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津,孔令娟
(廣西生態(tài)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004)
眾所周知,人口老齡化是當前社會重要的發(fā)展趨勢,養(yǎng)老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多元化的養(yǎng)老模式出現(xiàn)[1]。然而,無論是居家養(yǎng)老還是社區(qū)養(yǎng)老,或者是離家進駐養(yǎng)老機構養(yǎng)老,人們對于適老化居住空間環(huán)境和設施的需求與日俱增。隨著年齡的增長,家對于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既是他們安享晚年的重要場所,也是他們展示個性和寄托情感的重要空間。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既是每個老年人的迫切需求,也是社會應該給予他們的基本尊重。因此,針對老年人居住環(huán)境的適老化室內空間設計具有非常廣闊的行業(yè)前景,同時又有極高的社會價值,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2]。
老齡化問題是21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世界各國都將進入老齡化社會。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6 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9 064萬人,占13.50%[3]。與2012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提高了4.60%,在各年齡段中占比最高。然而,隨著生育率的下降,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3.8億人,屆時全國老齡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4。在此情況下,中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受到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隨著老年人數(shù)量的持續(xù)增加,老年人對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的迫切需求也日益明顯。因此,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適宜的生活環(huán)境和居住空間不僅是室內設計師的責任和使命,還是對中華民族尊老愛老優(yōu)良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更是創(chuàng)造和諧穩(wěn)定社會的必然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感知系統(tǒng)基本能力(如聽、說、讀、寫、看等)逐漸減弱。同時,疾病也會影響老年人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身體機能,使他們的活動空間受到限制,難以克服環(huán)境障礙。因此,住宅室內空間設計不僅要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還要考慮他們所需的安全感及舒適感,如在地面鋪裝方面,設計師應考慮使用防滑材料,盡可能使每個功能區(qū)域間沒有高低落差。在室內及過道空間設計方面,設計師要考慮輪椅的使用問題,針對有行動障礙的老年人,應在室內活動區(qū)域設置扶手;針對有視覺障礙的老年人,要保證室內空間的明亮,一些有醒目提示作用的圖案等需使用清晰易辨的顏色;針對有聽覺障礙的老年人,要采用隔音效果好的門窗,盡可能地使用吸音系數(shù)較高的裝飾材料,以降低噪音,減少噪音對老年人的影響[4]。
由于老年人在室內活動的時間相對較長,在空間布局設計上,要盡可能地保留較大的活動空間,以保證空間的靈活性與可持續(xù)性,滿足老年人室內活動的需要。此外,由于老年人的體能組織對溫度的適應能力下降,住宅室內空間設計應多考慮日照、通風及采光等問題,尤其是老人的臥室、起居室和衛(wèi)生間,這些空間應保持適宜的溫度、濕度和光照,避免老年人感到不適或發(fā)生意外。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心理特征會變得非常復雜。退休后,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由社會事業(yè)人士變?yōu)闅w家老年人,加上子女多無法長期陪伴,會產生明顯的孤獨寂寞感與失落挫敗感,甚至會產生自卑感。因此,他們更渴望被認可和接納,渴望再次融入社會。此外,老年人退休后以居家為主,人際關系產生變化,朋友減少,社會消息不互通,加上身體機能下降,行為意識與動作不協(xié)調,心理上對交往娛樂、安全的需求更強烈,更渴望“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根據(j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設計師在為其設計室內空間時,首先,應本著“以老年人為核心”的設計思想,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和喜好,并基于人性化的原則展開設計,同時要充分利用空間的功能性和美觀性,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方便、舒適、安全的居住空間,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在整體空間布局設計中,要保證整體空間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達到空間的連貫統(tǒng)一,能較好地適應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在具體設計時,除了要滿足住宅室內空間無障礙設計要求外,設計師還要考慮老年人的學習和娛樂需求,向其提供有效的學習空間和娛樂空間,使其選擇合理的學習用品和娛樂方式,豐富老年人的生活,滿足老年人學習和娛樂的需求。其次,設計師要營造具有歸屬感的空間氛圍,使空間具有一定的地方傳統(tǒng)特色,就像是熟悉的往日生活的延續(xù),使老年人不再感到陌生,有居家的舒適感,減少老年人孤獨感,增強人文關懷。最后,設計師可結合社會發(fā)展趨勢,通過智能家居提高整個居住空間的科技含量,降低老年人的操作難度,提高老年人活動的便利性及安全性,提升住宅空間整體環(huán)境的舒適性。
進入老齡化階段后,老年人的生活節(jié)奏放緩,喜歡規(guī)律性和長期性的活動,如散步、下棋、打牌、聊天等,不喜歡劇烈的運動和頻繁的變化。同時,他們的生活方式比較保守,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有較強的習慣性和從眾性,不愿意嘗試新的技術和產品。此外,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較簡單,注重產品的實用性、質量和價格,不追求奢侈和時尚,有時會有補償性消費的心理。
老年人的居住空間不僅要滿足生活功能需求,還要考慮他們各自的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需求。因此,設計師應根據(jù)老年人的實際使用習慣及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室內空間設計,以提高他們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例如,廚房、衛(wèi)生間、臥室等空間除了要滿足無障礙設計需求外,還應根據(jù)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及需求進行改進及優(yōu)化,避免“表面適老而不適用”的問題,為老年人帶來更實際、更貼近生活的關懷和服務。此外,室內空間設計還要考慮老年人的生活節(jié)奏,為他們提供一個穩(wěn)定、舒適、有序的居住環(huán)境,避免過多的裝飾、變化和干擾,保持空間的明快和整潔,給老年人帶來舒適的居住體驗。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然而,大多數(shù)人對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的認識還不到位,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1)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和標準。