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華
妊娠高血壓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種常見疾病, 原發(fā)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史或者營養(yǎng)不良貧血、低血糖都屬于妊娠期高血壓的病因[1]。臨床上可出現(xiàn)腎病綜合征表現(xiàn), 病情嚴(yán)重時可出現(xiàn)頭痛、視物模糊、抽搐,甚至昏迷[2]。隨著病情進(jìn)展, 患者往往容易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 長期的動脈粥樣硬化會形成粥樣斑塊, 會導(dǎo)致血管狹窄甚至閉塞[3]。因此, 探究妊娠期高血壓的有效治療方案尤為重要。阿司匹林是一種乙酰水楊酸制劑, 主要是通過影響凝血過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 來阻止凝血過程, 在體內(nèi)、體外均有強(qiáng)大的抗凝作用[4]。故本文觀察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療效及對其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影響, 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7 月1 日~2022 年7 月1 日期間本院醫(yī)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66 例, 根據(jù)數(shù)字隨機(jī)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3 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6 歲, 均值為(31.30±3.25)歲;孕周32~39 周, 均值為(33.51±1.83)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3~37 歲, 均值為(32.37±3.13)歲;孕周31~37 周, 均值為(32.90±1.82)周。兩組患者在上述基線資料方面未體現(xiàn)出明顯差異(P>0.05), 為對照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chǔ)條件。納入標(biāo)準(zhǔn):存在視力模糊、尿量減少、雙下肢水腫等表現(xiàn);經(jīng)實驗室檢驗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壓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相關(guān)標(biāo)準(zhǔn);均為單胎孕婦。排除標(biāo)準(zhǔn):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灰缽男圆?;無法正常溝通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淀粉安慰劑治療, 每日睡前給予50 mg 安慰劑膠囊(淀粉)口服。觀察組采取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 每日睡前給予50 mg 阿司匹林口服。兩組均治療2 個月。
1.3 觀察指標(biāo)及判定標(biāo)準(zhǔn) ①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 包括視力模糊、尿量減少、雙下肢水腫、蛋白尿, 每項0~6 分, 癥狀越輕則分?jǐn)?shù)越低[5,6]。②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 包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水平[7,8]。③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學(xué)變, 包括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xì)胞壓積[9]。④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 采取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zhì)量-100 量表, 包括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guān)系、環(huán)境、精神支柱6 項, 每項0~100 分,生活質(zhì)量越優(yōu)則分?jǐn)?shù)越高[10]。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將SPSS22.0 軟件作為主要統(tǒng)計處理工具, 使用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s)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數(shù)據(jù)進(jìn)行表示, 并施以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體現(xiàn)出統(tǒng)計學(xué)差異。
2.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后, 兩組視力模糊、尿量減少、雙下肢水腫、蛋白尿積分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 且觀察組下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視力模糊 尿量減少 雙下肢水腫 蛋白尿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3.58±1.78 2.77±1.32a 3.25±1.65 2.17±0.96a 3.17±1.57 1.76±0.20a 3.80±1.27 1.96±0.76a觀察組 33 3.31±1.20 1.68±0.65ab 3.13±1.57 1.09±0.82ab 3.26±1.17 0.69±0.15ab 3.51±1.30 0.73±0.22ab t 0.723 4.256 0.303 4.839 0.264 24.587 0.917 8.930 P 0.473 0.000 0.763 0.000 0.793 0.000 0.363 0.000
2.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后, 兩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較于治療前均呈上升趨勢, 纖維蛋白原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 且觀察組升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凝血酶原時間(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纖維蛋白原(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10.69±1.26 12.28±1.70a 29.14±3.38 32.23±3.07a 5.65±1.77 4.46±1.23a觀察組 33 11.09±1.23 13.08±1.51ab 28.13±3.96 36.53±3.20ab 5.70±1.80 3.43±0.97ab t 1.305 2.021 1.114 5.570 0.114 3.777 P 0.197 0.047 0.269 0.000 0.910 