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新
《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全黨必須銘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常懷遠慮、居安思危,繼續(xù)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指出,“堅決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只要存在腐敗問題產生的土壤和條件,反腐敗斗爭就一刻不能停,必須永遠吹沖鋒號”。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預防腐敗工作的重要舉措,是解決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重要途徑。中國共產黨在廉潔文化建設進程中,不僅強化了黨員領導干部在廉潔文化建設中的核心作用,也重視動員和依靠具有主體性地位的廣大民眾參與廉潔文化建設。把“廣大民眾”作為研究視域,以期為新時代黨發(fā)掘廉潔文化建設之民眾偉力提供寶貴經驗。
樹牢正確權力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共產黨宣言》旗幟鮮明提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為絕大多數(shù)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產黨人“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它“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揭示了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正確權力觀,明確權力來自于人民、服務于人民的廉潔文化建設價值指向。
明確廉潔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維護群眾利益。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根本出發(fā)點,把群眾路線作為根本工作路線。黨的一大綱領鮮明提出革命軍隊要與無產階級在一起,要支援工人階級;黨的二大提出要把黨建成一個大的“群眾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黨的七大通過的黨章中更是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必須與工人群眾、農民群眾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廣泛的聯(lián)系”。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以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為己任,以服務人民為宗旨,與一切官本位特權思想水火不相容,與以權謀私、貪污腐化行為勢不兩立。
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至上也是始終不變的價值取向,心系人民成為中國共產黨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力量源泉。在新的歷史征程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是黨廉潔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
堅持廉潔文化建設緊緊依靠人民。廉潔文化建設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腐敗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受害者就是廣大人民群眾,腐敗越嚴重,公權力越多地被異化為權力掌握者的個人私利,人民群眾必然會面臨著升學、就業(yè)、晉級等現(xiàn)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不平等。毛澤東早就認識到人民群眾與廉潔政府之間的關聯(lián)性。他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鮮明指出“在土豪劣紳霸占權力的縣,無論什么人去做知事,幾乎都是貪官污吏”,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農民大眾已經起來的縣,無論什么人去,都是廉潔政府”。這種廉潔就是借助和依靠了農民的力量,通過農民協(xié)會的權力來限制土豪劣紳。項英在中央蘇區(qū)時期就提出要依靠群眾應對腐敗,“號召工農群眾起來,幫助政府,來反對各級政府浪費政府的錢,驅逐各級政府中的貪污分子出蘇維?!?。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開展了驅逐腐敗分子的強有力的廉潔文化建設,從而使共產黨成為清正廉潔的黨,蘇維埃政府和邊區(qū)成為清正廉潔的政府,中國共產黨才能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最受人民群眾擁護和支持的領導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也鼓勵人民群眾在報刊上對黨和政府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錯誤進行公開批評,以促進黨的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依靠人民群眾開展廉潔文化建設的思想得到進一步強化,鄧小平提出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克服貪污、行賄、盜竊以及其他烏七八糟的東西。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不能關起門來搞自我革命,而要多聽聽人民群眾意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jiān)督”。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廉潔文化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堅持廉潔文化建設的成果造福人民。廉潔文化建設具有革除腐敗的鮮明指向,中國共產黨廉潔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就是遏制公權力的異化,實現(xiàn)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向往。在百余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實現(xiàn)人民群眾公平正義和良好政治生態(tài)的向往。為人民群眾贏取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又不斷賦予人民群眾在經濟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各領域的平等發(fā)展權利,使人民群眾成為國家的主人,共同享有國家發(fā)展壯大帶來的成長和進步的機會。
