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在所有的節(jié)日里隆重程度一直位列第一,同時也是一年之中我最期待的節(jié)日。然而,隨著年歲的漸長,我發(fā)現(xiàn)過春節(jié)再也不是什么大事了。
在我小時候過年是要穿新衣裳的,因此,在年前的一段時間里,街上總會熱鬧非凡,尤其是賣服裝的那幾條街,人山人海。大人小孩,車簍里、手里,大包小包,歡聲笑語,不絕于耳。年還未來,年味就已經(jīng)在人群中散開了。
不知是誰放響的第一炮,讓這年味愈加濃烈,此后爆竹聲不斷,將過年的氣氛推向高潮。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在村口接到了在外打工的姐姐。每個家庭都因為親人的歸來而喜笑顏開,逢人笑臉相迎。
在潮汕,除夕夜是要停電的,這是村里的習俗,為的就是讓大家能夠放下電子產(chǎn)品,坐下來和家人好好團聚。這時,我們就會利用其他供電工具,在陽臺上吃牛肉火鍋,還能欣賞到煙花和月亮。到來電時剛好春晚開始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零食,討論著小品。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們總會過了凌晨十二點才睡,意為父母守歲,愿他們長命百歲,平安健康。
除夕一過,就開始走親訪友了,帶上四個橘子到親戚鄰居家坐一坐,敘一敘。我總愛跟著父母去,因為有拿不完的壓歲錢。
潮汕的大年初一到初三是要早早起來拜老爺?shù)模漓胱嫦龋?,每年我都會因為賴床錯過插香的時間,或是當著老爺?shù)拿嬲f了些不吉利的話而被母親罵。這個時候充當和事佬的奶奶便會出面調(diào)解,其他人見機也跟著附和……
年味漸漸散去,是在元宵之后甚至更久。當夜里再也看不到煙花,耳邊再也聽不到鞭炮聲,沒有親戚朋友來串門說上幾句新年賀詞,這個年才算過去了。
最后歸于平淡。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年輕人過年回家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我年年盼寒假的到來,盼姐姐過年回家團聚,年年不如人意。于是,在那些年里,我常常吃完飯便躲在房間里打游戲;客廳的電視上播放著春晚,而大人不知所蹤,我第一次感受到過年這么沒意思。
今年,我因打寒假工而晚回了家,剛踏進家門,小侄子便歡天喜地地撲向我,如同那時小小的我撞進姐姐的懷里,歡喜她過年回家團聚。
耳邊,似有爆竹聲穿巷而來,激起我那年那月那日那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