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學(xué)變比較 治療后, 兩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xì)胞壓積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 且上述指標(biāo)觀察組下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學(xué)變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學(xué)變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全血粘度(mPa·s) 血漿粘度(mPa·s) 紅細(xì)胞壓積(%)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6.39±0.28 5.28±0.22a 1.80±0.27 1.31±0.21a 40.02±4.86 37.91±3.71a觀察組 33 6.51±0.30 4.08±0.25ab 1.86±0.23 1.09±0.12ab 40.09±4.71 30.86±3.60ab t 1.680 20.700 0.972 5.225 0.059 7.834 P 0.098 0.000 0.335 0.000 0.953 0.000
2.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治療后, 兩組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guān)系、環(huán)境、精神支柱評分較于治療前均呈上升趨勢, 且觀察組上升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s, 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s, 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 bP<0.05
組別 例數(shù) 生理 心理 獨立性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57.11±1.53 73.77±2.08a 56.17±1.21 72.39±2.98a 60.62±1.45 75.12±2.46a觀察組 33 57.05±1.22 81.93±2.51ab 56.58±1.12 82.16±2.36ab 60.25±1.13 85.65±3.82ab t 0.176 14.380 1.428 14.764 1.156 13.313 P 0.861 0.000 0.158 0.000 0.252 0.000組別 例數(shù) 社會關(guān)系 環(huán)境 精神支柱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3 60.08±1.52 72.38±2.77a 60.91±1.96 75.56±2.59a 60.21±1.53 75.90±2.25a觀察組 33 60.05±1.67 82.36±3.53ab 60.12±1.82 83.55±2.16ab 60.50±1.27 87.79±2.16ab t 0.076 12.777 1.697 13.610 0.838 21.899 P 0.939 0.000 0.095 0.000 0.405 0.000
妊娠期高血壓是以妊娠中晚期血壓升高、產(chǎn)后12 周內(nèi)血壓恢復(fù)正常為特征的妊娠并發(fā)癥, 主要是由于女性在妊娠期體內(nèi)內(nèi)分泌紊亂導(dǎo)致體內(nèi)激素水平升高, 從而引起血壓升高[11]。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頭暈、視物模糊、小便量減少、雙下肢浮腫等, 嚴(yán)重危害母嬰健康。此外, 有報道指出, 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危險因素, 會導(dǎo)致心臟冠狀動脈、腦血管動脈、下肢動脈的粥樣硬化, 導(dǎo)致斑塊形成。而血栓形成一般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chǔ)上, 由于斑塊破損, 致使血小板在破損的斑塊周圍聚集, 最終形成血栓[12]。因此, 為妊娠期高血壓采取及時、可行的治療方案有著重大意義。
阿司匹林被廣泛應(yīng)用在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預(yù)防中,抗血栓形成的機(jī)制主要表現(xiàn)在不可逆的抑制環(huán)氧合酶的合成, 減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及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 從而去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 影響血栓的形成[13]。凝血酶原時間是用來檢查機(jī)體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功能的重要指標(biāo), 可以反映參加外源性凝血途徑的凝血因子的活性[14]。凝血酶原時間是在向被測血漿中添加活化部分凝血酶和鈣離子, 觀察血漿凝結(jié)所需的時間, 是反映內(nèi)源凝血的重要途徑。纖維蛋白原具有促進(jìn)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能夠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同時也能夠促進(jìn)紅細(xì)胞的粘著, 常用于診斷心血管方面的疾病[15]。本次結(jié)果顯示:治療后, 兩組視力模糊、尿量減少、雙下肢水腫、蛋白尿積分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 且觀察組下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較于治療前均呈上升趨勢, 纖維蛋白原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 且觀察組升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紅細(xì)胞壓積較于治療前均呈下降趨勢(P<0.05), 且上述指標(biāo)觀察組下降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 兩組生理、心理、獨立性、社會關(guān)系、環(huán)境、精神支柱評分較于治療前均呈上升趨勢, 且觀察組上升趨勢大于對照組(P<0.05)。提示小劑量阿司匹林能夠改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 具備較高治療效果。探究原因發(fā)現(xiàn):小劑量阿司匹林對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血小板環(huán)氧化酶一旦被抑制, 將在7~14 d 內(nèi)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釋放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切斷血栓形成機(jī)制而預(yù)防血栓形成, 繼而起到抗凝作用。
綜上所述, 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療效確切, 其能夠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 預(yù)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