發(fā)揮群眾監(jiān)督作用,充分動員廉潔文化建設的人民力量
依靠人民群眾進行權力監(jiān)督是黨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共產黨跳出歷史周期率的寶貴經驗。群眾監(jiān)督權力是馬克思主義廉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馬克思就充分肯定巴黎公社的“廉價政府”、普選制以及民眾對權力的監(jiān)督。同時強調一切公職人員必須“在公眾監(jiān)督之下進行工作”,這樣就能“可靠地防止人們去追求升官發(fā)財”和“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馬克思突出強調“公眾”對于監(jiān)督權力和制約腐敗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對此思想一以貫之,并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把群眾監(jiān)督作為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新路,認為“只有讓人民來監(jiān)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這一廉潔文化建設思想是黨對廉潔文化建設實踐的總結,又在不斷深化中指導新的實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群眾成為監(jiān)督中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的可靠力量。在黨建立的早期階段,中共中央就發(fā)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以樹立黨在群眾中威信的通告。在中央蘇區(qū),組織群眾法庭對貪污腐敗分子進行審判,以此號召全蘇區(qū)群眾一起,利用法庭形式清查揭發(fā)蘇維埃機關中一切貪污腐化分子,肅清一切貪污腐化分子,以強健蘇維埃政權組織,爭取革命的更大勝利。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在1932年至1934年的許多報道也揭示,黨充分動員廣大群眾在中央蘇區(qū)建立突擊隊、輕騎隊、巡視員、工農通信員以及群眾法庭進行權力監(jiān)督,以杜絕蘇維埃機關、企業(yè)和合作社的官僚腐化、貪污受賄等各種腐敗行為。中央工農檢察部還發(fā)文指導群眾運用正確方法檢舉貪污浪費行為。蘇維埃政府由此成為“空前的真正的廉潔政府”。在延安,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也十分重視群眾的監(jiān)督作用,《陜甘寧邊區(qū)施政綱領》中規(guī)定人民“有用無論何種方式控告任何公務人員非法行為之權利”。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還發(fā)布《各縣政府對人民控告干部的案件應及時認真負責處理》命令,強調對人民群眾的控告要切實查辦,絕不可敷衍,更不可偏袒政務人員。黨以規(guī)定和命令形式將公務人員放置群眾監(jiān)督之中,把馬克思的“廉價政府”和“公仆”思想落實于實踐,人民群眾成為權力監(jiān)督的可靠力量。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群眾監(jiān)督作用日益凸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黨為實現(xiàn)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依靠社會各界群眾,對黨和國家機關開展“三反”斗爭,對工商界開展“五反”運動,自上而下的檢查與自下而上的工人群眾監(jiān)督相結合,有力推動新中國快速恢復和發(fā)展經濟。人民群眾的積極監(jiān)督對國家公職人員樹立廉潔儉樸的優(yōu)良作風起到顯著促進作用。群眾參與權力監(jiān)督也通過制度建設得以強化。政務院于1953年發(fā)布命令,明確要發(fā)揮人民群眾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jiān)督作用,要在人民機關及其所屬企業(yè)和事業(yè)部門以及人民團體、城市街道和農村等地設置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及意見箱,還對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的工作程序、工作紀律、獎懲以及費用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為人民監(jiān)督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保障。至1953年底,“全國配備專職和兼職監(jiān)察干部18000個,聘任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多達78190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群眾監(jiān)督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為改革開放后黨進一步推進群眾監(jiān)督制度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十八大前,群眾監(jiān)督制度化進程加快,人民群眾參與權力監(jiān)督的渠道進一步拓寬。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面臨更加復雜的形勢,影響黨廉潔從政的風險和挑戰(zhàn)增多,侵蝕共產黨肌體的各種誘惑蜂擁而至,群眾監(jiān)督更具緊迫性,黨從制度層面進一步強化群眾監(jiān)督的作用。首先以國家根本大法形式賦予人民群眾申訴、控告或檢舉國家機關和國家公職人員違法失職行為的權利。在此基礎上,制定并頒布保障人民群眾監(jiān)督權的具體條例,如《關于聘請?zhí)匮O(jiān)察員的幾點意見》開創(chuàng)了群眾監(jiān)督的新形式,《監(jiān)察機關舉報工作辦法》對舉報、舉報處理、保護和獎勵作出詳盡規(guī)定。群眾監(jiān)督也逐漸走向系統(tǒng)化,信訪成為群眾監(jiān)督的又一重要渠道,信訪工作的制度化水平在黨的十四大之后顯著提高。1995年《信訪條例》頒布,2000年群眾監(jiān)督的依托機構國家信訪局成立,2007《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意見》出臺。人民群眾參與權力監(jiān)督以更多元化的形式在實踐中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群眾監(jiān)督的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深化。黨更加重視發(fā)揮群眾監(jiān)督在整個權力監(jiān)督體系中的作用。強調黨內監(jiān)督要同有關國家機關監(jiān)督、民主黨派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等結合起來,形成監(jiān)督合力。