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26年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發(fā)射成功以來.火箭就成為人類探索太空的必備工具,帶著人們的飛天夢想和希望,飛向遙遠而神秘的太空,那么,推動火箭升空的燃料有哪些?
液體火箭燃料
用來發(fā)射衛(wèi)星或飛船的火箭燃料要體積小、質(zhì)量小、產(chǎn)生的能量大,這樣才能減小火箭的質(zhì)量,將衛(wèi)星或飛船快速送上軌道.氣體、液體和固體燃燒都能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產(chǎn)生很大的推力,然而相同質(zhì)量的不同燃料燃燒釋放出的能量并不相等,例如:1kg干木柴充分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約為1.2×107J;1kg酒精充分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約為3.0×107J;1kg汽油充分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約為4.4×107J;1kg氫氣充分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約為1.43×108J,是目前燃燒釋放能量最多的燃料(等質(zhì)量條件下).但是,因為氣體不方便儲存,并且無法長時間持續(xù)燃燒.所以火箭一般采用液體燃料.有時也采用固體燃料.
火箭使用的液體推進劑通常包括液體氧化劑和液體燃料,液體氧化劑是幫助燃料燃燒的,可以是液態(tài)氧、臭氧、過氧化氫、四氧化二氮、無水高氯酸鋰等,液體燃料可以是液態(tài)氫、甲醇、乙醇、甲烷、煤油、偏二甲肼等.液體燃料能量密度高,容易實現(xiàn)流量控制,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剎車”,易于重復利用.能夠提高火箭的發(fā)射精度和可靠性.被廣泛采用.1926年3月16日,羅伯特·戈達德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沃德農(nóng)場成功發(fā)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體火箭(如圖1所示),雖然僅飛行了12.5m高.56m遠,歷時2.5s.但是采用的是液氧和汽油作為推進劑.
從理論計算看.最佳的液體燃料是液態(tài)氫.它與液氧按一定比例混合,燃燒釋放的能量大.生成無污染的水.1970年發(fā)射“阿波羅”登月飛船使用的起飛火箭就是將液態(tài)氫作為燃料的.我國“長征五號”系列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和液氫液氧作為推進劑(如下頁圖2所示),其環(huán)保、高效、可靠的優(yōu)勢引起了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在國際航天領域贏得了聲譽,為我國在太空探索領域贏得了國際認可,顯示出我國在航天領域的高水平和高能力.
固體火箭燃料
固體火箭燃料,顧名思義就是以固體物質(zhì)作為燃料,硼氫化鈉、二聚酸二異氰酸酯、二茂鐵及其衍生物等都可用作復合固體火箭燃料,我國“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是同體捆綁運載火箭(捆綁的助推火箭用的是固體燃料),“長征十一號”運載火箭是全固體火箭.
固體燃料的形狀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圓棒,它的燃燒參數(shù)是靠燃料截面形狀來控制的,截面形狀不同,燃燒的快慢、瞬間推力都不一樣,有星形、雪花晶體形等復雜的幾何形狀,想要火箭發(fā)射精準.必須經(jīng)過精密的測算設計和制作,首先,將混合好的漿狀燃料倒入模具,就像蛋糕店做蛋糕一樣:其次,靜置一段時間排出空氣,再低溫烘烤固化;最后,進行人工雕刻修型,由于雕刻修型屬于不可逆過程,一刀切下去,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劃痕過深,整個固體燃料柱就報廢了.并且燃料柱的化學性質(zhì)異?;钴S,修型操作就像躺在炸藥包上,一旦刀具不小心碰到殼體或摩擦力過大,產(chǎn)生的火花就會瞬間引起燃燒甚至爆炸,可見雕刻修型的難度和危險性有多大.0.5mm是燃料柱的截面精度所允許的最大誤差,而我國高級技師徐立平雕刻的精度卻可以控制在0.2mm以內(nèi).一刀到位的絕技令人嘆為觀止,他被譽為“雕刻火藥的大國工匠”.
我國神奇的“冰箭”
“長征五號”是長征火箭家族身材最高、腰最粗、力氣最大的火箭,被稱為“冰箭”.它之所以被稱為“冰箭”,是因為它肚子里裝滿了深低溫液氫液氧燃料,其中液氫的沸點是-253℃、液氧的沸點是-183℃,它具有腰圍、身材、運力的“三高”.腰圍達到5m,最大身高約57m.相當于20層樓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t.絕對算得上“長征家族”里的“大個子”“大胖子”和“大力士”.運載能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它可發(fā)射20t左右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大型空間望遠鏡、返回式月球探測器、深空探測器、超重型應用衛(wèi)星等:可實現(xiàn)一箭多星發(fā)射,一次發(fā)射更多、更重、功能更全的衛(wèi)星,在完成相同發(fā)射任務的情況下.降低發(fā)射費用.另外,采用液氫液氧燃料.可以實現(xiàn)無毒無污染排放,為了讓“冰箭”不懼嚴寒,科研人員為其貯箱量身定做了一件“防寒服”.使其外表溫度一直保持在0℃以上,這樣火箭內(nèi)部的儀器、設備、電纜等都可以正常工作.
隨著火箭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火箭燃料的種類和技術也在不斷更新,固體火箭燃料雖然簡單易制造,但限制了火箭的使用范圍:液體火箭燃料雖然復雜.但是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可重復利用性.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期待更為先進的火箭燃料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