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泵康角迕鞴?jié),我總會想起杜牧的《清明》中的詩句。這兩句詩中哀傷的意境,成為我對清明節(jié)揮之不去的印象。
又到清明節(jié)跟前了,我們一家提前一天回到老家。奶奶早已準(zhǔn)備好祭品,準(zhǔn)備第二天和我們一起去墓園給爺爺掃墓。這個清明節(jié)有些特殊,姑姑一家也要與我們一起去。第二天是清明節(jié),我見到了許久不見的熟悉面孔。溫馨的親情,漸漸驅(qū)散了我心中的傷感。
我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爺爺便去世了。我讀六年級時,第一次在清明節(jié)去給爺爺掃墓。那天天氣陰沉,天空布滿了陰云。我呆立在爺爺?shù)哪骨?,看著大人們有條不紊地擺好祭品,進行祭拜。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不過是一塊墓碑的距離,活著的人卻再也見不到亡故的親人了。
我們到達墓園時,已是紅日高懸。我本以為迎接我們的依舊是冷清和哀傷,不料遠遠地就聽見喧嚷的人聲。與之前相比,今年來掃墓的人格外多,有不少是一大家子一起來的。小孩子也很多,他們見到墓并不害怕,反而跟著大人有模有樣地上香、祭拜。已經(jīng)掃過墓的孩子,在墓園外邊做起了游戲,整座墓園一下子熱鬧起來。
我們來到爺爺墓前,擺好祭品,有條不紊地進行祭拜。姑姑并不是年年來給爺爺掃墓,所以祭拜時說了很多話,仿佛要將曾經(jīng)沒來得及說的話全部補上似的。姑姑絮絮叨叨,說的不過是些瑣碎之事,卻讓我突然覺得爺爺好像真的在這里靜靜地聽著,默默地看著我們。祭拜完爺爺,我來到墓園的最高處向下望,只見陽光將整座墓園都籠罩在它的斗篷下,四處彌漫著哀傷卻幸福的氣氛。我看到墓園里的人為亡故的親人而哭泣,也看到大家談起新生活時面露微笑。我想,清明節(jié)祭拜亡故的親人不僅是為了緬懷和感恩,還能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感動和激勵,更好地面對未來。
我想對爺爺說:“謝謝您對我的愛。將來我會去很多地方,看很多風(fēng)景,遇見更多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但不管我走多遠,都不會忘記您?!?/p>
指導(dǎo)老師:袁合鵬