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能力,根本靠強化黨的自我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黨以黨內監(jiān)督帶動和促進其他監(jiān)督,建立更加科學、更加嚴密、更加有效的中國特色的權力監(jiān)督體系。群眾監(jiān)督在我國整個權力監(jiān)督體系中的作用得到繼續(xù)強化。黨又以“嚴”和“實”為基調促進群眾監(jiān)督的規(guī)范性,還在實踐中落實更加多樣化的群眾監(jiān)督模式以增強群眾監(jiān)督的有效性,并逐步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lián)動工作格局,促進巡視巡察與群眾監(jiān)督貫通融合。十九屆中央紀委向黨的二十大的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2017-2022年)各級巡視巡察機構共受理群眾信訪舉報424.6萬次,群眾監(jiān)督有效強化黨巡視巡察反腐利劍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廉潔文化建設進程中,群眾監(jiān)督成為黨緊密聯(lián)系群眾、保持初心使命、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的強大推動力。黨積累起動員和帶領人民大眾積極參與廉潔文化建設的寶貴經驗。
培育清廉社會風氣,發(fā)掘來自廣大民眾的豐厚精神滋養(yǎng)
培育清廉社會風氣是廉潔文化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清廉風氣是滋養(yǎng)廉政道德和廉政行為的恒久力量,社會成員有關清廉的觀念習俗、精神風貌等要素對廉潔文化建設成效具有深層影響力。因為,每個人都被“嵌入”社會網絡之中,黨員領導干部以及一切公職人員都不例外。社會網絡中的民眾“崇廉愛廉”,嵌入其中的公職人員就更可能清正廉潔,反之,如果民眾以貪為榮,推崇“潛規(guī)則”,那么嵌入其中的領導干部則更易于滑向腐敗的深淵。因此,只有動員和依靠人民群眾培育清廉社會風氣,才能發(fā)掘來自廣大民眾的豐厚精神滋養(yǎng),推動黨的廉潔文化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以清廉黨風政風引領清廉社會風氣。中國共產黨面對腐敗,絕不手軟,嚴懲不貸。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堅決懲治腐敗的果敢行動鍛造一支清正廉潔的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營造風清氣正的清廉黨風政風。正因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政府工作人員身先垂范,毛澤東才敢于對外說共產黨領導的陜甘寧邊區(qū)是全中國最進步的地方,是沒有貪官污吏、沒有土豪劣紳、沒有賭博、沒有娼妓、沒有小老婆,也沒有叫花子、結黨營私之徒和萎靡不振之氣等各種不良風氣的地方。中國共產黨的清廉黨風和邊區(qū)政府的清廉政風對社會風氣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人民群眾成為黨和邊區(qū)政府的支持者和擁護者,也成為良好社會風氣的營造者,成為黨廉潔文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積極抵制貪污腐化、奢侈浪費的行為,對黨員和政府工作人員的廉潔從政進行監(jiān)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毛澤東強調“各級黨委應有決心將群眾所痛恨的違法亂紀分子加以懲處和清除出黨政組織,最嚴重者應處極刑,以平民憤,并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更加堅定對廉政的信任、對共產黨的信任,成為廉政價值觀和廉潔行為的擁護者、追隨者,清廉社會風氣逐漸形成。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對人民群眾關切的干部特殊化問題十分重視,認為這不只是黨風問題,也是事關社會風氣的社會問題,嚴厲批評一些黨員干部搞特殊化脫離人民群眾,上行下效,把社會風氣帶壞。江澤民也提出要搞好黨風以促進社會風氣進步。胡錦濤強調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關系到黨在群眾中的威信,要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要與普通群眾交朋友,凈化社交圈,始終保持共產黨員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政治生態(tài)好,干部隊伍就會風清氣正、心齊氣順,社會風氣就會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這些重要觀點深刻揭示了黨風政風與社會風氣之間不可分割的密切關聯(lián)性,也在實踐中彰顯了清廉黨風政風引領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廉潔家風,推動清正廉潔價值理念蔚然成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家風建設方面做出了表率。毛澤東曾給湖南湘鄉(xiāng)縣石城鄉(xiāng)黨支部、鄉(xiāng)政府寫信,要求對自己的親屬放心管理,絕對不能搞特殊化。毛澤東以嚴格家風要求家人和親屬,以實際行動破除“一人當官雞犬升天”的腐朽之風,樹立中國共產黨清廉為民新風尚。周恩來也是如此,制定晚輩不準丟下工作專程來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順路時去看看;來者一律住國務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隊買飯菜,有工作的自己買飯菜票,沒工作的由總理代付伙食費等“十條規(guī)定”,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淡泊名利、嚴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和磊落品格。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yōu)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鳖I導干部以身作則,引領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展清廉家風建設,以清廉家風帶動和支撐全社會形成“尊廉崇廉”的良好社會風氣。