目前,我國對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的規(guī)范和指導還不完善,往往只是參照一些老年人居住建筑的設計標準,沒有考慮到普通住宅的適老化改造和新建住宅的適老化設計,導致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的形式單一、效果有限,無法滿足不同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2)缺乏專業(yè)的設計和技術。國內的室內設計師和建筑師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很難從老年人的視角出發(fā),設計出真正適合老年人的室內空間。同時,我國的適老化設計技術和設備也不夠先進和智能,不能有效解決老年人在住宅室內空間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如采光、通風、隔音、防滑、防摔、防火等。(3)缺少社會的關注和支持。當前,社會對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高,很多人對適老化設計的概念和意義還不清楚,認為這只是老年人的專屬問題,與自己無關。實際上,適老化設計不僅是老年人的需求,也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因為人都會變老。適老化設計不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也能提升住宅的使用價值和資產價值,這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設計理念。
老年人的需求與室內設計之間存在密切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感知能力和生活習慣都會發(fā)生變化,這些變化對室內環(huán)境提出了特定的需求。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住宅室內設計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缺乏對老年人的關懷,僅將其作為普通住宅進行設計,導致老年人的居住環(huán)境無法滿足其居住需求,甚至給他們造成了不便和困擾。同時,室內設計普遍將年輕人為主要考慮對象,很少考慮老年人的意見和需求,加之設計師對室內環(huán)境的適老化設計研究相對匱乏,在室內適老化設計過程中難以滿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例如,許多室內設計為了追求美觀和時尚,忽略了老年人的活動范圍和習慣,設置了過多的隔斷、高低差、狹窄的通道等,導致空間布局不合理,影響了老年人的行動自由和安全。
大多數(shù)老年人的住宅是普通住宅,結構單一,適老化程度低,只能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這些住宅的設計和設施并沒有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安全問題。此外,大多數(shù)住宅室內設計缺乏必要的輔助設施和技術支持,如扶手、無障礙通道、緊急呼叫系統(tǒng)等,這些設施對于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和便利性至關重要。鑒于老年人體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特點,其住宅設計必須強調并具備多功能性,以滿足他們多元化的生活需求。比如緊急預警功能和必要的輔助功能,這些功能包括健身、學習和預警等,除了能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外,還能預防可能發(fā)生的危險。
適老化設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看到,但在實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比如相關法規(guī)標準不夠完善、資金投入不足、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社會意識不夠強等。因此,加強宣傳和引導、增強對適老化設計的認知是推動社會適老化設計和改造的關鍵,可以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如電視、廣播、報紙、網(wǎng)絡、社交媒體等,廣泛傳播適老化設計的理念、價值、案例和政策,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同時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講座、展覽、競賽等活動,提高適老化設計的專業(yè)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更多適老化設計人才和團隊。此外,可通過建立適老化設計的協(xié)調、合作、交流等平臺,促進適老化設計跨部門、跨行業(yè)、跨地區(qū)協(xié)同發(fā)展,形成適老化設計的社會共識和合力。
合理的室內空間結構對于老年人來說尤其重要,其不僅能提高生活的品質和舒適度,還能減少安全隱患和健康風險。適老化設計可以讓老年人在家中享受到便利、自主和尊嚴,增強幸福感和自信心。因此,室內空間結構的優(yōu)化既是一項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工程,也是一種對老年人的關愛和尊重。在對住宅室內空間進行適老化設計時,要以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習慣為依據(jù),遵循安全、便捷、人性化和科學性的原則,并結合實際的空間條件和功能需求,創(chuàng)造出適合老年人的室內環(huán)境,提升老年人的居住滿意度和生活幸福度。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一是增加空間的靈活性和可變性,使空間能根據(jù)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和喜好進行調整和改變,例如采用可移動的隔斷、可調節(jié)的家具、可變換的燈光等;二是增加空間的舒適性和無障礙性,使空間能減少老年人的行動困難和疲勞感,例如采用平滑的地面、寬敞的通道、合理的高度、易操作的開關等;三是增加空間的美觀性和情感性,增加老年人的審美享受和情感寄托,例如采用溫馨的色彩、自然的材質、簡潔的風格、有意義的裝飾等。
家庭生活的安全和便捷是老年人居家生活的核心訴求,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條件,還可以通過遠程監(jiān)控和故障診斷等功能實現(xiàn)對老年人生活狀況的及時關注和干預,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體驗感。因此,在對住宅室內空間進行適老化設計時,可以通過建立智能化的家庭網(wǎng)絡平臺,將家庭中的各種智能設備和傳感器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信息管理和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家庭環(huán)境和設備的智能化、自動化、遠程化控制,提高家庭生活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同時,也可以建立智能化的家庭健康管理平臺,將老年人的身體數(shù)據(jù)和健康狀況實時上傳到云端,通過智能分析和預警,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和服務,實現(xiàn)對老年人的健康監(jiān)測和保障,提高家庭生活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在老齡化程度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住宅室內空間適老化設計不僅順應了時代潮流,也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和人文關懷。適老化室內設計不僅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也彰顯了一種尊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其要求設計者從老年人的角度出發(fā),用心了解和挖掘老年人的真實需求,在細節(jié)上發(fā)掘適老化住宅的設計因素,設計出適合老年人的人性化居家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