟲害之一,美國白蛾適應性極強,治理難度高,能將楊樹葉片全部啃食干凈,危害大,會嚴重影響楊樹的正常生長能力。針對美國白蛾的特點,應綜合運用多種手段進行防治:一應林業(yè)人員加強楊樹苗木檢疫,檢疫發(fā)現(xiàn)攜帶蟲卵的苗木必須集中銷毀;二是做好人工防治。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可以人工摘除帶卵的葉片,并將其轉移到林區(qū)外進行統(tǒng)一銷毀。美國白蛾老熟前,可借助秸稈、谷草制作的草把進行誘蟲,制作好的草把綁扎在樹干1.0~1.5m位置;三是物理防治??稍谝归g懸掛黑光燈誘殺成蟲,提高成蟲交配和繁殖的難度,黑光燈應懸掛在2~3m位置;四是生物防治??梢朊绹锥甑奶鞌尺M行生物防治,如寄生性天敵周氏嚙小蜂和捕食性天敵蜘蛛、瓢蟲等,以周氏嚙小蜂為例,美國白蛾幼蟲與周氏嚙小蜂釋放比例為1∶3。同時,也可以借助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等生物藥劑防治美國白蛾,以蘇云金桿菌為例,蘇云金桿菌用量為畝用100mL蘇云金桿菌懸浮劑,制備好的懸浮劑可采用地面噴霧或飛機低容量噴霧的方式噴施;五是藥物防治。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發(fā)現(xiàn)蟲害后,可選擇用可用溴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進行化學防治,噴施2000倍的溴氰菊酯等擬除蟲菊酯類農藥,噴施2~3次后即可有效控制美國白蛾。
綜上所述,楊樹是我國長江以北地區(qū)廣泛栽植的樹種,生態(tài)和經濟價值良好。在實際的栽培種植過程中,種植戶和林業(yè)人員要以楊樹習性分析為基礎,因地制宜制定栽植方案和選擇栽植技術,還要加強各類病蟲害的防治,保證楊樹生長態(tài)勢和造林效果,充分促進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林業(yè)經濟的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274600山東省鄄城縣古泉街道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