加強對民眾開展宣傳教育,大力弘揚清廉社會風氣。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就利用報刊揭露和批評蘇維埃機關的貪污和浪費行為,以此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廉政教育,增強民眾清廉意識?!都t色中華》開宗明義,表明創(chuàng)刊目的是“組織蘇區(qū)廣大工農勞苦群眾積極參加蘇維埃政權。這不但要引導工農群眾對于自己的政權,盡了批評、監(jiān)督、擁護的責任……要指導各級蘇維埃的實際工作,糾正各級蘇維埃在工作中的缺點與錯誤”。后來《新中華報》《解放日報》等黨的新聞媒體繼承和發(fā)揚對人民群眾開展廉政教育、進行廉政宣傳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在經濟取得可喜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況下,鄧小平指出,要加強對人民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倡艱苦奮斗傳統(tǒng),才能扛住腐敗現(xiàn)象。把廉潔文化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建設范疇之中,教育和引導人民群眾成為廉政的支持者和擁護者,培育人民群眾的廉政價值觀。2010年3月,中央紀委等六部委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大力營造崇尚廉潔的社會風尚,增強廣大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意識,注重廉政教育和廉政的輿論引導。黨越來越重視教育和宣傳人民群眾,營造清廉社會環(huán)境,為黨的廉潔文化建設提供豐厚滋養(yǎng)。
2022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將實現(xiàn)社會清朗與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標相統(tǒng)一,把清廉社會風氣培育與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如今,全黨正凝聚起全體社會成員反腐倡廉的強大力量,在各行各業(yè)扎實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廉榮貪恥”的社會風尚正在逐漸形成,黨的自我革命和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獲取厚實支撐力。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必須一如既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動員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成為人民群眾最堅強最可靠的主心骨,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一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162.
[2]《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二十二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535.
[3]《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
[4]項英.反對浪費嚴懲貪污[4].紅色中華,1932-3-2(6).
[5]陳金龍.《堅持人民至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57.
[6]《鄧小平文選》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6.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102.
[8]《習近平關于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jiān)督體系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22:6.
[9]黃炎培.《延安歸來》[M].民國叢書:第五篇,79輯,上海:上海書店,1996:64-65.
[10]《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三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348.
[11]貪污腐化分子滾出去[J].紅色中華,1933-5-2(3).
[12]怎樣檢舉貪污浪費![J].紅色中華,1934-1-4(4).
[13]江西黃安區(qū)給我們的教訓[J].紅色中華,1934-9-11(1).
[14]《毛澤東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5.
[15]陜西省檔案館,陜西省社會科學院.《陜甘寧邊區(qū)政府文件選編》第九輯[M].西安:陜西出版?zhèn)髅郊瘓F、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58.
[16]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冊[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159-165.
[17]各級人民政府人民監(jiān)察機關設置人民監(jiān)察通訊員通則[J].云南政報,1953(20).
[18]彭勃.關于建國以來監(jiān)察體制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中國史研究,1995(1).
[19]《十二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195.
[20]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295.
[2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18-720.
[22]《毛澤東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5.
[23]《鄧小平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6-218.
[24]《江澤民文選》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22.
[25]《胡錦濤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557-558.
[26]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40.
[27]《毛澤東書信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81.
[28]項瑋,王小平.周總理的十條家規(guī)[J].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8-3-2(6).
[2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6.
[30]發(fā)刊詞[J].紅色中華,1931-12-11(1).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體系研究”(20BKS064)成果;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科研基金項目“廣西優(yōu)秀傳統(tǒng)廉政文化的傳承路徑研究(項目號2023BS002)”成果。
(作者系廣西中醫(y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曾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